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运康  严青 《经济师》2000,(11):177-178
这些年来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农村信用社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 ,由于受到市场规模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亏损问题逐步暴露出来 ,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最近对某市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亏损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一、某市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该市设有 1个市级联社 ,12个县 (市、区 )联社 ,基层信用社2 2 4个 ,分社、储蓄所 2 79个 ,正式从业人员 2 85 9人。截至 1999年底 ,拥有各项存款 2 3996 2万元 ,各项贷款 15 5 948万元 ,其中正常贷款 392 6 8万元 ,占 2 5 % ;逾期贷款 430 5…  相似文献   

2.
最近 ,我们对辖区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检查时发现 ,少数农村信用社为了提高正常贷款占用形态 ,盲目追求自身效益 ,以贷还息的问题非常严重 ,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直贷法。对无偿还能力的借款人 ,直接继续发放新贷款 ,让其偿还原有贷款利息。如某信用社 ,1999年 11月 6日新发放给某花炮厂贷款 15万元 ,偿还原有贷款利息 6.7万元。替代法。更换借款人名称增加贷款额去偿还原借款人贷款利息。如某信用社 2 0 0 0年 6月 2 1日将某焦化厂 4万元贷款换为另一焦化厂 7.8万元贷款后 ,偿还原贷利息 3 .8万元。下沉法。让基层信用代办站代理放给借…  相似文献   

3.
当前基层行信贷业务的现状透视及对策王亚斌近年来,随着信贷资金的大量投入,每年都有相当部分的信贷资金形成沉淀,致使有问题贷款的比重越来越大。截止95年6月底,临汾市支行三项不合理贷款高达27042万元,占贷款总额的34%,应收未收利息达5218万元,这...  相似文献   

4.
齐跃进  韩秀田 《经济师》2000,(1):130-131
近年来,河南省新野县农村信用联社始终坚持把盘活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质量作为化解经营风险、增强经营效益的重点来抓,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1997、1998年分别盘活不良贷款3610万元和4431万元,均居全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前列,同时全县信用社连年保持了社社盈余。截止1999年9月30日,全县共盘活不良贷款2212万元,较年初下降4.07个百分点,收回利息2937万元,减亏610万元。其中盘活“双呆”贷款1493万元,占年计划的15%,位居全市首位。近年来他们盘活工作的主要做法是:一、建立“两册一帐”,…  相似文献   

5.
<正> 据了解,山西省襄垣县的强计、王村两信用社近年来偏离信用社服务当地、支持农业发展的经营方向,随意发放跨区大额贷款,贷户涉及河北、山东等地,致使其业务经营步入泥潭,截止1992年5月底,两社共发放跨区贷款36.1万元,占到贷款总额的20%左右,特别是强计信用社占到46.3%。由于跨区贷款贷户信用簿弱.贷款难以收回,形成呆滞,致使其业务经营走上滑坡,每况愈下,据调查,两社双呆贷款达118万元,占到总贷款的36.7%,历年亏损挂帐高达60万元。造成上述情形的原因主要有:1、上级联社对发放贷款的宗旨强调不够,使一些信用社干部服务观念淡薄、私欲膨胀、淡化法治、纪律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登     
对农村信用社来说,贷款是最主要的债权,贷款有风险、有沉淀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尽管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终未能遏制不良债权这一局面。据调查,河北省故城县24家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为19069万元,非正常贷款就达9801万元。不良债权的高比例占压,不仅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也暴露了农村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不良债权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管理滞后,效益不佳,造成信用社贷款有借无还;二是信用关系扭曲变型,信用社与贷款户之间的正常信用关系尚未建立起来;三是信贷约束乏力;四是政府行为拉动,行政干预过  相似文献   

7.
葛伏龙  林咸刚 《经济师》2001,(2):193-193
清收非正常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脱钩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加强了行业的自律管理,制订、完善了一系列信贷管理制度,加大了“两清”力度,通过多方努力,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纪律的、教育的各种手段,寻找各种清收渠道,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不良贷款形成原因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职工在“两清”攻坚中思想认识、工作态度、信贷管理水平、经济、市场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社系统还有相当一部分贷款和应收利息无法收回。部分信用社前清后增,不良贷款绝对额有增无减,不良贷款率高达百分之五…  相似文献   

8.
倪育新  闫启忠 《经济师》1996,(11):43-43
对信用社经营亏损的思考倪育新,闫启忠,任春华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农村信用社也不例外,必须以盈利为经营目的,不断提高发展能力。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大面积经营亏损,何谈盈利与发展。所以信用社的经营亏损应引起我们重视。一、亏损的成因分析农村信用社始...  相似文献   

9.
张芮生 《经济师》1997,(8):34-35
浅谈改善基层行信贷资产管理●张芮生近年来,基层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普遍下降,贷款大量沉淀,目前逾期、呆帐等贷款占贷款总量的比重很大,应收利息直线上升,在权责发生制下,形成营运资金被大量占用于应收利息和垫交税利,削弱了银行资金营运能力。在银行的收入结构中,...  相似文献   

10.
陈威  逯新建 《经济师》2002,(1):57-57
贷款利息是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近年来 ,贷款的收息工作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一大难题 ,应收未收的利息越来越多。利息收不回来 ,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目标的实现 ,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 ,甚至直接危及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一、贷款利息清收难的原因1 .企业经营效益滑坡 ,无力支付贷款利息。有些企业产品销路不畅 ,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还有些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经济效益年年滑坡 ,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致使贷款本息包袱越背越重 ,根本无力偿还。2 .企业信用观念淡薄 ,无心偿还贷款利息。一些企业法人和财务人员本位主义严…  相似文献   

