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自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工作以来,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交管局和省交警总队相关部署,立足实际,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持续推动交通事故处理"放管服"改革工作纵深发展,在推动"事故e处理"、警保联动、事故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试点推广,取得一定成效。2018年12月7日,河北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放管服"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邯郸召开,邯郸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先进  相似文献   

2.
11月1日起《机动车互碰物损交通事故自撤现场的赔偿处理办法(试行)》在上海试行,这是前不久由上海保监局与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联合下发的通知。通知对在上海市辖区内道路上发生的没有人员伤亡、车辆损失在2000元以下的交通亨故处理及保险理赔作出了规定。通知要求,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失均在2000元以下的,当事人应当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并立即向各自的保险公司报案。  相似文献   

3.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因道路管理维护缺陷导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道路管理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够证明已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尽到安全防护、警示等管理维护义务的除外。依法不得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行人,进入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自身损害,当事人请求高速公路管理者承担赔偿责任的,适用侵权责任法第t十六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是在交通事故发生造成损害结果后,当事各方如何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基本准则。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原则不同,前者为归责的标准,后者受前者制约;只有先确定归责于谁,才能确定如何赔偿(包括全部赔偿、限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问题,而确定合理的归责原则能指导侵权纠纷的归责,充分体现侵权法的全部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公安部、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年内在10省3市开展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试点工作,推动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向公路和农村地区延伸,防范由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撤除不及时引发的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快速化解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保障当事人公正快速地化解损害赔偿纠纷。截至2015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9亿辆,驾驶人近3.27亿,未来10年,  相似文献   

6.
正说起山东省威海市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许多当地群众深有感触:"交通事故中有纠纷就先找他们,我们信任他们。"2011年以来,威海交警支队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深化人民调解模式,用真情调处矛盾纠纷,用智慧解民忧,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前交通事故处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并化解因事故赔偿引起的矛盾纠纷。截至2015年12月31日,支队  相似文献   

7.
正西乡塘区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由广西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与西乡塘区司法局联合成立的一个专门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调解室。自2009年成立以来,十年多的时间内,累计妥善调解道路交通事故赔偿83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7.5%,有效化解了一桩又一桩道路交通事故纠纷,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18日,浙江富阳市人民法院对原告王某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作出判决: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桐庐支公司(以下简称“桐庐人财保”)和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毫州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毫州平安财保”)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各赔偿原告王某6万元。  相似文献   

9.
事故     
<正>问:小王把自己的私家车借给朋友开,结果发生了交通事故,致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小王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处理难,其中一难就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调解难,如今,这一难题在浙江省宁波市得到破解。2006年8月,宁波市鄞州区司法局和公安分局充分整合各自职能优势,联合成立了交通安全司法所,将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引入到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纠纷调解中,由人  相似文献   

11.
尹波 《交通企业管理》2007,22(12):23-24
铁路旅客运输涉及较为复杂的法律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类纠纷,对于切实维护旅客的合法权益,维护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07年9月1日开始生效的《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了铁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免责条款、旅客损害赔偿责任限额标准及其他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赔偿的法律适用。这对于铁路改革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和谐环境。笔者试图从民法损害赔偿理论的角度阐释铁路旅客运输中限制性赔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交警支队紧盯市局"123升级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大力推进警务改革创新,以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为切入点,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转变工作理念,创新服务措施,着力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水平,打造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形成"全员处警让群众少等待,电话引导让处置高效率,统一标准让定责有尺度,网上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的交通事故处理服务"南通模式"。整合资源优化流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事关执法公信  相似文献   

13.
道路外交通事故是指凡《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所称的道路范围以外发生的交通 事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道路外交通事故主管与处理问题的答复》(公交管[1991]96号)明确规定道路外交通事故为“乡(镇)村自行修建的道路和自然通车形成的道路”以及“住宅楼群道路,机关团体单位的内部道路,厂矿企事业的专用道路上发生的车辆事故”。由于此类事故不属于道路交通管理范围,发生事故后公安机关只能应当事者要求,比照有关道路交通法规配合单位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当事人…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辟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新纪元,确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新模式.其中的变化之一就是将"交通事故责任"又称之为"当事人责任",二者除了称谓差异之外并无本质变化.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同步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和第92条确立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的新规则和新依据,二者分别成为当事人责任"认定"和"推定"的依据.科学、公正地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或者当事人责任成为交通事故处理的关键内容和重要环节,为了使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途径和方法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配套实施的部门规章《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赋予了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的权力.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投保、赔偿和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法》、《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规范在解决铁路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侵权责任法》的施行,对铁路运输中旅客伤亡纠纷,主要是第三人侵权致旅客伤亡和承运人侵权致旅客伤亡,以及路外伤亡处理的法律适用进行探讨,提出在适用法律中应当立足我国实际,同时体现对新法及相关法律的尊重,进而体现法律的公平。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将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移交法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作出责任认定后,须召集各方当事人进行损害赔偿调解。自《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各级公安机关运用《办法》解决了大量民事赔偿问题,对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办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适用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办法》滞后于形势,直接影响了事故处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对此,各级公安机关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其中建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移交法院是最主要的内容之…  相似文献   

18.
关键词     
<正>在线快处快赔试点为推进公路和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防范由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撤除不及时引发的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快速化解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互碰自赔、建立保险理赔中心等快处快赔机制向公路和农村地区延伸"。为确保这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车险理赔服务水平,公安部、中国保监会决定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天津、辽  相似文献   

19.
读书     
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讼实务与案例精解》作者:初鲁宁张春娟张信林主编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定价:$58.00本书是一线法官结合典型交通事故纠纷案例编写的,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标准的兼有普及法律和指导意义的一本书。本书紧紧围绕"指引与解答"的功能要求,力求成为一本内容全面、指引明确、解答清晰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20.
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实践中,事故责任认定是各方当事人最为关注的结论性环节,也是应用法律技术较多、结论争议较多的环节.目前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实务界,"可预见性"规则不断地被引入侵权领域的责任认定中,当事人在实施"过错"行为时,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害后果是否能够"预见到"的"可预见性"认定问题,是认定行为与后果之间的法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的前提,其规则应用不但关系到确定当事人事故责任是否成立,还关系到所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范围.因此有必要对"可预见性"规则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应用进行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