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 与经济增长并存按 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 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卜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上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我国经济近期难以摆脱通货紧缩局面。1994年…  相似文献   

2.
尽管不可否认国内外都丰在通货紧缩,但现有的研究与认识还不足以束定通货膨胀。我们在面对通货紧缩这一新的经济敌人的同时,原来的经济敌人并未死亡;通货膨胀远未投降,它只是披上了新的更加危险的外衣。从全球的经济现实看,促使通货膨胀和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仍然存在,各国要保持抵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尚需邓难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一、通货紧缩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现象。如果说通货膨胀是普遍的、持续的物价上涨,那么,通货紧缩则是普遍的、持续的物价下降。持续时间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一般认为,如果相当普通的物价上涨或下降持续半年以上,恐怕就不能不承认出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反转时期的形势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于从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反转时期的中国经济的争论、走向及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有关过热的标准判断,中国经济目前尚未“过热”,只是“预热”,2004年也不太可能过热,但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返转已不可逆转。与此同时,治理通货膨胀将面临失业、利益分化等许多成本,因此,需要谨慎观察并考虑宏观调控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到1999年8月底,我国零售物价指数已连续下降23个月,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下降19个月。学术界将物价普遍、持续上升现象称为“通货膨胀”,与之相对应,物价普遍、持续下降现象可称为“通货紧缩”——这一词概括了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虽说持续的时间不长(个别国家曾出现过长达二三十年的通货紧缩)、负增长的辐度较浅(-2%到-3%),但仍需高度重视,长期陷于通货紧缩将极易导致经济衰退甚至萧条。正视通货紧缩问题力求尽早跳出通货紧缩“陷井”,成为我国经济决策层的当务之急。“对症”方能“下药”…  相似文献   

6.
第一个问题:通货紧缩会不会结束?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过去很多年以来,我们都已经习惯在通货膨胀下生活,然而这几年遇到了通货的紧缩,物价连续下跌,市场需求不旺,消费减少。为什么发生通货紧缩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的收入预期是紊乱的。这就跟1994年以后的宏观调控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当时宏观调控政策是对的,但是力度不够大,时间拖得过久。紧缩以后造成的一种现象是什么呢?就是下岗的人员增加了,自己没有生活费了,生活没有着落就不会买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利率一直在下降,人们还在多存钱。收入预期的不旺。就造成…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及“交替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它们在客观上都存在一个社会承受力所容许的“可容忍区间”。从理论上抽象分析,通货膨胀的“可容忍区间”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是两个独立的区间,但不是截然分开、毫无关系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交替、互相转换的关系。无论是控制通货膨胀还是控制通货紧缩,都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可容忍区间”,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公共财政与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科学地对待通货膨胀,不要“谈通色变”,不加区别地反对一切物价上涨。对当前的中国来说,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可怕,因此,应选择“适度快速协调增长+温和的物价上涨”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宏观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动中,会出现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这种两种相反或者相对立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表现了货币供应量过少,满足不了商品流通的需要,通货膨胀表现了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了商品流通的需要。这两种情况都是通货在流通或运行中发生的失衡,都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健康的发展,因此,如何对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进行控制,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潘石教授撰写的《通货控制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对此问题作出了可喜的探索,在理论上有创新,在实践上有较大的适用价值,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经济结构中某一行业的比重过大或者发展过快与价格水平变动的内在联系,经济结构失衡导致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内在机理。并据此,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实证会计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1、数据不可比。首先,最近几年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波动很大,比如1994的通货膨胀率(零售物价指数)达到了21.7%,而1998年出现了通货紧缩,为-2.6%(中国统计年鉴1999),这两年的会计数据尤其是一些增长指标会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说通货膨胀会导致数据不可比,虽然我们可以应用物价指数对通货膨胀情况进行调整,但如果1994年时没有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2.
通货紧缩是一种周期性现象。它的出现 ,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危险已经过去。只要条件成熟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就可能再次爆发。因此 ,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治理通货紧缩时 ,应当从供给入手 ,而不是简单地扩大需求 ,以达到既治理通货紧缩又预防通货膨胀反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日本当前通货紧缩态势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通货紧缩内涵的认识 从“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在日本国内对于如何界定通货紧缩始终存在着争议,日本决策当局也一直对是否出现通货紧缩问题含糊其辞。1995年,消费物价低迷,经济徘徊不前,但日本当局否认这是通货紧缩,认为是流通领域改革引起的物价下降,属于正常调整。1998年,经济负增长和物价下跌同时存在,然而日本政府仍然矢口否认出现了通货紧缩。1999年,日本政府对通货紧缩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认为通货紧缩是“伴随物价下跌而出现的经济衰退”。然而在解释1998年的经济状况时,当局却没有参照“伴随论”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本文使用了一种分析货币的新方法,即在货币能够提供保险的意义上,将货币认为是一种保险合同,从而在信息私有情况下保险市场的分析方法可以得以应用,在这种分析框架下,我们可以重新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且可以很好地解释国际金融诸如“特里芬难题”以及金融危机等许多问题,在分析中,我们也提供了初步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与货币不断贬值的一种货币现象。反之,通货紧缩则是物价持续下跌和货币不断升值的过程。还有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物价连续下降,货币数量的减少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以及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即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连续下降、货币供应量的收缩、经济出现周期性衰退。  相似文献   

16.
通货紧缩时期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宏观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它既是一种货币现象,又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通常发生在经济周期的经济收缩阶段。我们认为,中国已进入趋势性通货紧缩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下降,是导致出现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是:应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中长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应该加强宏观经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工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林刚 《发展研究》2000,(2):27-29
通货紧缩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它主要表现在物价水平下跌,商品和劳务供应大于需求,银行普遍出现“惜贷”现象。在我国,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建设,为何会在这时候面临通货紧缩呢?我想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的原因: 1.通货紧缩是治理通货膨胀的连锁效应。1990年出现市场疲软使经济增长减慢,政府采取扩大投资,增加货币投放等措施,到了1994年,整个经济又陷入狂热,通货膨胀高达20%以上。为了治理通货膨  相似文献   

19.
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必须防止通货紧缩李鲁燕从1992年开始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整,消除了经济过热,实现了经济运行的软着陆。但是,在消除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一种新的威胁——通货紧缩又从相反的方向悄悄向我们袭来。对此,我们应保持足够的警惕并采取相应的对...  相似文献   

20.
姜洪 《经济视角》2008,(10):10-13
针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状态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央提出了“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我们应当准确把握中央的“一保一控”的方针,对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加以重新的认识与思考,对调控的任务以及政策工具选择做出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