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结构小型化背景下,家庭养老逐渐弱化,由此对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多维贫困为例,试图从家庭养老的角度对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探讨空巢老人获得家庭养老资源变化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老年人的视角,利用2009年与2011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克服内生性的影响,采用滞后因变量回归(LDV)考察基期的居住形式在下一期的影响,实证检验了是否空巢所获得家庭养老资源差异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空巢增加了生活满意度维度的贫困发生率,降低了收入和健康维度的贫困发生率,综合作用下空巢并没有显著增加老年人多维贫困发生率,且该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空巢通过影响老人的经济和非经济支持获得作用于老人贫困:子女的经济支持和配偶的非经济支持保障了空巢老人免于陷入收入和健康维度贫困;子女的非经济支持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人生活满意度维度的贫困。这意味着在养老资源有限情况下需更多关注独居空巢老人,在鼓励子女关爱老人的同时,还可以鼓励老人通过社会参与弥补缺失的精神慰藉。文章为理解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龄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传统以家庭为基础的老年社会支持网络被打破,而以老年协会为主的社会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无论在经济、生活和精神上都是对家庭支持网络的补充.本研究通过对云南藏区老年协会的调查,认为老年协会与家庭支持网络共同作用,增加了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使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得以重组再造和延伸.  相似文献   

3.
王琼  秦汉雨 《理论观察》2023,(11):77-86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OLS和Oprobit模型从认知能力、抑郁程度、生活满意感三个方面探讨数字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参与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抑郁程度影响显著,但对生活满意感影响不显著,同时数字参与频率越高,越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并降低其抑郁程度。第二,根据数字参与行为目的细分参与类型后发现,社交型数字参与对认知能力和抑郁程度的影响显著,而信息型、工具型和娱乐型数字参与带来的影响均不显著。第三,数字参与对农村老年人抑郁程度的影响显著,但对城镇老年人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其对低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抑郁程度影响显著,但对高龄老年人的影响不显著,且社交型数字参与的显著影响也主要体现于低龄老年人群体。由此,应进一步推进数字助老行动,并重点关注高龄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的数字技能帮扶问题,促使全体老年人在共享数字建设成果的同时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积极老龄化作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一种有效手段,能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热”,然而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积极老龄化前因变量的深入探索。文章构建了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支出影响社会参与意识形成及其转化为社会参与行为的理论框架,并用泰尔指数解析社会保障支出对积极老龄化的省际影响和区域影响,以捕捉积极老龄化的客观和主观条件。运用中国动态劳动力调查(CLDS)和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对积极老龄化的发展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积极老龄化的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老年人的人力资本、工作经历和健康持久性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积极老龄化之间存在显著调节效应;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社会保障支出差异对积极老龄化的影响不显著,但相邻省份的社会保障支出差异对积极老龄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龚秀全 《南方经济》2016,34(1):11-27
文章在对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居住安排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治疗性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居住安排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预防性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安排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利用影响不同,同时,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水平对这种影响发挥调节作用。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的背景下,拓宽社区支持功能,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应成为医疗政策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6.
穆天闻  张沁 《科学决策》2024,(1):102-111
该研究利用逻辑(Logit)回归模型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对社会治理成效的影响。研究聚焦于智慧城市建设对社会总体评价、公众参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并考虑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控制变量,使用网络使用作为工具变量以解决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社会总体评价和公众参与,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服务评价方面,但对社会信任和社会公平的影响不显著。这些发现表明了智慧城市在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对智慧城市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证支持,研究也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社区支持农业的分析和探讨,以长沙市雷锋镇"花木兰农场"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从经济角度分析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前景;以成员参与方式将盈利模式分为"纯劳动型"、"纯配送型"、"劳动+配送混合型"三类,比较不同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并分析产品质量对农场发展的影响;最后探讨其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酒店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由于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付出情绪劳动导致酒店员工离职率偏高,以大学生为主的实习生成为了酒店员工的重要群体。本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构建以组织自尊为中介变量,组织支持感与情绪劳动的关系模型,综合考量和探讨酒店实习生在工作过程中个人与组织因素对其情绪劳动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组织自尊对情绪劳动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组织支持感、组织自尊越高,酒店实习生越倾向于采用深层行为,组织自尊在二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此,酒店在管理实习生过程中应着重提升组织自尊感,重视其情绪劳动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2021年1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在倡导“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的同时,强调要“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两者之间能否兼容促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央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能否切实贯彻到解决养老问题的实践之中,但现有文献对两者之间关系缺乏必要关注。文章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老年人金融参与的视角检验了子女同住对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同住显著促进了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提高了老年人金融参与积极性,尤其是对风险金融资产投入的促进更加显著。老年人为男性、居住东部地区、子女教育水平和个人收入高时这种促进效应更显著。机制研究发现,子女同住降低了老年人风险厌恶程度、增加了老年人知识认知和信息接触,从而增加老年人金融投资;同时发现老年人给予子女的劳动支持更能促进个人养老金参与,而子女对父母的照料未发现该促进效应,支持了子女同住的代际交换动机。结论表明,子女同住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可有效互补。发展养老第三支柱不但能够满足老年人在子女赡养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高质量的自我养老需求,更...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本文通过分析引起中小城市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老年人个体、家庭、社区、政府和社会一体化的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提高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史薇  周强 《科学决策》2019,(11):83-98
