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朝宋裴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及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世称《史记》三家注,是唐及唐代前仅存的三部《史记》注作。其价值之大,影响之深并非读书人皆知。本文浅考《史记》三家注,以期推广。  相似文献   

2.
郭庆藩《庄子集释》10卷,是清代《庄子》考释的杰出著作。其主要成就在于:精密校订《庄子》本文,既能辨析古本异文正误,也揭示了某些前人未知的讹误;精心辑录散佚旧注,对陆德明《庄子音义》所录司马彪注多有补充;精确考释字词名物,在辨识通假字、训释疑难字及古代名物方面都有创见。在清代学术史上,诸子学是十分重要的学术分支。《庄子集释》能够代表清代《庄子》考证的最高学术水准,在清代诸子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商》2015,(50):120-121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由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灿烂,这一时期出现了丰富的经典古籍,《孟子》就是在这一时期问世的,《孟子》是反映战国时期实际面貌的代表作品,是中国先秦时代最有代表性的语录体散文,也是汉语语法史研究可资利用的宝贵材料。《孟子》是儒家的经典文献,记录了孟子的言论及其思想,汉代以来,研究《孟子》的著述丰富并且形成了专门学问——《孟子》学。在研究《孟子》的学问中,汉朝赵岐的《孟子章句》、宋朝朱熹的《孟子集注》、清朝焦循的《孟子正义》是最为广泛传播的。而赵岐《孟子章句》,朱熹的《孟子集注》是被研究得对多的。  相似文献   

4.
《道德经·四部》一书,是作者用20年的时间研究,用10年的时间成文,同时结合道家修身完成的三维版新解。以易经的“天人地”三才卦体为文体架构,用“象数理”三维一体原理为研析指针,探究东方理学文化体系的本源论。 《道德经·四部》一书的整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经注、题解、本义、对论。从四个部分来解析老子《道德经》三维新版的真义。以下与有缘读者分享并就教各方贤达之士。  相似文献   

5.
《绿窗新话》一般被认为是宋代说话人必备的参考书,甚至被认为就是一部话本集。窃以为,此类看法尚待商榷。《绿窗新话》的性质可能是类书,殆与《侍儿小名录》、《姬侍类偶》诸书性质差近,本来未必是为说话而设,作为话本集,未必是《绿窗新话》编者的本意。其对说话界之影响乃在客观上,而不是编者本意即欲使之成为小说用书。《绿窗新话》中的各篇标题及篇目分合,疑皆非宋本原貌。  相似文献   

6.
张奕芳 《中国市场》2014,(48):84-85
《孟子》自古是人们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参考,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等方面,但只有极少数人关注其对经济的主张。本文从《孟子》出发,用《孟子》的观点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战國·测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其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笔者看来也许《战国策》并没有最好的文笔、并没有《史记》最完善的正统记录,似乎少了一个完整的、成系统的统筹,但是它却成为了后世不断修补、学习、借鉴的作品,在政治、历史角度也有着极高的价值,甚至成为众多学者的研习之作。而当今的地产发展脉络,我们也希望通过记录大企业的形式将它的发展容貌记录下来,也许不算是最完美,也许不算是最权威,但是至少为后来者,多年后考察这个时代的企业、这个时代整个行业的发展脉络、发展细节展示出来。据记载,《战国策》初有《国策》、《国事》等众多名称和本子,编者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宋时曾巩作了订补。东汉高诱注、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可见此书受到了众多的关注。当今地产的发展何尝又不是未来多少年后房地产行业甚至相关行业必须研究的进门课程,而这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必定是那些为这个时代、这个行业做出贡献的地产企业和服...  相似文献   

8.
<正>《道德经·四部》一书,是作者用20年的时间研究,用10年的时间成文,同时结合道家修身完成的三维版新解。以易经的"天人地"三才卦体为文体架构,用"象数理"三维一体原理为研析指针,探究东方理学文化体系的本源论。《道德经·四部》一书的整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经注、题解、本义、对论。从四个部分来解析老子《道德经》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业》2017,(15):14-15
本期特约嘉宾华西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四川省报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晓梦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编委、副刊部主任陈桥生新民晚报副刊部主任刘芳扬子晚报专副刊部主任陈申《中国青年报》文化副刊部记者沈杰群我国报纸副刊有着悠久的历史,副刊曾经是文化艺术名流新秀荟萃之地,是媒体连接文学艺术界的一个大平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副刊的热潮期,副刊成了报纸的标配,日报晚报行业报各类  相似文献   

