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建设新农村应培养和造就“新农民”为标识和归宿。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如果新农民不能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而出现和成长,我们就需要检视一下我们政权的执政基础究竟在哪里。我们所谓的“新农民”,其共同特点应该是,具有为国家、为民族、为乡亲们谋利益的,即有“为人民服务”的意愿和能力,是个“大写的人”。他们具有“主观为大家,客观损自己”的品格,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观为个人,客观为大家”的“经济能人”或“经济领军人物”、“致富领军人物”。他们虽然也具有“有文化、懂技术、会…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根据天津市农村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讨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斐法(Delphi)确定了考核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该考评体系对天津市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包括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新农村建设村级指标体系,对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基础性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工联村的现状评价指数为86.8,初步达到了新农村建设标准,并在1996-2006年间呈现出综合评价指数逐渐提高、五项类指标评价指数间的标准偏差逐渐降低的健康发展态势。通过与本地4个普通行政村的对比评价表明,工联村在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日趋突出的超前性和示范性。目前的主要差距仍是村容整洁不足。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产科研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方面存在着主观化与定性化等主要问题,根据水产科研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考评需求,探讨绩效考评的目的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确定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管理人员综合量化绩效考评方案,着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评价主体的可信度进行了权重赋值,建立起比较客观、合理、科学的考评方法,以激发科研单位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吴江  欧书阳 《农村经济》2006,(12):90-9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出的最新战略决策。无论是客观需要还是着眼于现实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正确导向、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的资金支撑、制定新农村建设蓝图的设计规划、提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组织保障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正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不同层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关系、政府资金投入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等。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政府才能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在群策群力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积极稳妥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易莉 《农业经济》2014,(2):90-92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农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和农民职业学校两个层面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对策,以期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投入意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表明,农民认为政府应该为新农村建设出绝大部分资金,农民自身更愿意以出工的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但是由于政府和农民的出资能力均有限,所以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决策,积极稳妥,特别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切忌主体异位。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自己的事,农民是主体,政府起主导作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农民片面地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政府部门的事,甚至简单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政府给农民建一个新的村庄,农民搬进去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福祉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整个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做好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应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与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新型农民、发达农业与和谐农村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的评价标准,建立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的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加权求和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3种可供选择的具体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实地调查资料,从客观福祉与主观福祉两个角度考察农村居民的福祉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在客观福祉方面,受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呈现不同程度的地区性差异和显著的个体性差异,受访农民普遍身体健康且受教育程度不高,这两项客观指标在省与省之间以及各省内部之间的差别较小;在主观福祉方面,受访农民总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各个维度的满意度普遍较高。总体而言,参与此次调查的农民生活满意度水平比较接近。从各维度看,农民对婚姻、家庭、健康的主观评价明显高于其他维度。从满足感、孤独感、安全感和消极感四项指标的调查结果看,农民的个体特质是积极乐观且容易知足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受访农民的收入呈现差异化但其生活满意度却较高且水平接近。由此说明,收入是影响福祉的因素,但绝不是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和意愿客观反映当前农业生产力进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生产、生活、乡风、村容和管理五个方面,农民最关注农业技术、住房条件、家庭关系、道路平整和民主选举。从实际出发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遵从农民意愿,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视点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问题是涉及国家长远利益和农民切身利益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期特稿刊登李炳坤的文章《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土地问题》,提出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问题,必须坚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两条原则,重点做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征地制度改革、土地市场和农民宅基地四个环节的工作,阐述了当前国家改革征地制度,严格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利益的基本政策趋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值得一读,加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八亿农民的梦想与追求。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在热情中来点冷思考,防止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方式、方法、手段的认识产生偏差。笔者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应该避免走人以下六个误区: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两会”,“新农村建设”五个字热得发烫,因为热得发烫,所以令人忧惶。就连“建设新农村”的首倡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也表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让农民拆房子、盖新房。“可能有些人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盖新房子。这个理解是不正确的,需要避免。”  相似文献   

16.
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一个村80%的农民要从事非农产业生产,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45%……在4月10日江宁区举行的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该区对新农村建设村级(社区)要求,出台了五大类32个指标,对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蓝图,进行了量化考核。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科学内涵和目标任务的透析,深刻阐释中央做出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意图。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设文明、和谐、共富的新农村。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关键是要营造全党、全国、全社会合力建设的良好氛围,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共建、城市带动、改革推动的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1210个农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状,从农民的视角揭示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及期盼。  相似文献   

19.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和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与最高境界是:让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是当下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基于贵州省493户农户调研数据,本文在构建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区域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程度,并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考察了农民的主体性对土地权益实现程度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第一,农民主体性包含认识主体、创造主体、价值主体三个维度,分别通过主观、客观机制实现农民土地权益;第二,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客观实现程度高于主观实现程度,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第三,农民发起土地流转交易同时通过客观、主观路径对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教育水平仅通过主观路径影响农民土地权益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