11.
<正> 1994年,我们神头电厂专业支行以改革为重点,以“服务第一,顾客至上,立足重点,面向社会”为办行宗旨,改变过去“专业支行”单一经营模式,使我行在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一般性存款余额达16548万元,完成市行核定计划的349.6%;全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4807万元,年内无愈期;回收建贷11872万元,超收5872万元,回收能源投资公司其它委托贷款本息17800万元;应收建贷利息回收24665.8万元,实收率达93.48%,比计划超8.4个百分点;催收贷款利息回收2116万元,回收率为59.01%,比计划超2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润1845万元,与去年同口径计算,人均创利44万元。全年未发生任何案件事故,被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被朔城区政府评为先进集体。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一年。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工作主题是“规范经营、提高效益”。效益是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果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无论是改革的进程和效果.还是“十一五”期间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效益都起到决定性作用。2005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轧差盈余3.5亿元,这是历史上的突破。但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部分信用社仍处于亏损状态,消化历史包袱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13.
农行浙江省临海支行双港分理处,坚持盘活旧贷、管好新贷两手同时抓,历年旧贷204户30.7万元,呆滞、呆帐贷款分枚收清,截止1998年12月10日统计,4年累计放贷1.02亿元到期本息笔笔回归,连续5年保持贷款收息率100%。在台州市农行系统营业机构中,首家实现了贷款无逾期、无呆滞、无呆帐、无表内外应收未收利息的“四无”单位,使信贷资金运行顺畅,分分高效,4年累计创利439万元。该所领导班子确立了“不使国家贷款受到一分损失”的奋斗目标,理清清收思路,化大力气攻难关,下定“清收陈久贷款不留尾巴”的决…  相似文献   

14.
谢剑 《经济师》2001,(8):188-188
2000年,广西贺州市农村信用社坚持按合作制要求规范经营,管好用活信贷资金,增加贷款利息收入,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在1999年亏损894万元的情况下,一举扭亏为盈,实现盈利23万元,摘掉了亏损社的帽子。  相似文献   

15.
吴西林 《经济师》2006,(3):229-229
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农村信用社大量贷款长期收不回来,给其经营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危急到信用社的生存。文章对农村信用社贷款违约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尹有树 《经济师》1999,(10):89-90
人民银行山西省长治市中心支行从1998年起,积极探索防范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的新路子,到今年6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出现了近十年来的最好形势,平均备付率达10.7%,某县11个关门半关门长达十年之久的信用社全部开门营业。1-6月份,各项存款净增额是去年同期的4.04倍,增幅高于全市金融机构平均水平;清收不良贷款比去年同期多5863万元,不良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9.1个百分点;清收利息额是去年同期的1.68倍,多清收2162万元;当年减亏58.8%。1997年末,长治市农村信用社70%为风险社,89%亏损…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工作需要 ,我们参加了对某县 2 0余家金融机构盈亏真实性的现场检查 ,发现辖内部分金融机构存在着虚盈实亏问题 ,有的还相当严重。虚盈实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虚增表内应收未收利息。经查发现 ,该县某些金融机构为增加利润 ,完成盈亏计划 ,未严格执行财政部财商字 (1998) 30 2号文的规定 ,把本应在表外核算的应收利息列入表内核算 ,虚增收入。二是应付利息红数垫支 ,减少支出 ,虚增利润。如某行 1999年末付应付利息数目红数垫支 12 42万元 ,账面盈余 12 1万元 ,假如应付利息红数垫支部分进入损益 ,该行实际亏损 112 1万元。三…  相似文献   

18.
人行邯郸市中心支行在对辖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调查中发现,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普遍存在“一浮到顶“的现象,导致低风险借款人面临的利率水平相对较高,出现贷款定价与农村现实不适应的现象,影响农村金融市场运作的有效性,并给信用社经营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目标和重大突破,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就银行方面来说,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大量逾期贷款的沉淀死滞,大面积的亏损,已成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一大障碍,也是能否实现向商业银行过渡的关键。 一、信贷资产质量现状 近五年来,银行信贷资产连续大面积亏损且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概括起来可归结为“四多四少”: 一是高成本负债多,低成本负债少。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双快,社会各方面对资金需求大增,银行资金来源不足,为维持最低资金需求,平衡资金头寸,假证正常运营,只好高利率12‰拆入资金,占用汇差23‰左右的收罚息也没有办法;另一方面专业银行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无原则竞争哄抬利率,滥发储蓄纪念品、好处费,结果是人为抬高吸储成本,造成存贷利率倒挂。 二是低收益资产多,高收益资产少。由于体制因素和政策因素,在以往的经营中放了很多“安定团结贷款”、‘行政命令性贷款”,对象多半是低效益、低信誉企业,再加之银行自身因素和近年来企业速度快于效益的数量型扩张,因此形成大量贷款本息难以收回,资产收益率很低,至1994年7月末,涟水县专业银行有应收未收利息8800万元,累计亏损940万元;淮阴市专业银行有  相似文献   

20.
康修江 《经济师》2000,(1):48-48
当前,欠发达地区农行县级支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存贷比例失调,经营效益不尽人意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何帮助欠发达地区县级支行摆脱经营困境,走出经营低谷,本人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见解。一、当前欠发达地区县级支行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1、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贷款收息率偏低是县级农行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据笔者调查,某行1999年5月各项贷款21225万元,其中:逾期贷款4974.8万元;呆滞、呆帐贷款6170万元。两呆贷款比例29%,不良贷款占比52%,贷款收息率仅为2.24%,信贷资金的沉淀和收息率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