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型节事研究: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 节事能够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娱乐活动和消费途径,提升地区形象,节事所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对举办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小型节事的举办可以利用当地现有的基础设施,多数由志愿者自发组织,极小的投资却有着潜在、持久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节事旅游已变成发展旅游业,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对节事旅游营销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逐渐成为制约节事旅游活动的发展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节事旅游营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对我国节事旅游营销发展对策提出了若干参考性建议,希望能为中国节事旅游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编辑手记     
春天又一次来临,翻开新的封面,伴着油墨的清香,2009年第2期如期而至。本期刊载文章包含了节事与旅游、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城市旅游、酒店与旅行社、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等丰富的内容,值得细读。节会旅游的研究,有助于对节会的理性认识;旅游目的地节事与旅游业的融合、通过大型节事提升旅游地形象,以及节事对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影响,等等。从不同角度解析节事与旅游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节事活动所吸引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对于主办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旅游发展都具有显著影响。节事活动产生的诸多经济社会效益之中,对城市旅游的影响可谓最为直接与深刻。2015年北京获得2022冬季奥运会(简称“冬奥会”)举办权,这是继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后北京再次举办奥运会。冬奥会前后,与冬季相关的旅游、休闲、体育产业将迎来较快发展;同时,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主办的形式也将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并对相关城市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与其他重大赛事活动一样,尤其是夏季奥运会这样的世界级赛事,冬奥会具备天然的营销特质.  相似文献   

5.
双向四轮驱动,全面推进旅游节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节事大国,大到世界顶级的奥运会、世博会等,小到一个乡镇、一个村的西瓜节、葡萄节.节事活动在旅游业中作用越来越大,旅游节事从其源头应该分成两类——本土节事和舶来节事.本土节事是本地本民族形成的节事活动,舶来节事是从外地外国引进的节事活动,本土节事是旅游地主办者要挖掘的,在旅游开发中地位非常重要.但是不可否认,随着民族交流和地域交往的增加,很多城市也会通过举办舶来节事活动发展旅游业.无论从文化的角度,还是从产业的角度,都要对节事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加以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乡村大国,乡村永远是中国大地上的主导景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业已引起社会对乡村发展、乡村景观、乡村遗产、乡村旅游的广泛关注,并感悟到乡村景观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紧迫性,对落实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比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过程和成就,乡村旅游在走过了贵族化阶段后成为体验乡村文化和乡村遗产重要的旅游方式,成为休闲、度假、康体、治疗等重要的旅游空间.在欧洲,乡村旅游曾一度成为"拯救乡村的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变革和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乡村发展注入的活力和推动乡村持续发展所展现出的作用不仅在欧美发达国家,而且在今天我国乡村变革和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和新途径,是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最完整、最典型、最内在的体现.我国乡村旅游20多年的发展业已完成产业的第一次积累,乡村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管理模式混乱化和产业组织自发化6大问题,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旅游成为新时期人们休闲放松的主要途径之一。新乡村的建设逐渐完善,乡村开始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新乡村与旅游业相互作用,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乡村的进一步转型。但乡村旅游还存在诸如文化因素平淡、旅游链条短缺等问题。本文以新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论述新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提出新乡村旅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乡村节事旅游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但也面临着旅游目的地形象同质化的影响,亟需从产品竞争意识向品牌形象竞争意识转变.本文以罗平油菜花节为例,分析了该节事旅游活动在满足旅游者文化体验过程中的品牌形象问题,并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了消费者关注的尊重度、熟悉度、关注度、归属度、信任度、忠诚度和发展度7个品牌形象因子,提出了改善罗平油菜花节品牌形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经济基础不断得到强化,人们生活水平增强优化后,更加注重旅游文化。而我国大力开展乡镇建设以来,为了迎合当今经济市场大环境,开展乡村旅游成为全面提升乡镇经济推广的重要策略。又因为在开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一直是保障该旅游线路顺利运营发展的核心因素,可以说如今旅游文化内核就是乡村旅游持续进步的最佳经营手段,不但为乡村旅游业提供助力,还拓展了旅游行业的实际内容,丰富乡村旅游,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本篇文章将从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进行具体阐述,详细分析该文化创新内涵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及意义,并列举二者结合发展的未来前景规划,力在全方位研究出乡村旅游同文化创意结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正>全域旅游视角下,湖北宜昌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不仅为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人们提供了“微度假”的好去处,还大幅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文章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宜昌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宜昌市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策略,以期满足游客的多元化旅游需求,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满足,更多的是要求精神层次的需求,人们的消费意识已经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了人们的一种日常娱乐消遣方式。相对于城市的旅游,乡村旅游发展缓慢,乡村并没有形成品牌意识,如何提高乡村的发展建设,这就要求乡村自己挖掘村落的特色,从历史、文化、民风等角度进行结合,形成自己的区域品牌特色,来带动乡村的发展。本文以贵州省妥乐古村为例,来研究我国乡村的现状,实现品牌与乡村旅游发展共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节事活动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节事活动赖以存在的物质场所,而城市节事活动则能极大的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发展,并赋予其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内涵。城市节事活动因为积极演绎城市共享空间的价值而成为一个美好城市的核心肌理。  相似文献   