10.
刘馨遥 《华商》2008,(15):101-101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注家普遍认为这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篇,袁宏道的《广庄》"推广其意,自为一庄",对《逍遥游》之旨的解读更是表现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文主要从袁宏道的佛教思想出发来解读其《逍遥游》之旨与庄子的区别,并以此来解析袁宏道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近一年的积极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刊物部新的网站平台已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启用。自2013年5月1日起,作者向《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和《Journal of WTO and China》杂志投稿,请登录新的网站平台,新网站平台网址是www.gjmywt.com或WWW.国际贸易问题.COM,点击网站首页"作者投稿系统"或"网上办公",进入后选择您所需要的杂志进行投稿。此前在网站建设期间使用的作者投稿邮箱:gjmywt@163.com(《国际贸易问题》)/xbgjsw@126.com(《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xkbl@uibe.edu.cn(《Journal of WTO and China》)于2013年6月30日起已经停用,敬请注  相似文献   

12.
李申 《三联竞争力》2007,64(7):71-71
从汉代开始,儒者们撰写了大量(约五六百种)的易传、易注,对《易经》和原来的《易传》进行解说。这么多新的易传、易注说明儒者并不满足于原来的解释,他们要根据自己时代的特点,对《易经》和《易传》重新进行解释。后来儒者的解释,就形成了易学,即关于《周易》的学问。清代儒者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把历代易学家分为两大派别,一是“象数派”,另一个是“义理派”。  相似文献   

13.
王美玲 《商》2014,(46):224-224
《孟子》中儒家哲学概念具有模糊性,因此,翻译《孟子》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书中的儒学术语.孟子常论及“仁”、“义”、“利”、“孝”、“善”等观念,这些孟子思想学说中的重要概念,在英语之中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词语.要想准确理解阿瑟·韦利(Arthur Waley)英译《孟子》所蕴含的思想,首先要明白其中的字义、词义.  相似文献   

14.
《来自市场经济的繁荣——论中国经济之发展》(三联书店出版),是李义平教授继其《体制选择分析》、《中国的经济过渡》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是近年来探讨中国经济发展颇有深度的一部专著。该书旨在证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  相似文献   

15.
《战国策&#183;魏策二》:帝妇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相似文献   

16.
<正> 《商业研究》1988年第7期,陈成发同志在《初级阶段要补过渡时期的课》一文中(以下简称陈文),对于“补资说”和“补商品经济说”通过分析进行了反驳,并进而提出了。初级阶段要补过渡时期的课”的理论。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陈成发同志敢于提出新观点、建立新理论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文章中的立论不够妥当,论据不够充分,不能使人信服。笔者拟就文中的有关观点与陈成发同志及《商业研究》的广大读者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君子之"三"     
所谓古代的君子之"三",一为三戒,即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二为三乐,即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相似文献   

18.
彭洪俊 《消费导刊》2009,(7):220-220
一、中华书局《读史方舆纪要》点校本正误一则清代学者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问世后备受学界重视。为方便阅读和使用,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由贺次君、施和金点校的本子。点校本严谨精审,出版以来,嘉惠学林,其功不细。然整理古籍原非易事,兼之本书部头  相似文献   

19.
苦心孤诣天地象——论董仲舒阴阳五行的系统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万物之祖受秦汉对天的炽热信仰的影响,董仲舒阴阳五行说中的“天”具有鲜明的至上神的色泽。“天”作为宇宙间的最高主宰与至上神灵,体现在它是宇宙万物的母体与缔造者:“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春秋繁露义证&#183;顺命》,苏舆撰,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注,以后凡引此书,均只注篇名)“天者,百神之大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郊义》)“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为人者天》)尤其是尘世的最高主宰——“天子”,更是与“天”休戚相依,“王者,天之所予也”(《尧舜不擅移&#183;汤武不专杀》)。董仲舒强化“天”的至上性,其落脚点是为“王之为王”提供一种本原上的依据,为“君权神授”张目。由天子乃“天之子”,我们可以逻辑的得出两方面的结论:一是“天”是宇宙万物之至上主宰,“天子”代“天”立言,故“天子”则为人世社会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则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天执其道为万物主,君执其长为一国主”(《天地阴阳》)。另一结论则是,天子作为天之子,亦必须承天意以从事,必须法则天地,参天而治,顺天而行,“为人君者,其法取象于天”(《天地之行》),“故为人主之道,莫明...  相似文献   

20.
骆萍 《商》2014,(44):108-109
人性论在中国伦理思想吏上占据基础地位,中国的很多问题都围绕人性问题展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孟子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但人性可失,所以要通过修身养性、反身内省等方法找出人本身的善良之心。所以孟子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而荀子却认为人性向恶,他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但人性可化,所以可以通过注错习俗、进行师法之教,从而成为圣人。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虽不同,但他们却有着一致的伦理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