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三农”贷款利率合理定价.是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增效“三农”宗旨实现的重要措施。 一、当前农村“三农”贷款利率现状 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尤其是信贷市场中,金融机构处于垄断地位。“三农”对象对贷款利率无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定价。  相似文献   

2.
徐伟 《现代金融》2009,(1):47-47
一是要针对县域经济和农村市场,建立完善服务“三农”的经营管理体系,积极依托自身资金、网络、专业和品牌优势,抢占县域市场制高点.尽快把“三农”和县域业务打造成最具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业务。二是密切关注地方政府发展“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举措,找准切入点。三是要根据县域客户特点和特定市场需求,加强特色适用产品的研发、推广,打造“三农”金融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3.
打造双层经营体系 强化面向“三农”金融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面向三农”是农行股份制改革的市场定位,“商业运作”则是股份制银行必须坚持的经营机制和运作原则。然而与城市金融业务市场相比.农村金融业务市场相对薄弱.而且风险程度高、管理难度大。如何处理好面向“三农”与商业运作的关系.已成为农行改革和发展必须要破解的难题。本文就如何通过推进双层经营体系.解决这一难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4.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在商业运作方面,农行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取得良好成效。但如何更好地面向“三农”是摆在农行面前的现实课题。面向“三农”,就必须全面分析县域“三农”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剖析农行自身优势和内在难点.理清农行面向“三农”的整体框架.并从微观上设计好面向“三农”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村金融》2007,(9):19-20
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市场战略定位已确立。从农业银行历史发展和现状看,支持和服务“三农”,不仅是自身加快有效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农业银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农行宣城分行坚持务求实效,不断创新,以服务“三农”为抓手,充分发挥县域金融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加强银政合作、加速信贷投放,改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了“三农”的发展,成为宣城市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邱艺 《现代金融》2008,(8):33-3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三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县域经济日趋繁荣。在城市市场过度竞争的背景下,“三农”和县域广阔的“蓝海”市场正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转型中的农行要实现最终建成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人国际、综合经营,致力于为最广大客户群体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现代化全能型银行的目标.必须用战略的眼光关注和分析改革发展中新的市场变化,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适应金融需求,推动新的市场结构形成。  相似文献   

7.
“三农”和县域市场发展战略是农业银行的核心战略,也是农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农业银行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优势,构建了全方位服务“三农”的信息技术体系,有效支撑和保障了全行“三农”业务陕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向三农、商业运作”,是农行面临的一个崭新而又有待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当前,农业仍属弱质产业,要解决好服务“三农”与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矛盾。就要探索一种在资本回报率不高的领域尽量增加最大效益的模式。因此。农业银行服务“三农”。一定要加强市场细分。通过自己独特的市场定位和服务重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在面向“三农”的过程中创造经营佳绩。  相似文献   

9.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方针,要求农行强化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和责任。服务“三农”是农行艰巨的历史使命,商业运作是商业银行提升市场价值的重要途径,农行股改面临着实现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双重目标,如何走好面向“三农”的商业化之路已成为农行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行铜仁分行认真贯彻农总行全面实施服务“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经营模式与发展路子,以农户为重点,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推手,以县域事业部为组织保障,全面推进服务“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方太胜  魏静 《西安金融》2007,(11):86-86
一、细分市场。努力挖掘“三农”信贷市场空间 针对农村信贷市场竞争主体增多的实际.农业银行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经济环境,加强市场调研,积极寻求符合“三农”经济发展,同时又能给自身带来经济效益的投资领域或支持对象。重点支持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有特色的农业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东 《金融与经济》2005,(12):100-101
我国“三农”领域遭遇较严重的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市场失灵因政府失灵而起,因此,以根治政府失灵为突破口,化解双重失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的新形势下,农总行2008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大力实施“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发展战略,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新的发展战略为县域支行赋予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我们没有过多的经验,只能在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相兼顾的发展道路上创新前行。本文结合肥西县支行实际,就新的历史条件下服务“三农”的路径选择,以及如何破解服务“三农”和银行效益之间的平衡和共赢的难题作出浅显探究。  相似文献   

14.
年初召开的全行工作会议,确定了农行实施“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的发展战略。蓝海作为一个非竞争性的崭新的市场空间,客户需求尚不明确,行业领先企业尚未出现,市场竞争规则有待建立。“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在哪里,是农行实施蓝海战略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研究》2008,(2):72-77
在围绕面向“三农”市场定位、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商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专题展开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县域农行是农行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和平台,解决了县域农行服务“三农”的有效盈利模式,就找到了农行“面向三农”与“商业运作”的着力点、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是“服务三农.商业运作”。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头等大事当然是“三农”问题,这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就农村金融而言.需要有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专门为三农服务.提升”三农”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宣城市地处皖南山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近年来,我行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积极转变观念,找准市场定位,明确业务重点,强化经营管理,把面向“三农”与商业化运作较好结合,实现了业务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升。有力地证明了只要坚持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基层农行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村金融》2007,(10):44-47
农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行发展的长远战略和全局看,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是农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切入点,符合农行自身夯实县域市场基础,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需要。如何面向“三农”,强化服务,夯实县域市场基础,发挥农村金融主渠道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滁州经济金融现状出发,试对服务“三农”问题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宣城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全市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人口27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2.6%。200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37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亿元。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辖内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家。近年来,宣城分行坚持“立足县域、面向三农”的业务发展方针,把服务“三农”,做强县域业务、做大县域市场作为业务发展的主方向,以支持农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服务“三农”的切入点.积极转变观念,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信贷投入,实现了自身业务与县域经济、“三农”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的新形势下,农总行2008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大力实施“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发展战略。并随之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支持类的政策措施,着力改变目前县域农行中存在的业务及管理下滑、区域影响力下降的局面。新的发展战略为县域农行赋予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