13.
马聪玲 《旅游学刊》2007,22(8):9-10
由于奥运会具有巨大的品牌传播功能,因此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往往成为奥运会举办国"奥运旅游战略"的重点.对我国而言,在目前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和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历史时期,举办2008年奥运会必将树立我国大国形象,显著提升我国的全球声誉,这一点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4.
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类型,其兴起和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成都"五朵金花"乡村休闲旅游为典型个案,探讨了现阶段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共性"特征和一般规律;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指出地方政府应大胆导入市场化方式,积极运用节事活动,提升乡村休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剑凯 《西部旅游》2023,(14):88-90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等资源,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文章以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空间环境现状,收集整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将瑶族文化与现代商业发展理念相结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全域旅游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全盛期。衡阳是湘南旅游胜地,特有的自然山水、人文遗迹和民俗风情为衡阳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以休闲体验为主的大众化多元消费时代,衡阳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深入贯彻全域旅游理念,让更多的乡村生态美景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本文主要通过对衡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衡阳乡村旅游业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1]。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分析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价值,并结合非遗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深入探讨文旅融合下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包括加强非遗保护、强化当地民众和游客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构建文旅融合长效机制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化绘图:文化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实践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绘图作为国外文化资源管理和旅游规划的重要工具和方法论,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明显不足.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文化绘图的研究和实践,将其应用于文化乡村旅游产品规划和管理及社区文化资源管理,并从人类学和管理学等角度分析了必要性、可能性及关键问题.通过“乡村空间模型”在乡村旅游语境下的解读及对文化绘图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文章认为,乡村文化空间是乡村生活、乡村表述及乡村地方性的三位一体,中国文化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中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协作并进行资源整合,才能完整、真实地解读当地文化资源,并将其向旅游业转化.因此,文化绘图有利于组织整合嵌入乡村社区的文化资源,可有效解决社区参与中社区本位的缺失问题,并激发旅游业发展的社区内动力,强化合作网络,促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9.
夏倩 《西部旅游》2023,(24):1-3
<正>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性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文章首先系统地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关键要素,然后基于环境承载力定义及指标体系总结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和乡村旅游可持续评估指标,最后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乡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社区参与的管理模式、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服务提升。  相似文献   

20.
何景明 《旅游学刊》2005,20(6):71-74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家乐”经营模式、经济效益以厦对农村社会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的演变轨迹的勾勒,分析了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发现,成都“农家乐”已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娱乐服务设施逐渐与度假村趋同;与此同时。在外来投资者的竞争下,本地农户经营者的效益普遍下降,“农家乐”经营的“飞地化”特征日渐突出。创新开发模式。加强政府对“农家乐”的引导和规制。成了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