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葛金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6):133-135
赵德馨先生是共和国经济史这门学科的开创者,是中国经济史学界的老前辈.半个世纪以来,赵先生不仅带出了苏少之、赵凌云等一大批学有所成的杰出弟子,大大充实了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队伍;而且带领这支梯队,跟随着共和国成长的步伐,为学术界贡献出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2.
刘经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6):135-136
从根本上说 ,新世纪中国经济史学 ,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一样 ,面临的挑战都是在当今世界变动剧烈和知识爆炸的时代 ,如何令知识的增长能真正为人类的长远利益和福祉服务 ,如何令求取学问和发展知识的活动可以同时生长出足够的自我反省能力。笔者认为 ,赵德馨先生对中国经济史学的理论探索正是以此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的 ?经济史学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围绕这两个问题 ,赵先生长期思考研究所求索的 ,是一种对经济史学科改革及其前进方向的关切 ,是一种对该学科现有的知识在更广义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反思。正是这种关切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张俊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6):132-133
我拜读了周秀鸾教授选编的<赵德馨经济史学论文选>一书.该书附录<论著目录>表明,赵德馨教授的经济史论著190余项,从时间上看,上自先秦,下至2000年,内容涵盖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这表明他学识的渊博.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既对先秦、两汉,又对清代、民国,以及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作过专题研究且有专题论著问世的,在中国经济史学界,惟他一人;在经济学界和历史学界,也是惟他一个. 相似文献
4.
赵德馨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家,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方面,不仅成果丰硕,而且还培养了众多后学.2002年12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国内30余位专家共同撰写,皇皇十卷,800余万字的<中国经济通史>.此书体大思精,包罗宏富,识见高深,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座丰碑,必将为后世所珍重传留. 相似文献
5.
苏少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5):136-137
由赵德馨撰写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是国家教育部中国经济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项目的主要成果,"九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相似文献
6.
7.
朱和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3):108-109
在历史研究中,经济史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毕竟,人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是一种历史延续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在以往的经济史研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人们所研究的视野侧重于宏观的、通史性的研究,以至有大量断代的通史性的经济史,或部门经济史问世.这种研究状况,固然是整个经济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它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揭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特征,阐释某些经济现象,然而,集中的或纯粹的宏观研究,如果缺乏以微观、区域性的深入研究作基础,其研究结论往往容易导致空泛和片面化等弊端. 相似文献
8.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一书,可谓是从全新视角下研究近代中国经济的拓荒之作。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讲白银在近代中国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并归纳了中国近代币制的特点。第二章“白银与近代金融体系”谈白银与近代金融体系的关系以及由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派生的银市、金市和汇市。第三章“白银与近代中国宏观经济的变迁”,指出了中国货币不统一、金融体系的财政化和复杂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郭世佑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4):110-113
关于近代中国的史料浩如烟海 ,对它的挖掘、整理与运用均属近代史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其中属于经济史的资料却相对不足 ,上海盛宣怀档案就是不可多得的史料宝藏。自 1 970年代以来 ,盛宣怀档案资料丛书已陆续出版 ,它对中国近代经济史与近代通史研究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最近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界的泰斗刘诗白教授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地进行着经济理论创新,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洋洋四十余万字的学术专著《现代财富论》(以下简称《专著》),是他奉献的又一部经济理论创新之作,是创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次新尝试,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我国当前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实践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武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10(3):137-138
1 979~ 1 991年构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阶段。赵凌云教授近年来将自己的研究视野聚集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主题的挖掘 ,2 0 0 2年 1 2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通史》(第 1 0卷下册 )就是赵凌云教授近年探索的结晶。这部近 70万字的专 相似文献
12.
任远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2,(5):76-76
《世纪的选择—中国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信息研究所所长沈国明主编,邀请了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农学院、内蒙古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研究机构中多名生态经济与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合作完成。这本55万多字的著作是对生态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进行综合系统研究的优秀成果。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资料翔实而有据,对中国各种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了阐述。例如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地区差异悬殊且面临着诸多复杂区域问题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将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调控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空间配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朱金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3):139-140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与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各地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区域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则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陈章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3):139-140
朱书刚教授的新作<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与现有的<邓小平哲学思想>、<邓小平经济理论>以及<邓小平政治思想>等诸多著作相比,具有把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特点,与已经出版的<邓小平经济哲学>一类的著作比较起来,又拥有根据正确的客观性,主线突出的正确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形成自成体系的主要特色,是一本熔哲学与经济学于一炉的佳作. 相似文献
16.
1997年 中 期左 右 , 中 国 经 济 步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阶 段 : 摆脱 了 长 期 的 供 给 不 足 , 由 卖 方 市 场 转 入 了 买 方 市 场 , 出 现了 过 去 从 未 出 现 过 的 新 问 题 ———需 求 不 足 。 然 而 , 中 国 经济 出 现 需 求 不 足 的 根 本 原 因 到 底 是 什 相似文献
17.
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保持了平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一例。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各国和很多大的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中国的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所谓“中国模式”。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东方文明大国再次走上兴盛和发展之途,其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传奇色彩: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因素造就了中国如此的奇迹?要对此作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解释,不仅在学术理论上是一个前进,而且在政策实践上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消费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显示器,在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的循环过程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消费集中体现了前三个环节的成果和效益。消费不仅是显示器,同时消费是指示器,指导再生产的走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虽是一次运行的终点,但从再生产的过程看,又是下一次运行的先导,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掣。 相似文献
19.
在葛兆光教授看来,“中国学术界”或者“汉语学术界”的“麻烦”、“困惑”和辩论,都是诸如“科学(science),“哲学”(philosophy)、“宗教”(religion)、“文学’(literature)这类“舶来词语”带来的。中国人用这些概念“描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乃是“穿一件不合尺寸的衣衫”。并且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要穿这样的衣衫,不过是阿Q精神,要和人家比高低:你有的我也有,甚至比你阔多哩。而且在葛教授看来,这些争论都是“定义之争”,而定义之争就是“伪问题”。 本文不敢苟同“伪问题”说,而是想从讨论“舶来语”和“伪问题”入手,谈谈中国人为什么要穿这些不合身的衣衫。不过在文章开头,我要先说出自 相似文献
20.
农民真穷真苦,可是农民话题真富。何以见得?李昌平先生就是一例。未涉及农民话题时他只不过是湖北监利县棋盘乡的党委书记,一个乡级名人。可是自从上书前总理朱镕基,呼叫“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之后,他成了公众人物,畅销书作者,国家级名人,知名度翻了有5万倍没问题吧。一本《我向总理说实话》,正版盗版加在一起,不知道印了多少万册,只看见举国争谈“说实话”。眼下李昌平先生的第2本书《我向百姓说实话》又出笼了,书中提出24个为什么,诸如为什么经济发展了,孩子读书却越来越难了;为什么农民收入高了,看病进医院却越来越难了等等。希望它能带来新的一波“三农”话题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