本文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项调查数据, 使用倾向值分析和工具变量方法,研究老年协会参与对老年虐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老年协会参与能有效抑制老年虐待。从作用机制来看,老年人在家庭私人生活领域之外的社会参与程度越高,参加文娱活动、志愿服务、互帮互惠等社会交往活动越频繁,法律意识越强,遭受家庭成员虐待的风险越小。但是目前广大老年人群特别是非精英的普通弱势老年人参加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广泛性还不够。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强化城乡基层老年社会组织建设,为广大老年群体尤其是普通老人积极参与创造条件。针对家庭赡养中的虐老问题,老年社会组织应从法律、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鉴别、预防和干预工作,提升老年人法律素养,实施家庭支持策略强化延续家庭养老功能,维护弱势老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回归分析显示,自评健康和经济状况自评显著地正向影响西部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自评,自评健康、经济状况自评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提高作用;积极老龄化战略框架中的保障因素和参与因素对西部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自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将超过3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伴随老龄化社会而来的是老年人问题,据相关研究显示,老年人在经济保障、健康保障、生活质量、家庭生活、社会参与与社会融入,社会待机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对于老年人这一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老年人福利的建设也应加快步伐.基于以上背景,我选取了老年人福利作为这次研究的主题,主要关注的是老年人的精神福利建设.而在这一研究主题下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武汉市内的老年大学及在校学习的老年人,着重考察老年大学是如何通过办学的方式促进老年人的精神福利的,并通过对在校学习的老年人进行访谈从而了解老年大学的开办对他们的生活有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娟  宋小娇 《黑河学刊》2024,(1):121-128
积极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也是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基本国情,保障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精髓和核心。因此,全面了解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因素非常必要。通过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文献梳理,并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三方面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后续更好地开展老年人社会参与工作和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质量管理活动内部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锋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5):59-63
质量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活动之一,对其内部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但此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还比较少见。文章以重庆市制造企业为样本,利用最优尺度回归与路径分析的方法,对质量管理活动内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中的高层支持通过对员工参与、员工素质、统计控制和产品设计的作用,经过五条路径对流程管理产生影响。结果也显示,我国企业中的员工参与和员工素质活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陈晶 《中国集体经济》2014,(30):152-156
文章利用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以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潜在风险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主观幸福感评价。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工作为城市社会中的高风险地位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农民工面临的就业收入风险、家庭结构风险、社会保障风险、城市社会参与及融入等潜在的风险因素对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幸福感的提升不能仅依靠公共服务设施和政策的扩充,更要积极地开辟"绿色通道"以化解农民工的社会风险压力,通过改善其工作生活的安全感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社会参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本文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必要性出发,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政策保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养老服务和数字生活的社会实践特征,从再就业、组织化和数字化等方面分析了社会参与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在体系建设、政策完善、组织发展和数字化支撑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勤工助学是学生参与社会生产劳动而获得相应报酬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活动,能够为学生缓解自身经济压力提供保障,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当中,应该加强对勤工助学的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勤工助学环境,使其通过自身努力而实现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将对职业院校勤工助学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勤工助学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应用的问题,探索勤工助学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有效运用策略,是高职人才培养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孙学姣 《魅力中国》2010,(11):22-23
空巢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数量和比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空巢老人”不再是一个局部社会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老年社会参与既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又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然而.我国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参与度并不乐观,需要我们积极的倡导与大力扶持。为了了解当下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状况及水平.更为了探究提升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新路径。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  相似文献   

20.
研究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是综合治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要,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政治、经济、志愿服务、学习教育、娱乐休闲等方面对辽宁省阜新市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情况进行了调研,结合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现状,提出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