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是危机干预工作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构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至关重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成长成才的需要以及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现状,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预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和后干预体系,力求使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建立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预防、干预体系及心理危机管理后的处理工作等方面建构完善的心理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舆论和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风险评估和心理危机干预,有利于维护高校稳定,对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紧急程度评估、身体和生理评估、心理测验评估、心理危机水平评估等内容。在评估基础上,以预防为重点,挖掘生命教育内涵,构建并运行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系统,科学采用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促进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稳定。当前,大数据技术为大学生心理干预提质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校应基于大数据技术,结合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通过发挥大数据的预警作用、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完善心理危机治疗与救助体系路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推动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健康所引发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这既与大学生自身对环境不适应等方面的原因有关,也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有关。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构建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才能很好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恶性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是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甚至酿成恶性事件,了解心理危机的表现,挖掘心理危机的根源,提供全面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和途径,以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有效性,及时干预学生的失恋心理危机、预防学校恶性事件的发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干预过程中,通过控制当事人的行为环境、临床访谈、制订危机干预心理咨询方案、转移当事人的心理能量等方式,做到保护当事人,预防各种意外发生,这就需要动用各种学校和社会资源,寻求学校和社会支持,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探讨,以期能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是与学生成长与发展密不可分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课题通过实际调查把握当前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研究总结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能够切实为增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频发,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功能出现一些不足和缺陷,迫切需要我们探寻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新机制,推行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势在必行。因此,学校社会工作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小组工作和社区活动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来构建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尤其加强顶岗实习生心理危机教育工作,将心理危机干预延伸至实习基地。文章以顶岗实习生心理危机求助意识培养为切入点,从积极心理学和人类基本心理活动规律两方面阐述心理危机求助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并以积极心理学内涵为先导,从认知策略、情感体验、行为训练三个层面提出了培养顶岗实习生心理危机求助意识的途径方法,旨在提高顶岗实习生积极主动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提升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导致学生伤亡的情况屡见不鲜。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发现及有效干预,对于和谐校园建设、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建立危机干预体系,从心理与生理、生活与学习、行为与情绪方面对心理危机的信号进行有效识别,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将心理危机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杀和暴力事件的背后是对生命的漠视和否定,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生命挫折教育,构建其对生命和死亡的正确认识,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高校要积极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大学生能自觉主动的需求外界支持,接受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显,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了解心理危机现象,认识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探索和建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操作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防止不幸事件的发生,已成为高校的迫切需要。本文侧重探讨民办高校如何运用"合理情感宣泄"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交往、成才、恋爱、就业等一系列人生发展课题,面对多种挑战,他们承受着其他年龄阶段无法比拟的心理压力,是人生发展任务最繁重、心理冲突最尖锐、心理动荡最剧烈的时期。自杀是目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高校心理卫生工作中突出和敏感的问题。应在大学生中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杀预防的常识教育,并建立起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助与互助机制等措施来预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入手,结合我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提出高校应构建一个坚持课堂教学、坚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坚持与学科教育结合、坚持与校园文化结合四坚持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特殊群体心理干预体系、学生自我教育体系三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高校、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文章基于抑郁的素质-压力理论与生物生态学理论拟构建心理危机“危险(Risk)-机遇(Opportunity)”模型(R-O模型),为高校制定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心理危机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辩证统一体,及时把握住危机中的潜在机遇因素更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也能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不容忽视大学新生入学后的重要一课--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对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状况的分析,阐明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当在他们入学后及时加以心理教育,疏导与调适,提出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尽快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由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高校突发事件越来越频繁,对学生本人、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和心理问题突发事件应对中,危机预警、特殊学生群体档案的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和流程的实施对预防和处理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构建以提升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以心理危机的诱因分析与防控、心理危机表征的识别与预警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构建以确定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启动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实施心理干预等为主要步骤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