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何玉长 《财经研究》2004,30(8):134-144
199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经济学家坚持现实批判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激进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有积极意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本质上说,激进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激进经济学家是同居于正统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完全不同的,他们强调历史的、制度的和跨学科的分析。激进经济学家强调资本主义矛盾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激进经济学家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但却不能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这个既老又新的问题,长期以来在美国经济学界存在着分歧,众说纷云,争论不休。从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激进经济学派,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旗帜鲜明,直接向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挑战。他们身历其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有切肤之感;他们熟悉美国,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入木三分。所以,了解他们的主要论点,对资本主义的美国进行比较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将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经济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经验加以比较,阐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征,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特别是公有制主体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本文还提出西方经济和西方经济学虽然把维护私人资本所有制奉为圭臬,但它们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历史赋予中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历史责任,我们应为此努力,为世界经济学文库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长波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典型事实,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表现出大约五十年左右一个轮回的长期增长与长期动荡和萧条周期性更迭。而一些美国激进经济学家批判的吸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长波理论的成果,构建了"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对战后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现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提出了极具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傅殷才具有系统的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学术背景和学术素养,他坚持用马克思的立场、理论观点和方法做指导,将制度经济学派置于西方经济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研究,科学地评价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他揭露了制度经济学派理论思想的阶级性,并对“工艺决定论”、社会乌托邦构想等进行批判.他研究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理论的目的是践行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社会责任: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研究成果中的科学智慧,推进中国完善市场经济规则与制度.傅殷才对制度经济学派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即只有符合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政策制度才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凭借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深入拓展,在SLM理论的研究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均衡分析的思路却打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造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这一根本性的矛盾。以激进政治经济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通过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分析,在生产关系的层面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和延续提供了进一步解释。而剑桥学派秉持的社会经济因素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结构形成的思路,无疑有助于解释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如何"天然地"制造分割,将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因素引入了讨论。在全球化生产的背景下对上述理论进行评析、互动与拓展,可以为解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提供一个更有益的方法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岩 《经济纵横》2013,(7):41-45
纵观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发展,作为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工具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凯恩斯主义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和关注点都不在于如何保持长期发展以及研究未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观本质上都是急功近利的,与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因此,西方主流经济学试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通过市场机制和快速的经济增长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的主张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9.
经济民主是社会主义思想传统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许多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思想家借以改造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年来,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对其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从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模式的角度,我们可以为经济民主正名,并以这一核心范畴为基础重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正>一场以经济学本体论与方法论革命为特征的财富观革命、财富形态学革命、财富创造力革命、人性论革命、人本价值革命、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经济学革命,从六个方面对现代的经济学思想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将对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诸子百家的各种经济思想与学说进行彻底、深刻、全面的批判性扬弃与大综合,不仅综合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经济学规律,而且综合非主流经济学以及不成熟市场经济或转型经济的规律,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经济规律或  相似文献   

11.
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定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需要把握好以下问题:要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分清西方经济学和当年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关系,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有分析地加以利用;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作用,理解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创新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来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认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2.
方福前 《经济研究》2019,54(5):16-29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兴起而产生的西方经济学,出生伊始便具有二重性: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供理论支柱的辩护性和揭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性。19世纪30年代以后这种辩护性又演变成庸俗性。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假设前提下研究市场经济一般,这些研究成果许多是积极的、有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阶段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扎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根据理论的政治性色彩,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划分为政治性的经济理论、主干性的经济理论和基础性的经济理论,通过对这三类理论相应地实施"剔除术"、"整形术"和"移植术",吸收和融通其有益成分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用,将会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3.
经济人理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但却被主流学派加以无限的泛化甚至曲解,以致距离现实世界越来越远。人本主义经济学批判了经济人理论对人的自利性的张扬,对人文关怀的缺乏,对实际经济现象解释的乏力,在注重人的精神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观,这是符合现实世界中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14.
以解决生态危机为己任而产生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斯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它深刻剖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从生态的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未来理想的生态社会主义模型,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具体表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为解决生态危机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正确的思路,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不同研究视角出发,对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的原因分析及相关研究仍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通过梳理21世纪以来日本马克思经济学者对该问题研究的成果,可以发现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日本学者从外部因素、内在实质、跨越路径三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注重对美日贸易摩擦的进程、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政策、演进主线、雇佣关系、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倡通过繁荣制造业领域的合作经济、发展循环型区域经济、实施投资社会化的改良策略等谋求超越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替代方案。当然,这些替代方案也暴露出“批判有余、见识不足”等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6.
经济思想史中的理性主义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小波 《经济学家》2002,1(1):91-96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理性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在理性主义经济哲学的影响下,现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当作是合乎理性和人性的,永恒的,和谐的制度,并把理笥主义的抽象演绎法看作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它既提高了人们对经济生活的认识水平,从而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又为庸俗经济学家粉饰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意识形态支持。  相似文献   

17.
商品交换是货币分析的基础,对商品交换形式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了货币分析的两种传统,即以马克思为起始,将货币看作交换的起点和终点,“货币是增殖工具,是为了获得更多货币”的马克思主义货币分析传统,以及以斯密为起始,将商品看作交换的起点和终点,货币只是交易中介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传统。商品交换四种形式的区分最早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两种货币分析传统都受其直接影响。基于两种货币分析传统的文本分析,从亚里士多德的视角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货币分析以自然经济条件的物物交换为基础,导致其论证逻辑中实质上没有货币的位置,因而难以解释经济现实。马克思明确意识到古典经济学的这一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批判和超越,从商品分析到货币分析再到资本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实质,并能对当代的经济现实给予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即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在方法论基础、前提假设、基本观点等各方面一直受到来自主流经济学内部、非主流经济学和激进经济学的批评。各种批评理论之间存在诸多冲突,批评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考虑到西方国家的现状,西方经济学可能会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实现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型理论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转型之初 ,一些经济学家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信条提出 ,可以通过“激进”措施将原来的计划体制一次性破除而重建一个全新的市场经济。但迅速私有化并没有带来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和原国有资产的有效重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中国的渐进改革却取得了成功 ,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经济转型理论开始发生变化 ,“制度演进主义”的影响日渐扩大 ,经济学家开始强调市场经济支持性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制度变革的长期性 ,认为分权、激励、竞争、良好的司法和会计制度等比私有化更重要 ,并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上分析了不确定性、利益集团、政府、改革秩序与步骤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引进、吸收、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先进成果和当代西方市场经济运作的有益经验,但必须理性地对待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核心的西方经济学。在批判“拿来主义”的全面吸收论的同时,也必须反对将西方经济学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妖魔化,进而全盘否定的观点。最后本文提出了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科学运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应采取的科学态度及若干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