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加强垦区粮食流通管理刻不容缓○崔平农业是黑龙江垦区的主导产业,粮食流通直接关系到垦区的经济形势。但是目前垦区的粮食流通体系建设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垦区粮食流通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规范粮食的经营行为,以形成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格局,已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2.
一、构建粮食大流通体系提升粮食流通能力。一是充分发挥国有购销企业粮食流通节点作用,二是强化行政执法优化流通产业发展环境。三是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能力。二、促进粮食产业化提升粮食产业化经营能力。一是实施“品牌兴粮”和“科技兴粮”战略。  相似文献   

3.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赋予粮食部门依法加强粮食流通管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的重要职责。淄博市张店区粮食局按照“分类监管、强化重点”的原则.依法全面开展了对粮食流通企业的监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经济》2011,(4):36-36
一、加强粮食立法,粮食流通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2003年和2004年,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这两部条例在规范粮食流通秩序、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中央储备粮管理、加强国家粮  相似文献   

5.
李德芳 《齐鲁粮食》2003,(11):38-39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和健全我国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已成为粮食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阐述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明确提出了积极支持培育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加强粮食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提倡应用电子商务等多种交易形式,降低粮食流通成本的要求,为今后粮食批发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粮食批发市场,这对粮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全面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社会粮食流通管理的启动年。一年来,全省各级粮食部门密切关注社会粮食产销形势,积极探索社会粮食流通规律,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使全省粮食流通市场呈现品种齐全、成交活跃、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良好局面。2006年是巩固和深化粮食流通改革成果的重要一年,各级粮食部门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望新的未来,我们要充满信心,切实承担起社会粮食流通管理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国务院颁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一周年,《条例》的颁布,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对象由过去对粮食系统的管理转变为对全社会粮食行业的管理;管理手段由过去行政手段转变为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并且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加强对全社会的粮食流通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一、为什么要制定新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2004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最深入、最彻底的一次。我国的粮食流通自1953年11月起,在全国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从那时起,我国的粮食流通实行高度的计划管理,这也与我…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粮食问题成了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热点。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是粮食问题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近年来粮食流通出现起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往往比粮食生产起伏所带来的影响更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需要引起我们更大的注意。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粮食流通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均感不足。这应作为今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一、近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与思考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粮食实行高度统一的流通管理体制。粮权集中在中央,对农民留粮后余粮…  相似文献   

9.
《农村工作通讯》2011,(8):16-17
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和贸易国均对粮食流通高度重视,并根据本国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粮食流通体系。发达国家的粮食流通发展现状和运行模式,对我国粮食流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粮食仓储体系是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今年十月一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大喜日子,伴随着祖国成长的足迹,我国粮食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及安全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回顾建国以来粮食流通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改革的历史过程让我们心潮澎湃,展望粮食企业以及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未来让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从今年4月起,我省青岛、烟台、威海3市率先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各地为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是“三加强一加快”,即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储备粮体系建设,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市场“放而不乱”;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战略性调整步伐,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粮食生产决定了粮食流通的形式。世界各国由于土地、资本、劳动力、生产物资设施等资源的不同,粮食生产形式存在差异,从而粮食流通体系也不相同。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国,有各自特点的粮食流通体系。本文首先在结合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粮食生产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粮食流通体系形成,总结各方面的利弊,提出完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以健全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粮食产业化体系和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保障体系为支撑。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就是不断用现代发展理念、物质条件、科学技术、管理方式、组织制度和经营形式.改造和提升传统粮食流通产业.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调控效率.提高粮食流通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粮食流通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产业发展、行业服务”四项职能;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能的重点是依法行致.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如何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履行好新职能.是摆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付成 《粮经纵横》1998,(6):39-40,19
今年4月,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朱总理明确指出:“我国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不改革,国有粮食企业就难以扭转亏损,不能担当粮食流通主渠道的重任。”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国有粮食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了!  相似文献   

16.
粮改终极是发展叶继海王宏中国的粮食行业,几十年中一直被称作管理特殊商品的行业,受20年改革大潮的感召和推动,封闭之门虽已洞开,但其盲从性、滞后性和不彻底性也暴露无遗。为此,朱基总理大声疾呼:“粮食流通体制已经到了不改不行,非改不可,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7.
省政府召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很及时,很重要,我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机关,在这次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中,一定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与粮食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充分发挥职能,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具体的实施工作,确保职能到位,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保障粮食收购与销售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8.
《粮食问题研究》2008,(3):32-32
全省粮食工作会议最近在成都召开,四川省粮食局李益良局长安排了今年的工作:一是认真落实粮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二是高度关注市场供应和价格趋势,进一步提高粮食客观调控能力;三是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油,进一步提升产业经营水平;四是加速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进一步提高市场流通运行效率;五是加强执行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粮食流通秩序;六是推进粮食行业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国有农业企业、农垦企业可以收购本企业直属单位所生产的粮食。”给农垦直接参与粮食经营提供了机会。为此,农垦企业要抓住机遇,搞好垦区内部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一、建立新型的粮食购销网首先在服务方式上...  相似文献   

20.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今年部署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今年中央确定的经济工作目标的实现。我们要按照中央部署,结合江苏实际,全面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粮食流通体制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粮食流通体制暴露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粮食市场体系不健全,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国有粮食企业仍然没有摆脱"大锅饭"的传统模式,政企不分,冗员过多,挂帐扩大。到去年年底,我省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挂帐近28亿元,而且今年1-5月份仍大幅度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