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自身生理特点和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求职时要比男性受到的限制要大。造成女性在工作的挑选上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劳动力市场,用工单位在用人的选择上也通常将男性视为首选。据虹口区就业促进中心2002年1-5月的数据显示: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约占求职总人数的38%,其中35-50岁的中年女性将近占到求职女性总人数的43.%。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女性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就业市场性别歧视现象有待解决。本文使用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女性整体就业以及不同就业类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女性整体就业,对女性从事非农业工作、第二职业或副业均有提升作用;相比男性,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有效缓解了性别就业差异和收入差距;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在个人层面能提升女性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地区层面能提高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而促进女性就业。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应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以解决女性就业难题并缩小性别就业差距。  相似文献   

3.
性别不平等观念涉及到男女之间的分工、能力、婚姻及家庭角色等多个方面,是影响女性就业和劳动绩效的根源性因素。本文采用CGSS2017数据,从个体、地区、“重要他人”三个层面检验了5种典型的性别不平等观念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对性别不平等的分工观念、能力观念、婚姻观念、性别角色观念的认同程度越高,地区层面性别不平等观念越盛行,不仅显著降低了女性就业参与,还对女性受雇于固定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和全职就业产生差异化的负面影响,导致女性收入越低。通过稳健性检验和采用“三八红旗手”占比作为工具变量估计表明,性别不平等观念对女性就业参与和收入产生负面影响的结论仍然稳健。性别不平等观念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和收入的负面影响更加普遍。教育人力资本在性别不平等观念与女性就业参与之间产生正向调节作用,间接弱化了性别不平等观念对女性就业参与的约束。家庭中作为女性“重要他人”的丈夫对性别不平等观念认可度越高,大男子主义越强,同样会抑制女性就业参与。  相似文献   

4.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尤其是在1999年大学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便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而在就业门槛问题上。女毕业生更面临着性别歧视的关卡,浏览报纸、杂志和招聘会上的各种招聘信息.“限男性”。“仅招男性”、“男性优先”等字眼屡见不鲜.只有文秘等极少数职位才注明要女性。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不断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统筹推进各类人员就业。2011年,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5万人的110%,城镇登记失业率3.8%,控制在4.2%以内。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05%,实现劳务收入43亿元,较上年增加5亿元。省属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6.6%,较上年同期增长6%。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江苏省城镇为例,利用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当技术进步为经济增长主要来源时,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和影响工资的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城镇劳动力市场中,低学历劳动力就业的概率很低,而且其相对收入持续下降;36岁小学学历已婚男性的收入不能使其自身脱离贫困,初中学历仅可使2个人脱离贫困,因此整个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很高。与农民工的教育学历均值为初中相结合,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低学历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在职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降低农村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成本,推动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提供数据,我国个体和私营企业去年新增就业人员约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90%。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管理司有关负责人目前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的全国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系统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上介绍,截至去年底,我国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共吸纳安置就业1.44亿人,占城镇就业人口的37.7%。但去年个体和私营企业新增从业人员达到1184.48万人,占全部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90.4%。  相似文献   

8.
刘坤平 《中国就业》2011,(10):52-53
妇女就业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妇女就业规模、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直接关系着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湖南省邵阳市地处湘中偏西南,目前,全市从业人员453.41万人,其中女性就业人员为204.04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44.9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15万余人,其中妇女58.89万人,占全部转移就业人数的45.25%。正是名副其实的“半边天”。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市以促进妇女素质提升、优化妇女就业环境、服务妇女就业发展为重点,积极帮助和引导城乡广大妇女就业创业,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有一些体会和建议,在此与大家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会就业弱势群体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结构调整后带来的特殊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基本特征是处在劳动年龄段的劳动,就业条件差、家庭生活困难、迫切希望就业,基本年龄是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要求.切实为女性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再就业机会,结合“2006春风行动”,江苏省沐阳县劳动保障部门筹备组织了“迎‘三八’春风送岗位行动”。2月下旬,他们抽调专人负责收集空岗信息.到一些能适合大龄妇女工作的企业动员其参与此次“送岗位行动”,并在垒县范围内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宣传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9.85万人,完成年计划17万人的116.8%;指导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14.53万人,完成年计划12万人的121.1%;指导和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3.83万人,完成年计划3万人的127.7%;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3%,比4.5%的控制计划低O.37个百分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八大民心工程”之一的就业再就业工程各项目标任务提前顺利完成。10月中旬,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来渝调研就业再就业工作时,对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07,(9):12-13
政府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推动了城乡就业的迅速增长。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直伴随着城乡就业的扩大。GDP年平均增长率,在1979—2006年期间为9.7%,在1998—2006年期间为9.2%.2003—2006年期间为10.3%;城镇就业在这三个时期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3.4%和314%。[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2013,(11):11-12
今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按照部、省促进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坚持将就业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青年求职人数增多的“一增一减”就业压力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依然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截至三季度末,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4.27万人,实现再就业7.45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6万人,培育自主创业1.2万人,创业带动就业9.31万人,全部提前或超额完全既定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4%。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2012,(1)
日本媒体近日称,随着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衰退,日本男性不再是就业市场里的“宠儿”。而以女性为就业主力的医疗、保健行业近年受聘人数增长很快,就业市场出现“阴盛阳衰”。这使许多女性成为家庭收入“主力”,随着男女收入差距减小,日本男女的社会角色随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经济在呈现出复苏趋势的同时,就业形势却仍然十分严峻。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新增就业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09%。从就业的表面情况看来,这次金融危机主要冲击对象是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就业模式的特殊性,实际上受到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就业群体却是尚未脱离农民身份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徐州市于3月1日举办了“迎三八·架金桥”女性就业专场招聘会。招聘会吸引了267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了近6000个适合女性的就业岗位,现场达成意向性协议1848人。招聘会上,徐州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还提供了各种个性化的就业服务。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了“一对一”职业指导,对就业困难的女性求职者建立跟踪服务台帐,设立了政策咨询台,并现场发放了《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宣传材料。  相似文献   

17.
奥地利是位于中欧南部的发达国家,2009年人均GDP为33090欧元,通货膨胀率0.5%。,2010年12月份,奥地利失业率为4.5%,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排名第二低。从失业人员年龄上看,低于26岁的青年人和50岁以上的人失业情况比较严重;从性别上看,最近几年,男性失业比例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男性不容易接受临时工或自由职业,而女性则更容易接受这些工作,虽然这些工作的社保福利待遇等有时不太健全。  相似文献   

18.
杨雄  丁杰 《中国就业》2007,(4):53-54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从坚持把社区就业作为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的主攻方向,着力强化平台建设,不断放宽优惠政策,大力加强就业援助,2001年以来先后开展“促进就业先进社区”、“再就业样板社区”等创建活动。2005年起开展创建“充分就业补区”活动。近日,经江苏省劳动保障厅的考核评估,该市已有99个礼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占全市社区总数的60.7%,所有“充分就业社区”实现了“六到位”。  相似文献   

19.
高同先 《中国就业》2010,(11):42-43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市场取向促进女性就业创业,切实强化和完善政府的促进女性就业创业职能,加快城乡统筹协调,有力地将女性就业创业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目前,全市社会总人口534万人,劳动力总数2667532人,  相似文献   

20.
馨渝 《中外管理》2005,(4):106-106
在公司经理层中.男性为57.9%,女性为42.1%,基本持平;但在总经理层.男性高达83.4%,女性仅为16.6%。这表明,大多数女性在职业生涯中.当谋求进一步发展时.遭遇到了“职业天花板”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