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认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环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省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一手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手抓农产品行业协会,使“行业协会 龙头企业 合作组织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去年农业部把我省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省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而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阶段供销合作社的根本发展定位。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加大参与力度。在改革实践中,各级供销合作社按照中央既定的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方向,坚持把改革放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进行,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旋律,调整原来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经营结构,对现有供销合作社进行质的改造。基本的思路就是在基层社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在县以上社大力兴办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连农户,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这一举措,使供销合作社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支持,农民满意,供销社受益,在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上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北省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壮龙头、扩基地、带农户,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势态良好,成效明显,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在许多地方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03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1100多亿元,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600多万户,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达250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694个,辐射带动农户324万户。一、认识进一步提高,推进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去年,河北省委为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德江县为提高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把分散的农户组成一个整体面对市场,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近年来,该县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市场引导、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 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 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完成这三大重任,十六大报告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作为新时期农村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一条好路子。结合浙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突破口来抓,以合作化推进产业化,加快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市场农业的发展需要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江苏省盐城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来抓,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渠道来抓,作为带动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全市各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自发建立了一批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架起了家庭经营通向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桥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贯彻党在农村基本政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需要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中介载体;调整农业结构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结合提出了新要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顺应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一体化"的本质要求,显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的特点、形式和作用(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特点。在组建方式上,农民联合、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技术服务部门相结合,其中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农民合伙组织以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牵头为主。在合作环节上,既有生产、流通、服务的单项合作,也有全方位的互为融合性合作。在利益联合上,主要是契约联合和资本联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营管理》2003,(9):20-21
北京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1997年,经历了不断完善、提高、发展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这个主线,以“六种农业”为切入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2年北京郊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8亿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8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3%。各类农产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1000多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1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77.4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0.
<正>淮北市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和煤炭资源型城市的重要产业支撑,确立了立足黄淮海,面向长三角,打造现代食品工业高地的发展战略。多措并举,强力推动,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市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形势,我省创新农村经营机制,突出产业组织建设,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生产经营中的服务问题,承担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是农民与企业和市场相联结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坚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用产业化经营的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特色农业四海溢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一村一品”也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营管理》2003,(4):29-30
近年来,为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形势,我省创新农村经营机制,突出产业组织建设,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生产经营中的服务问题,承担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是农民与企业和市场相联结的桥梁与纽带。一、主要做法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近几年我省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示范工作,推动了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形势,我省创新农村经营机制,突出产业组织建设,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生产经营中的服务问题,承担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是农民与企业和市场相联结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全局性、方向性工作来抓,并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有力地促进了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内有农民需求、外有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呈加快发展之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尊重群众的创造,坚持示范引导,用活生生的事例和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来培训农民,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在全国市(地)级农业领导干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举措来抓,积极制定扶持措施,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利益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形成“三大优势”:一是龙头组织的群体优势。全省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5618家,其中龙头企业2284家;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128家,区域性重点480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473个。二是农产品品牌优势。全省形成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名牌产品,如“双汇”、…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态势,就是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机结合,给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农民增收拓宽了空间,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欢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在市场竞争中显现优势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自发建立的专业合作经济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实施,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村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积极实行组织形式多样化、基地建设标准化和市场开拓多元化“三化并举、配套联动”的推进战略。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形成了三大经营类型带动、六大经济成分并举、九大主导产业支撑、东西区域互动发展、联结机制不断完善的格局。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组织标准化生产、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南省资兴市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从创新经营理念人手,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2家,会员人数达到20335人,拥有固定资产3559万元,完成年总产值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5%,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