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信用社信贷员,为农民兄弟做好金融服务是我的天职,不敢有半点懈怠,既干这事,就要把这事干好,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放心。”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马百党时,马百党递给记者的名片上清晰印上的话语。马百党告诉记者,印这话的意思是希望大家监督他,同时这也是他30多年来从事基层信用社工作一直坚持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谈的“冒名贷款”是指实际借款人在不符合借款条件下,借用或盗用名义借款人的身份证件和印章向信用社办理10万元以下的农户贷款。冒名借款人有信用社内部人员也有社会人员,有的“冒名贷款”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演变成为经济案件。“冒名贷款”在基层信用社的频频发生,暴露出农户贷款管理存在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3.
小额支农贷款发放难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有些信用社没有深入实际了解农民的资金需要,没有在支持“三农”上下功夫。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经营思路上效仿商业银行,严重偏离“三农”,对乡镇企业贷款占比偏高,贷款“垒大户”。……  相似文献   

4.
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对于目前占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比例80%的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然而当前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发放过程中存在"四大矛盾",影响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开展。可以引入贷款保证制度,控制信贷风险;建立沟通机制,确保政府贴息和风险补偿金落实到生源地贷款信用社;建立评估考核监督制度,规避寻租行为的可行性;加快助学贷款立法工作,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一位受助学生在接受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时说的这句话曾感动了许多人。  相似文献   

6.
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对于目前占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比例80%的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然而当前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发放过程中存在四大矛盾,影响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开展。可以引入贷款保证制度,控制信贷风险;建立沟通机制,确保政府贴息和风险补偿金落实到生源地贷款信用社;建立评估考核监督制度,规避寻租行为的可行性;加快助学贷款立法工作,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助学贷款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助学,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助学来改变农村的教育状况,进而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的落后现状.这应该是一项“未来工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票据业务在信用社得到较快发展,然而,信用社在票据业务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对签发承兑汇票真实贸易背景的审查不够严格,形成了一定数量的“融资票”。由于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这部分承兑(敞口部分)缺乏相应的资金来源,致使票据到期后,企业资金账户余额不足,一旦不能全额兑付,必然使信用社形成垫款,将直接增加不良贷款的数量,而信用社慑于银监会降低不良贷款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兑付的巨大压力和极其严厉的处罚措施,根本不敢增加不良贷款,只能采取变通的方式,将余额不足的到期承兑(敞口部分)转化为企业的新增贷款。  相似文献   

9.
农民、信用社双收益。效果初显。恢复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誉。支农再贷款的发放,使大多数农民贷款的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信用社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在社会上重新树立起服务“三农”的良好形象,解除了农户对农村信用社不信任的心理,重新恢复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誉,纷纷将钱存人信用社。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加大了支持“三农”的力度.投放农贷数额和比重逐年增加。但从部分信用社财务上看,农户贷款以贷还贷即倒约换据现象比较普遍。由此造成信用社贷款形态占用不真实和农户信用意识的下降,给信用社的经营发展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1.
滴水情释     
“为什么不能贷款?”老孙头一手拍在了信用社的柜台上。 “大爷,对不起.按规定您不符合贷款条件。”柜台内的小李回答道。  相似文献   

12.
本调查记通过对三个不同类型的贷款户走访,反映了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一是贷款户有钱为何赖帐不还;二是贷款户讲信誉,按时还款,但有了收却不往信用社存;三是农贷支持的对象选择问题,是撒“胡椒面”,还是有“选择”扶持劳动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13.
目前,正值农村信用社收贷的旺季,然而贷款换据现象在基层信用社却相当普遍,问题十分突出。通过贷款换据或展期,一些具有潜在风险的贷款变成“正常”,更有一些贷款经过多次换据或展期形成“双呆”。加强信用社贷款换据管理已成为摆在各级信用合作管理部门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雷和平  王锋 《西安金融》2004,(8):49-49,51
当前,助学贷款不良占比高已经成为影响此项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拦路虎”。据有关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的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因为这个原因停止了助学贷款业务。助学贷款不良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大学生的信用问题和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方面在助学贷款发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人们已经普遍给以高度关注,这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  相似文献   

15.
为帮助家境贫困的学生顺利升学和继续学业,各地农村信用社相继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使之成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补充,信用社也赢得了较好的社会信誉。同时笔发现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放存在较大风险,应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助学贷款制度,截至2007年8月,全国先后有268万学生经过审批得到贷款,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这项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助学贷款这条“绿色通道”仍不通畅。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助学贷款制度,截至2007年8月,全国先后有268万学生经过审批得到贷款,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这项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助学贷款这条“绿色通道”仍不通畅。  相似文献   

18.
一、信用社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之利 据澄城县信用联社最新统计,自1998年开办商业助学贷款以来,7年间累计发放助学贷款4047万元,资助学生9246人次,且至2004年末无一笔沉淀贷款,收息率达100%。这种做法对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我们总结其利,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19.
对农户小额贷款实行联保,是解决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资金营运难,降低贷款风险的有效途径,响水县农信社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比较成功的经验。截至2003年末,该县已核发联保贷款证66712本,授信26300万元,年末贷款额16041万元,连续四年当年到期贷款收回率均在99.5%以上。农民群众称赞联保贷款证是“农信社架起的致富路上连心桥”。  相似文献   

20.
助学贷款遭遇"盈利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婷婷 《金融博览》2005,(11):22-23
“这已经是我们所能采取的最严厉的措施。”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这样评价教育部和财政部在9月1日联合推出的惩罚措施。他说,在政策和商业之间,助学贷款还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