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数字智能技术快速地更新迭代,智慧社会的形成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也是社会将面临的问题,而老年人天然的数字鸿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通过对浙江地区老年人与数字社会融合情况的调查,了解老年人与数字社会融合现实情况,运用统计模型分析探讨影响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形成数字鸿沟的主要因素,提出缓解老年群体与数字社会融合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10年珠三角地区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本文通过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代际差异的Oaxaca分解发现,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不仅因为代际个体特征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新生代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结构不同,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比较,新生代融入城市社会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这使新生代在社会融合上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新生代比上一代更愿意融入城市,然而,由于新生代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他们依然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漂"在城市中的一代。  相似文献   

3.
伴随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面渗透,以数字基础设施"接入差距"为特征的一级数字鸿沟和以数字技术"使用差距"为特征的二级数字鸿沟,正在引发以数字化"收入差距"为主要特征的三级数字鸿沟。聚焦农村数字经济,本文利用Meta-analysis整合并构建了有关农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的跨国证据和大型数据集。系统集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同时加剧了收入差距;数字技术接入和使用具有差异化的收入和收入分配影响,其中,电子商务表现出最明显的增收效应以及对公平收入的负向作用;数字经济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较非农收入更为显著;社会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从数字经济发展中受益更多。数字经济在促进农民收入总体增长条件下强化了收入差距扩大,对致力于促进包容发展的公共政策提出了全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数字普惠金融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三大风险缺陷,即数字鸿沟缺陷、因商业可持续而使社会效益目标失效的风险缺陷、数字普惠金融机构因"去风险化"产生风险缺陷。这些风险缺陷导致新型金融排斥的产生,尤其对农村地区表现更为明显,数字鸿沟引发金融机构对农村技术性金融排斥、因追求商业可持续引发对农村市场性金融排斥,因数字普惠金融机构"去风险化"引发对农村风险性金融排斥。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农村建设中,信息化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缩小"数字鸿沟"、推动"三农"问题解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行为。在此背景下,有一部分群体被排斥在外,使用互联网与非使用互联网人群形成数字鸿沟,两类群体信息获取存在马太效应。本文基于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数字鸿沟对个体健康的影响,用全样本人群探究一级数字鸿沟下对个体的健康影响,针对有条件上网的人群探究二级数字鸿沟即使用技能的差异是否对居民健康有促进效应,同时研究上网时长对其自评健康的影响。提出要发挥互联网对个体健康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加速互联网健康信息平台的构建,重视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作为基本的社会单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提升归属感最为重要的通道。社交网络是建立维持与他人联系的重要方式,直接决定了农民工社区融入状况。本文基于沈阳市530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系统探究社交网络对沈阳市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影响。结果认为:社交网络及其中的互动频率、关系强度、互惠交换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社区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睿冰 《山西农经》2022,(15):60-62
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要减少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鸿沟,从乡村振兴入手,制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但农村社会工作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包括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较少、服务手段单一化和服务设计本土化程度不够等。文章通过探究乡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工作在各个方面的契合度,为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化和本土化奠定坚实基础,让社会工作更好地融入乡村振兴中,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与老龄化的发展,代际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出。解决代际数字鸿沟问题对于建设适老化社会与普惠的信息化社会至关重要,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代际数字鸿沟的形成与数字适老化社会建设不足、老年人的个人需求与生理原因、数字反哺责任缺失有关。而弥补代际数字鸿沟则主要通过数字反哺与推动适老化建设两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正>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信息化进程一般可分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阶段。自2012年11月住建部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住建部先后确定3批智慧城市试点(含专项试点),包括277个城市(区、县、镇)、13个扩大范围试点、41个专项试点。据初步估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00个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快速推进,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我国信息化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城市重、农村轻的趋势。由于农村信息化成本高,普及率低,中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在加剧。消除广大农村的信息贫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安徽省粮食局把建设农村服务社、城市连锁店并使之融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工作纳入了粮食产业化工作考核目标,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局的要求,积极帮助和引导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融入"万  相似文献   

13.
宗教信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较细致地分析了宗教信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利用Probit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本文发现,相比于无宗教信仰者,有宗教信仰的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概率要低6%。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宗教信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主要针对的是具有较强个人储蓄性质的"老农保",而不是具有较强公共福利性质的"新农保"。这一结论表明,当前"新农保"的公共福利性质是吸引全体农户参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而"老农保"的自我储蓄性质与政府财政的缺位导致了不少目标对象的流失,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因此,继续加大政府的相关投入是保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吸引力和活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针对农户金融素养亟需提升的现实,采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匹配数据集,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通过克服内生性的工具变量估计,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金融素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金融素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缓解信息约束和促进社会互动是数字金融发展提升农户金融素养的两条重要渠道;当农户进一步跨越“财富门槛”和消弭“知识鸿沟”与“数字鸿沟”后,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金融素养具有更强的促进效果。上述结论在倾向得分匹配法、替换核心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提升农村地区的数字基础建设水平,是提升农户金融素养水平,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5.
做好农村家庭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要环节。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农村家庭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使用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村家庭的非农就业和创业水平、提升农村家庭的金融素养和保险参与间接降低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而通过增加农村家庭的相对收入和净资产,直接降低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边际效应在不同特征的家庭之间存在“数字鸿沟”,且不同数字金融使用类型对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借贷反而提高了农村家庭发生财务脆弱的概率。因此,应持续深入推进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结合农村地方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数字金融,同时加强对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和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为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分四个阶段实施数字乡村战略,部署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建设智慧绿色乡村等十项重点任务。通过"填鸿沟""补短板""促融合"等一系列措施,充分挖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让信息技术连接"三农",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的改变,以及传统村落文化的衰落,加剧了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困境,而这也是现阶段人们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过程中的需要破解的一个现实问题。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现阶段要考察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状况,识别其可能遭遇的困境和难点,这些困境可能是由自身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外部因素影响所致。为改善这一现状,提升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能力,外界的环境支持尤为重要,如帮助农村弱势群体链接资源、提供机会、营造氛围等,为农村弱势群体潜能挖掘和自我提升助力。  相似文献   

18.
“老啃族”     
<正>长期以来,"啃老"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关注,而对"老啃族"则是最近才进入媒体议程之中,究其原因,因为子女赚钱赡养父母,本是天然的道德观念,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最重视的"孝道",是子女应尽的本分。"老啃族"是指出身农村但是在城市工作的"80后"。他们背负着历史对父母的亏欠、农村"泛家族关系"带来的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政府不断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的数字鸿沟问题,最为显著的是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本文从数字政府出发,构建数字政府驱动的三种逻辑,以老年人为研究视角,从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的角度分析老年人数字鸿沟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表现和影响,提出解决老年人在数字政府建设中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可行措施,破解老年人的参与危机,使得老年人公平地享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打造信息适老化的数字政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郊区出现了一种既不同于农村社区又不同于城市社区的"过渡型社区"。由于廉价的居住成本,这类社区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如何行之有效地促使其外来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社区,是实现过渡型社区顺利转型的关键所在。文章以武汉市F社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融入情况,并分析影响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社区的因素。为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社区融入难的问题,应该通过政府、社区、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等多方共同努力,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改善其在城市的生存状况,拓展社会交往,提升自我认同,增强社区归属感,进而实现社区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