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方式。当代大学生职业意识受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呈现出"四化"现象,即职业理想功利化、职业定位趋同化、职业生涯随意化、职业教育片面化。职业意识的缺失制约了大学生个人的职业成长,也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精神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是追求人的健康、健美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以争取精神世界健康自由的心理状态,它蕴含着道德的具体要求: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是爱国主义的体现;不畏艰难、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是人类为理想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是集体主义的体现;追求真、善、美的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要求。要将体育精神作为一种教育因素,融入高校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促进高校道德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公民社会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大学生群体公民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主要表现为成员资格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普遍不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性别、家庭背景、生源地、专业类型和政治面貌对其公民意识的培养都有显著相关性.但是,不同因素在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各个方面的程度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学生职业态度的旅游业人才流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旅游业人才流失现象非常普遍,而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业的职业态度是中国旅游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与实际职业感知的差异,发现旅游专业大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工资福利、工作稳定性、培训机会和工作环境等外在职业价值因素的感知评价普遍偏低,与职业期望的差距最大,由此造成的职业心理落差是导致大学生放弃从事旅游业的主导因素。因此,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增强职业安全感,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中国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教育过程是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这既是大学生就业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服从于创新型国家战略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有助于使高职教育由片面的强调功利化的职业培训,转向关注学生的现实而具体的生存,让学生通过高职创业教育,提升和转化为真正完满而自由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税收意识的强弱,对我国整体税收意识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以南京地区十所高校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其统计结果与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在校大学生税收意识总体自我评价比较高;二是随着大学生消费保护意识的增强,其税收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受教育层次、高校背景、家庭背景和性别等各种因素对大学生税收意识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中培养学生的主要群体,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和艰巨的任务。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代大学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和高校都对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希望事业成功,但并非美好的愿望人人都会实现,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幽径。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然而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虽然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素养、选择和努力,但学校教育能否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生涯指导,无疑也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职业观的培养应该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主要叙述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在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职业世界、认识自身的兴趣、性格和能力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实践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篮球意识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中不可忽视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提高篮球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培养篮球意识可通过日常学习、比赛进行,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他们的择业能力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作用。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对多元文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越来越多的道德失范问题被曝光,如何重建公民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体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高素质的新生代的后备军,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因而如何面对目前大学生的公正意识存在偏差,并积极解决,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正意识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时代课题。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社会公正意识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其原因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公正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严峻,只有个人综合素质高,职业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目前大学生职业适应性普遍较低,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适应的现状,可以提出提高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具体对策,为大学生能更好地走向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德是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当代大学生是引领社会公德健康发展的先行者,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社会公德失范的情况.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的因素主要是受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的影响.因此,要通过优化社会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加强学生自我培养、发挥示范作用等相应对策,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15.
公民意识随着现代国家的出现而产生,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公民意识教育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各个社会渠道与手段相结合而完成的,是一种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其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与建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大学生群体仍存在各种公民主体意识淡漠、缺失等现象,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诉求凸显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公民意识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该是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公民。当今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一些不良作风和行为倾向,提醒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作为高校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滁在教学中应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任,任课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有意将公民意识的内涵、标准要求等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鼓励学生走进社会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一部分人传统文化自觉意识弱化、主流文化自觉意识弱化、对外来文化的批判自觉意识弱化。究其原因,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其他因素。因此,要合理的建构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的内容,探索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然而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频繁离职的现象却依然存在。究其原因,缺乏对自身个性特点以及职业性向的评估导致大学生首次就业后难以适应现有工作,从而只能依靠离职"跳槽"来寻求改变。这一现象正反映了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滞后。课题组认为应当将西方管理学中先进的"职业测评"理论引入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分析,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调动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解决大学生频繁离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地区6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就业意识性别差异调查,研究发现总体上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增强,但就业意识较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社会责任。与男大学生对比,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功利性突显;女大学生及其家庭在就业问题上心理压力更大;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模糊,对于未来在职业与家庭间的定位较为迷茫;男、女大学生在职场存在不同的性别利益。因此,国家在制定与执行就业政策时,应考虑就业政策对两性的差异化的影响,避免政策层面的性别歧视或性别偏向。高校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就业促进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90后"大学生思想方面特征主要体现在个性鲜明、思想开放、经济意识比较强、理想以及行为非常现实,然而很多人的人际交往、沟通与交流能力严重不足,心理素质比较差。因此,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通过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等各种有效措施,转变工作方法,从而促进90后大学生尽快成长为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