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各类汽车销售企业代理车险业务整体发展情况,系统分析了上述企业在代理保险业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及对保险市场产生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汽车销售企业类兼业代理渠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金融发展通过何种渠道作用于企业研发投入的问题,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及Bootstrap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两类代理成本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与两类代理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第二,两类代理成本都能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第一类代理成本产生的影响在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别,但第二类代理成本产生的影响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第三,两类代理成本均能在金融发展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两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但在国有上市公司中,仅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显著。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微观基础,而且对于重新审视公司治理机制在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与服务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炜 《现代金融》2012,(1):54-54
一是扩大事业单位发卡量,提高卡均存款,促进贷记卡业务发展。二是加大企业借记卡代发工资业务拓展力度,并实施短信通、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产品的绑定营销,提高综合收益。三是加强对专业市场的借记卡拓展,提高电子渠道结算收益。  相似文献   

4.
2005年度,蚌埠市农行营业部强力推动代理保险业务发展,并把代理保险业务当作集体增效,职工增收的创利渠道。据统计,今年1-11月代理保费收入已达896万元,较去年净增300万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1988~2004年个人金融代理业务经历的三个阶段与具体实践,证明发展个人金融代理业务对增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个人金融代理业务中存在的矛盾,并提出了拓展个人金融代理业务的建议:必须妥善处理投资类业务与储蓄业务、物理网点与虚拟网点、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同时在建立量本利分析模型,实施多层次产品定价,拓展超时空营销渠道,坚持前后台内控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把个人金融代理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体业务来经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人金融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6.
临泉县农行今年以来,为加快有效发展,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将代理保险继续作为效益增长点,代理保险业务成绩斐然。截至3月底,该行已实现代理保险保费收入5156.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8%,较去年同期净增3443.9万元;代理手续费收入188万元,较同期增长146.6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个人产险业务巨大的市场潜力令财产保险公司不容忽视,纷纷在拓展营销渠道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近几年来营销的实践看,个人产险业务的营销渠道存在着个人代理人法律定位不清、兼业代理特权经营、缺乏适合营销的个性化产品等问题,因此,对于个人产险业务营销渠道建设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沪深A股64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董事长进行分类,分别建立了董事长人力资本特征对代理成本影响的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女性任董事长及董事长的年龄越高就越能降低董事长拥有公司所有权的企业(A类)的代理成本;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及董事长在外兼职更能有效降低董事长不拥有公司所有权的企业(B类)的代理成本.而董事长其他一些人力资本特征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邱剑 《上海保险》2011,(9):9-12
一、我国财产保险产品销售渠道的现状 我国财产保险产品的传统销售渠道分为直销渠道和中介渠道。直销渠道是指在保险公司固定营业场所或其延伸机构,由保险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营销人员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讲解和示范,将保险产品和服务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交易的主体只有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双方。中介渠道是指通过第三方的服务,将保险公司(保险人)保险产品销售给最终购买保单的企业或个人(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第三方可以是代理方或者经纪方,因此,保险中介渠道又分为保险代理渠道和保险经纪渠道,其中保险代理渠道又可以细分为个人代理渠道、兼业代理渠道和专业代理渠道。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正式制度,社会信任对上市公司行为决策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借助中国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社会信任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是纵容代理成本的"庇护伞",即企业所在地区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其代理成本越高,社会信任存在被滥用的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与企业代理成本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检验二者传导机制,发现经理人的职业忧虑在社会信任与企业代理成本的正向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拓展了社会信任对企业代理成本影响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社会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在企业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为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和股权集中度分别有助于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和第二类代理成本;股权制衡度在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的同时会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一类代理成本;机构投资者对降低两类代理成本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当用管理费用率衡量代理成本时,国有控股公司的第一类代理成本高于其他公司,而第二类代理成本低于其他公司,适度的负债也有助于降低两类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2.
农行黔东南分行将拓展保险代理业务作为增收创效的重要渠道,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激励分配机制,狠抓市场营销,取得了较好成效,全行保险业务代理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首季创下历史同期最好发展水平.截至3月末,该行实现代理保费收入2270万元,同比增长146%.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增长,资本市场日趋活跃,引发了商业银行基金代理业务的快速发展。2007年,广西基金代理业务从城市向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地区拓展,县域基金代理规模迅速扩大。基金业务的发展,在拓宽县域居民投资理财渠道、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本市场对县域资金的虹吸现象,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将可能再度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4.
文章考察了企业避税活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避税活动往往会加剧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且会扭曲激励契约而引发代理问题;而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是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预期企业的避税程度越高,投资效率越低。采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1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企业的避税程度与非效率投资额显著正相关,且这种正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避税引发了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抑制避税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结论补充和拓展了新近关于避税代理观的研究,也对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税务部门的征管工作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融资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尽管各方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而在银行贷款、信用担保、创业投资、股市融资等方面相继出台支持政策,但中小企业融资的复杂性使得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需广泛开辟融资渠道。本文拟从结算代理与中小企业融资的联系入手,结合企业通过结算代理业务融资现状分析,提出以结算代理业务为平台,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观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完善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相关建议,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3~2009年的财务数据,讨论多元化经营和企业内部代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业绩具有负向影响,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经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对企业的业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对企业业绩不具有负向影响;多元化经营导致企业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成本增加,同时使得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减少。  相似文献   

17.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网络金融特别是网上银行的大力发展,而建设银行企业网上银行能够提供目前业界领先的银行服务,具有功能丰富、流程灵活、友好易用、方便快捷、节约成本、安全可靠等特点,是针对企业客户设计的一款成功产品。建设银行企业网银客户覆盖度现已达到67%以上,三分之二以上的企业客户开通使用该行企业版网上银行,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各省分行的网银使用客户覆盖度层次不齐,比如,深圳分行电子银行渠道交易量是柜面渠道交易量的3.5倍,而我行与之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以下从营销人员的角度对我行企业网银的客户接受度现状做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用卡》2014,(7):8-8
近年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邙积极组织北京地区商业银行,根据公众查询需求,推广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验证试用服务和商业银行网银查询渠道,开设个人征信代理查询网点。目前,已在令市的8个区设立了12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网点,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网络。即日起,公众可通过互联网、商、№银行网银、自助查询和柜台查询等四种方式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相似文献   

19.
委托代理理论是解释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同利益集团矛盾产生和发展原因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代理关系是一个人或较多的人聘请别的人代理他们来履行一些服务,包括把一些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了代理成本问题。从经济性质角度看,代理成本的组成内容包括委托人的监视费、代理人的担保费和剩余损失三部分。从公司治理角度,严若森(2005)将代理成本分为二类:第一类代理成本由所有者与经营等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产生,是在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中总的价值减少;第二类代理成本发生在不同出资者之间,是大股东与小股东、股权投资人与债权投资人之间利益冲突与博弈产生的公司总价值的减少。笔者按此路径,将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称为第三类代理成本。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现有研究较多地关心内部控制的实施与操作层面的问题,而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经济前提及其影响问题,即经营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以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作用关注较少。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静秋 《金融电子化》2012,(9):36+38-39
重庆农商行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电子渠道,短短3年时间里电子渠道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网上银行为企业或个人提供账户管理、理财、在线支付等多种服务功能。截至2011年末,企业网银客户累计达2559户,交易额超912亿元,个人网银客户达29788户,全年累计交易76.79亿元;电话银行、短信平台的成功运营,推动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