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洪福 《魅力中国》2014,(21):60-60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具有增长稳定、占纯收入的比例小、低于城镇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区域差异显著等特点。为此,要着力增加农村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为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内蒙古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首先对2019-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牧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根据2000-202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建ARIMA模型,预测2024-202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结果表明该指标在未来5年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最后,根据对前5年数据的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增加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3.
<正>曾湘泉:财产性收入增加潜力巨大,通过中国经济的发展,制度设计,企业改革,居民财产收入就会得到很大提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薪酬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湘泉认为,现在从统计的情况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大概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工资性收入;第二部分是转移性收入,比如养老金;第三部分是经营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概述了陕西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制约陕西省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提出增加陕西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夯实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基础;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财产性收入群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获取财产性收益;着力培育居民理财意识,提高居民理财水平。  相似文献   

5.
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充分体现了我国对财产性收入的重视.文章通过将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美国进行对比,明确了我国了财产性收入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住户处处长陈小龙表示,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潜力很大。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投资渠道的拓宽,百姓财富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在这几年增速非常快。预计2007年的增速会更快。“财产性收入快速提升,将是一个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房屋出租收入在居民财产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居民财产性收入与其房产的实证研究结合协整分析发现,首先财产与财产性收入存在双向良性互动关系;其次可以自动实现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与他们房产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再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落后于他们房屋财产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与金融资产结构,认为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蓄率高以及财产性收入较低。实证结果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家庭,非财产性收入均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财产性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原因是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较低。为提高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并扩大消费需求,认为要在增加居民财富积累的同时,让居民拥有多元化的投资与金融理财工具,优化风险性金融资产供给结构,规范金融市场发展,从而为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提供稳定收益率。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表示,从今年起,江苏将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2010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29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118元。也就是说,居民每年收入要增长10%左右,七年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4587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为18236元。  相似文献   

10.
一、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变化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43.8元增加到2009年的5153元,增长了117倍。从1983年开始,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首次超过工资性收入。2009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分别占农民纯收入的49%和40%,两项相加接近90%。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一直比较低。2009年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占农民纯收入的3.3%和7.7%。  相似文献   

11.
财产性收入在统计学中是指居民的私有资金以储蓄、借贷、入股等方式所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以居民的私有财产如私有住宅等以出租、租赁等方式所取得的租金收入。为了便于讨论,本文在对财产性收入进行分析时,把财产性收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利息、股息和红利收入,以及实物资产所产生的租金收入。  相似文献   

12.
上海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这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围绕增加上海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意义,上海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增加市民的财产性收入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3.
一、泗县农民收入特点 2008年,农民人均总收入595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513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1145元),家庭经营收入3717元,财产性收入143元。转移性收入4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124元,年均增速为14.8%。但与全省4202元、全国4761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相比,仍相差422元和981元。由于县情、地域等等诸多原因,近几年农业发展水平一直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在全市四县一区属中等水平。泗县农民收入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创造条件让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是我们党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方面提出的一个新理念.笔者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思路出发,仅就农民目前的财产性收入状况,特别是如何创造条件让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进行初步的分析,以期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增加人民福祉提供有益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郑晓丽 《改革与战略》2010,26(2):104-107
在当前的收入格局背景下,不管是财产性收入的水平,还是抵御风险的能力,欠发达地区农民均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和发达地区农民。文章认为,重视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状况和特点,发挥土地财产性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完善房屋财产性收入的保障作用,增强资金财产性收入的激励作用,创新金融体系,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健全农村投资体系,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合理增长,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正一直以来,我国的人均收入数据都处于"城乡二元化"阶段,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种数据。最近,这一现象被首次打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1990—2011年青海省不变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对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和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出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年缩小,并在2008年以后出现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并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是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变化。见于此,我们对青海省城乡居民进一步增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巧丽 《科技和产业》2012,12(2):138-141
不动产收入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高对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河南农村居民在获得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不动产)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并突出强调"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那么,实现这一目标的潜力和希望在哪里,如何得以突破和落实?围绕这个问题,江苏省盐城市老促会调研组在赴东台、大丰、射阳等地进行专题调研后,深切地感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是一块亟待有效开发的领域,须让更多的农民问津财产性收入,使之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整体收入中的特  相似文献   

20.
《宁波经济》2004,(8):16-17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1-6月份,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为8380元,同比增长16.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702元,同比增长19.1%,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累计为1391元,同比增长1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1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同比增长6.2%。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非农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