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也相互影响,由美国银行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银行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我国银行业加快了改革步伐,并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监管制度。但宏观经济环境及货币政策变化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仍在不断增加,我国银行业长期存在的经营业务单一,盈利结构不合理,过分强调"存款立行",搞存款竞争等问题,不仅阻碍自身经营和经济正常运行,也降低了抗风险能力。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应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组织,科学培养监管人才,提高银行监管水平,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促进商业银行质量安全、高效经营和健康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叶小帅 《中国市场》2009,(22):24-25,45
全球银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的冲击,原因之一就是一些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尽管我国银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但我国银行业整体脆弱,要借鉴这次金融危机的经验,加强健全我国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其中,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失败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金融危机中,许多著名大银行倒闭或被接管,银行业危机严重.从公司治理视角,结合银行治理特殊性,深入而系统地分析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管激励机制及监管机制在内的公司治理机制对银行业安全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对推动银行业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性的增强,使商业银行宏微观审慎协调监管成为当前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本文选取2008-2017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半年度数据为样本,在分析银行信贷周期不同阶段宏微观审慎监管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分析我国银行业宏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性。结果表明,微观审慎监管中不良贷款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长期存在且较为明显,流动比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稳定性的冲击作用存在但长期来看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宏观审慎监管中广义信贷/GDP偏离度和银行业集中度这两个监管指标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都较为明显且长期存在;宏微观审慎监管协调运作能够缓解单一政策实施对金融和经济系统的冲击力度,更有助于金融系统的长期稳定。因此,我国银行业监管不仅要在微观方面加强防范内部信贷违约风险,还要从宏观方面关注信贷结构调整和银行理财业务所可能带来的溢出风险。  相似文献   

5.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微观基础.研究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和银行体系风险的关系,有助于监管当局制定合适的监管工具,有效管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中国未曾爆发过真正意义的银行业危机,因而研究影响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成为难题.在借鉴风险二维定义属性基础上,本文对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何影响银行业稳定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商业银行偿付能力上升时,银行风险承担会上升,进而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上升也会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偿付能力提高时,流动性风险会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时,偿付能力风险也上升.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受到普遍的关注。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银行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银行的特殊性和公司治理机制的一般框架入手,深入分析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制定并实行了内部控制体系,它对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与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和协调作用。在巴塞尔协议中,会计规则、组织结构和"双人原则"等方面构成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银行内部的监督系统因内部控制的制定和实施得到了强化、工作秩序得到了整顿和规范。银行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内部控制建设直接影响到风险有效防范程度,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对于银行业的运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银行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同时对于如何强化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对于风险防范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由此而产生的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会计信息失真以及企业自身治理结构的缺陷等,都加大了审计风险。为了更好地防范审计风险,审计事务所应当从审慎选择客户、制定针对性审计程序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三方面入手,加强自身建设,以遏止经济危机负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频频发生由操作风险引起的金融要案,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暴露出国内银行业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种种漏洞。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亮 《中国市场》2015,(8):11-16
2008年起,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为导火索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揭示出当前金融业存在的众多问题,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也再次成为各国政策决策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拟选择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商业银行为样本,对13家上市银行从2009年至2013年的交易数据构建单指数模型,从而分析出金融危机前后各家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变化状况,并通过GARCH(1,1)模型证明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有所增加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银行系统面临的网络金融风险包括:网络金融技术风险、网络金融业务风险、网络金融制度风险,这些风险的产生源自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落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银行监管不力等方面。可通过加大力度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构造全面的计算机系统防御机制、健全银行网络金融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等措施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2.
影子银行作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发展直接融资的有效渠道,在我国金融业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占GDP比重排名比较靠后,整体体量较小,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不过,我国影子银行长期处于监管盲区,传统监管体制无法实施及时而有效的监管,既不利于我国金融系统安全稳定,也不利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特别是金融业内外循环扩大了法律关系模糊带来的消极影响,放大了刚性兑付带来的金融资源循环受阻问题,增加了监管缺乏带来的金融系统不稳定因素,导致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缺位问题进一步凸显。影子银行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但分散管理的弊端依然比较明显。为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积极作用,助力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应从顶层着手设计有效的监管制度,规避影子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具体而言,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全面统计制度,掌握内外循环中的金融家底;二是建立健全规范而有效的管理架构,防范内外循环中的金融风险;三是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实现国内与国际规则的全面接轨以及内外循环规则的连通;四是引入监管负面清单制度,平衡金融创新保护与金融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3.
王静 《商业研究》2002,(9):50-52
金融业从分业向混业发展乃大势所趋,分业利于安全,混业利于效率。然而在中国金融模式下,由于制度前提、金融职能、产权结构的特殊性,使分业和混业都有防范金融风险和提高金融效率的双重要求。明确混业的基本目的、结合一系列金融制度改革、进行金融监管创新等,是分业平稳走向混业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张雄 《商业研究》2007,(5):205-208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高,旧有风险进一步暴露,新的风险进一步产生。我国经济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在增大。由于金融危机的最大特征就是货币的急剧贬值,关于货币危机的研究也最为成熟,目前已形成四代理论模型。而银行业危机理论和外债危机理论的研究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像货币危机理论那样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曾康霖 《财贸经济》2005,(12):10-13
法律对投资者、债权人的权益保护得力,金融业就能发展;金融业的发展有利于化解金融风险;企业破产中的金融风险在于金融机构的债权处于什么法律地位;法律诉讼中的金融风险表现在诉讼的期限、证据和法官自由裁量权方面;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能避免和减轻金融风险;行长任期制产生风险转嫁.  相似文献   

16.
Banking firm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ware that their clients’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isks may in term threaten their own business as lenders and investors. In addition, stakeholders are requiring banks to improve their social performance. As a result, some banks are develop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policies and management systems to reduce potential risks and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In the Spanish financial system, half of the banking firms are savings banks, most of which have always used som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criteria in their management. Private Banks have only recently started to integrate social aspects in their performance. However, no formal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impact of CSR strategies. Various initiatives have been launched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to include the social dimension in management system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se the social performance of the main Spanish financial companies through public data such as social or sustainability reports and media sources. In order to do this, we need to determine which CSR criteria most greatly affect banking firms and to choose the most accurat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dicators to measure soci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多数经济体中,银行一直是最主要的金融中介。近年来,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和不断出现的风险使银行业监管面临新的挑战。根据对制约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寻求提高监管效能的路径,其目的是实现确保银行体系安全和稳健运行,加快银行业监管专业化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理论依据,通过笔者对外资中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管理框架和管理内容两方面出发,分析银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根据国际金融银行业的现行状况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依据,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完善外资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9.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事业单位的风险意识、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的缺位,致使财务风险的产生.其主要表现在支付风险、核算风险、管理风险、债务风险及道德风险等多个方面,并具有客观性、不规则性、可预测性和可变性等特点.因此,应采取合理确定风险控制目标、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等措施,以更好地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蔡亚为 《商》2014,(28):129-129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现状,然后说明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双面影响。一方面,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出现各种风险;另一方面,也会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迫使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转变管理模式。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应对利率从市场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