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罪”是什么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民企“原罪”的争论很多,但对于“原罪”的具体所指却都很模糊“。原罪”的概念合适吗?什么是所谓的民企“原罪”?程路:我一向主张,所谓民营企业家的“原罪”,实际上是一个没有争论价值的假命题。首先,原罪的本意是基督教的一个教义,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带着罪的。这很明显与很多人提出的民企的“原罪”不是一个东西,所谓“原罪”是偷换了概念,所以是假命题。再者,他们所谓的“原罪”应该是指一种与生俱来的,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那就有一个如何评价广大民营企业家的问题。在关于民企“原罪”的历次讨论中,“原罪”概念的提出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2.
流通权“对价”之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岩石 《新财经》2005,(7):28-29
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原罪”,在分置改革中要解脱这一“原罪”,关键环节是非流通股股东如何支付其获得流通权的对价。对价交易是有章可循的,不是中国的特色,也不是对价交易主体之间的无序博弈  相似文献   

3.
“原罪”本是一种宗教上的说法。而现时中国人热心讨论的中国富人们的“原罪”问题绝对与信仰无关,而是基于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自其发展伊始便带有浓厚计划经济特点,造成民营经济畸形发展,这被某些经济学家称为民营企业的“原罪”。本文认为应当从制度角度对“原罪”问题加以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制度创新,使民营经济得以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共同点: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珠三角、长三角都掀起过“热浪”,甚至都设立了组织机构,却未达到预期目标。不同点:长三角协作几起几落,较浓的计划经济、行政区划色彩是其“原罪”。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6,(23):56-57
“原罪”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从当初的马志平到今天的严介和,再加上其他民企老板涉案被查,难道原罪真的成了那些“问题富翁”掘得“第一桶金”后永远的隐痛吗?  相似文献   

7.
茅于轼 《新财经》2007,(4):22-23
最近几年接连发生了一批“问题富豪”落马事件,引起大家谈论,这些民营企业家都是“非法”起家的,是不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如此?企业家在转制过程中的“原罪”是有其共性还是个案发作  相似文献   

8.
易水寒 《新财经》2007,(3):94-95
到底该如何对待民营企业的“原罪”,目前各种观点莫衷一是,各有道理。有观点认为,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非但没有“原罪”,甚至还有“原功”,他们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走在了改革的前沿;也有人认为,有罪就是有罪,一些当初不守法的民营企业家即使为社会经济作出了再大的贡献,也是天网恢恢。但是,“原罪”一词到底该如何理解,有罪和无罪之间的红线应如何划定,却没有争论出一个令社会信服的结果。判定有罪还是无罪是司法机关的事情,我们也应当相信司法机关的鉴别能力和政治智慧,毕竟他们是以法律为准绳办事的,并享有最终解释权。其实,讨论“原罪”的核心并不是一个“罪”字,而是呼唤一种公平和透明。正如本文作者所说:我并不想为这些富豪们叫屈,而是这些事情的发生总是让人不平。  相似文献   

9.
岁末年初,一场关于民企“原罪”的热论不期而至。 与2004年的那场大讨论相比,这一次的讨论主题更明确、层次也更高,如有专家专门著作论原罪的起因与分类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等,政府官员也高调表态等。  相似文献   

10.
网吧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与生俱来的“原罪”、黑网吧泛滥、多头管理都是阻碍网吧健康发展的因素,定于今年10月举办的“中国网吧行业大会暨中国网吧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或许能为网吧产业的健康发展指引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1.
盛立中 《环球财经》2010,(10):34-35
说起“政客”一词,相信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联想起“谎言”和“贪婪”两个词。既然人类永远无法逃脱“贪婪”这个娘胎的原罪枷锁(Not have a prayer),与荷包无关的事情都属于扯淡,对于绝大多数政客而言,孬不孬没所谓,捞不捞才是正事。  相似文献   

12.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公开回应了最近有关民营企业家“原罪”的讨论。黄孟复认为,所谓民营企业家有“原罪”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这是一个伪命题,假命题。黄孟复指出,“原罪”本来是基督教一个教义,按照这种说法,人类生来有罪,遍及全体,也无法自救。如果将这样的概念借用过来,套在民营企业家头上,逻辑上是错误的,政治上是有害的,更不符合历史。历史证明,民营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政策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中绝大多数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走上创业之路的,他们是遵纪守法的,是在政府的鼓励…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参加2003福布斯全球CEO论坛,联想到今年多位富豪被杀、自杀及由此引发的所谓仇富与“原罪”的争论,心里颇有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王磊 《中国报道》2012,(9):68-68
美国老百姓有个说法:政府是老虎,必须把它关在笼子里。他们大多数人都相信基督教的“原罪说”——“人之初,性本恶”,不会认为他们的政府工作人员会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想法。所以,丑话说在前头,预防紧跟在后头,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要制定出相关法律,防范人的私欲与贪婪。  相似文献   

15.
5月28日,有着“上海首富”之称的周正毅因涉嫌问题贷款而受到有关部门的调查。可以想见,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周将步他的同志杨斌等人的后尘。不过,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又一个富豪就此“沉沦”,而是民营企业家的“原罪”这一“老”问题。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几个著名民营老板因涉案而被检调,有媒体再次对沉寂多时的民企“原罪”问题加以论述,认为可效仿上市公司支付对价形式对原罪进行赎买。有趣的是其后又有一著名学者加入论战,洋洋洒洒数千言对前者进行驳斥。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一些富豪纷纷落马,成为囚犯。一时间,福布斯的中国富豪排行榜被人称为“囚徒榜”。中国民企“原罪说”民浪随风起,成功坊间论议的焦点。那么,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到底有没有原罪?这个问题随着众多民企老板的倒台已变得没有问答的必要。民众普  相似文献   

18.
在编企图就联想的资本运作收集更多的资料时,没想到竟然这么多人关注联想“问题”,时间之长,人数之多,均令人惊异,其中,网上有一篇叫做《论“挪用公款”不是联想的原罪》的章,读来妙趣横生,现选一段,以飨读。  相似文献   

19.
资本的“原罪”,始于其原始积累时期。 企业家发家或利用当时经济秩序的混乱,或法制制度的缺陷,钻空子而一夜暴富。比如开赌场、开妓院、制毒贩毒、制黄贩黄、走私贩私、甚至买卖人口而成  相似文献   

20.
其它国家的上榜富豪中,是否也有因名招致牢狱之灾的,不敢说。不过,中国的富豪先被《福布斯》捧出名气,尔后东窗事发的,确实不是个案。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得出结论,断言《福布斯》的富豪榜便是“杀人榜”,换句话说,富豪榜并没有原罪,它不过是有序排列的一长串资产数据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