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传统戏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类,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对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的总结,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进而提出开发戏剧元素旅游文创商品、建设戏剧主题旅游景区、打造旅游IP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无锡灵山风景区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近年来景区旅游发展迅速,通过对灵山风景区的规划和开发的研究,对景区的开发与规划与开发提出了较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智慧旅游"的实践中,作为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旅游景区,其智慧化程度的提高,对于景区实现移动化的管理、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管理,并最终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无锡灵山景区为例,总结当前无锡灵山景区智慧旅游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无锡灵山景区智慧旅游深入发展的建议,为无锡灵山的智慧景区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许刚 《北方经贸》2007,(10):111-112
无锡市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施行"集群开发,培育精品旅游景区;组合开发,形成特色旅游线路;借助地利,搭乘大众旅游线路;全面保护,提升城市旅游魅力"的战略选择。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需要加强陪衬与解说。对文化遗产的营销要注意一些特殊手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无锡古运河段见证和承载了吴文化、运河文化、工商文化三大文化的起源与兴衰,是我国京杭大运河历史最久、文化内涵最丰富、传统风貌最浓厚的河段之一。它保留了古运河水弄堂的风貌,被誉为"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本文介绍了古运河沿岸旅游资源,分析了古运河旅游保护开发现状和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景观面临着世界性的普遍危机,在人们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对非物质文化景观进行规划保护已成为业界全新而又紧迫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的灵魂,但是旅游开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把双刃剑,就目前来讲,旅游开发产生的消极影响较为突出。本文提出了旅游开发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系列对策,其中的关键环节是不能一味迎合市场,在旅游开发中做到适度开发,保持文化的原真性。  相似文献   

7.
常德大小河街位于常德市城区穿紫河畔,是集旅游、商业、历史、文化于一体承载常德人民记忆的古街景区,因古街旅游景区同质化严重、缺少创意旅游产品、本土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到景区旅游产业发展,如要有所突破,应从"文化创意"角度融合到旅游产业和旅游开发当中,激发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本文以常德大小河街为例,探讨旅游景区创意开发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旅游不文明行为的频繁发生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和旅游景区的高度关注。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旅游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碉楼与村落的自力村景区为案例地,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从游客主观因素(教育程度、收入、性别等)和旅游景区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景区内游客旅游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全国同类型景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山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现代特色产业显著。文章通过调研中山市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现状,分析出中山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文化创意局限,缺乏体验型精品项目,文化景区规模小、效益不明显,产品开发散乱、缺乏文化主题整合等问题,进而提炼出中山文化旅游产品形象:孙文故里·名人摇篮·山水人居,并对中山市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打造文化旅游产品谱系、扩大景区文化内涵与规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何桥昕  王倩  王宇 《中国市场》2013,(24):59-60,65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景区的特色之基。南京阅江楼景区以开放包容、极具特色的明文化为主题,旅游开发前景广阔,但因在开发中对明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影响了其旅游吸引力的提升。鉴于此,本文首先在阐明明文化在阅江楼景区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阅江楼景区明文化开发存在的不足。其次,从明文化的视角提出进一步提升阅江楼景区旅游吸引力的若干建议,以期为阅江楼景区的旅游开发及其竞争力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无锡灵山拈花湾禅意小镇是无锡近年来新建的禅意文化主题休闲小镇,该景区自开放以来,知名度和旅游收入不断提高,是禅意主题小镇的一个典型。现基于游客体验角度,对该景区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消费者的消费特征进行分析,基于该景区在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通过丰富景区旅游产品内涵、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作为促进游客消费意愿满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旅游和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所以景区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时必须要做到使旅游产品与特定的文化元素水乳交融。在当前文化旅游产品供需升温的形势下,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摆在了旅游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面前,那就是如何评价文化旅游产品的优劣。主要围绕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性评价体系构建展开,同时作为实证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无锡灵山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3.
无锡是国家智慧旅游建设的重点城市,灵山景区是无锡智慧旅游建设的示范典型景区。本文对灵山景区游客的智慧旅游需求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灵山景区智慧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为灵山景区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星景花 《消费导刊》2013,(6):147-147,149
纵观世界范围的文化旅游热潮,文化内涵是激起大众旅游的关键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作为民族个性、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已成为吸引旅游者前往的根本动力。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有关菲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为主线进行研究,二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化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4)
乡村旅游资源活动对象独立、时空结构独立、文化层次品味较高,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文章首先分析了福建省乡村旅游的概况,提出目前福建省乡村旅游存在着景区规划不合理、景区开发利用率低以及景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并从加强景区开发规划、提升景区开发利用率以及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促进福建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希冀促进福建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6年提出"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在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时,更要推进集约型旅游和生态旅游。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改革发展,树立科学旅游观被列为首批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2017年3月10日,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提出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总体目标中指出,到2020年,要着力打造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科普教育功能完善、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精品景区,同时,景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功能要不断增强。旅顺203景区包含的203高地作为新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象征了战争,又象征了和平。同时,203景区在近年来也成了樱花圣地,每年的国际樱花节不但在中国闻名,更享誉国际。但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过度开发、宣传载体缺乏创新、没有更深层的文化内涵、文化遗产被破坏的问题。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顺203景区应该挖掘文化内涵,创意规划开发。同时要注重资源共享,打造集生态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的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对促进商务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苏州金鸡湖商务景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商务旅游景区的竞争力特征之一。苏州金鸡湖景区应大力依托演艺场馆,开发旅游演艺精品;结合李公堤三期、四期,开拓文化展馆旅游;紧扣景区商务特性,开发文化旅游购物产品;综合利用金鸡湖水域资源,开发休闲旅游路线;创新景区管理机制,保障景区旅游长效发展,从而将文化与商务旅游有效融合,提升景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丁兰华 《现代商业》2014,(34):69-70
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对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无锡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无锡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要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运河旅游产品开发、文化博览园的开发三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是当前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旅游开发则是保护传承的重要途径。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保护意识淡薄、人才基础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发模式单一、原真性破坏严重等问题。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必须坚持增强保护意识、重视人才培养、完善法律法规、丰富开发模式、分类适度发展等措施,实现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旅游的深入发展,文化休闲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无锡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如何拓展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文化产品,是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旅游文化产品策划的相关理论,并针对无锡文化产品的现状,为无锡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