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86年国务院批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使用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以解决地广人稀省份节目传输困难的问题,新疆卫视因此成为国内第一个上星的省级电视台。此后的十多年内,省级电视台分三批陆续上星,到1999年10月海南电视台作为最后一个上星的省级卫视为止,全国所有的省级台都至少有一套节目实现了卫星传输。卫星电视覆盖面的急剧扩大带来的是广告资源的激烈争夺,为了对抗央视一家独大的局面,省级卫视组织了“广告联盟”试图以整体的力量削弱央视的地位。然而就目前形成的竞争格局来看,卫视联盟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张晓 《中国广告》2007,(12):150-150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和市场环境,省级卫视阵营都普遍感受到了前进的阻力和发展的压力,在电视收视市场进入份额竞争时代后,一个电视频道份额的增加意味着其他频道份额的下降,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由"跑马圈地"的粗放式增量发展转向"精耕细作"的存量发展,去年是省级卫视表现突出的一年,各卫视频道推进机制创新,整合各类资源,推出了多个大型电视活动,借"对象差异化、参与大众化",打造品牌节目,强化频道  相似文献   

3.
万木春 《广告大观》2005,(7):119-120
从2004年开始,我国部分中西部省级卫视在节目经营和广告经营方面有了较大的动作,频道改版和广告经营战略创新成为当年省级电视媒体的闪光点,而这些渐进性的个体改变亦将有可能在冲突与融合中共同建立我国电视媒体的新格局。然而,对于我国中部和西部的省级卫视来说,在经营手段全面开花的情况下,依然有不少的隐患存在。  相似文献   

4.
1989年西藏卫视上星揭开了我国省级卫视上星的大幕,这一原本为解决边远地区看电视难的政策却为后来省级卫视之间的激烈市场角逐埋下了伏笔。放眼全球,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这么多全国性的免费电视频道。这些频道都要靠广告收入度日,却没有那么多的大客户需要做全国性的广告投放,僧多粥少,供大于求,便免不了一番你死我活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蒲璐璐 《广告导报》2008,(3):120-121
近年来,省级卫视频道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剧。媒介大环境的进化和发展,使传统电视媒体不断受到新媒体的挑战,人们可选择的获取信息或利用媒介休闲娱乐的途径更加多样化,虽然观众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仍稳定在3小时左右,但已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城市台和其他地方频道不甘示弱,依靠地缘优势努力在本地市场开疆拓土,  相似文献   

6.
省级卫视上星给我国的传媒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卫星频道打破了地域界限,使省级卫视千台一面的情况受到挑战。在电视节目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各省级卫视已不满足于在本地区的收视率,纷纷对频道重新定位,打造特色综合频道,以求突出重围,树立品牌,抢滩全国市场。  相似文献   

7.
《广告大观》2013,(11):44-45
在多元化媒体迅速崛起群雄争霸的大背景下,电视媒体看似处于一个从未有过的复杂竞争环境中,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恰恰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黄金时期。2013年1—9月受到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广告行业整体增长放缓,省级卫视竞争却越发的激烈,整体市场份额环比略有下滑,在如此严峻的环境格局下,东方卫视迎难而上,在广告经营和频道增长上逆势上扬,在一线卫视整体出现波动时,东方卫视保持了频道整体的高速增长,向行业证明了频道发展提升的决心和实力。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广西卫视曾经邀请了20多位传媒权威专家为打造特色频道谋划蓝图,其后收视率和经营收入不断走高。时隔三年,在广西卫视“使命与影响力”的研讨会上,广西卫视又为电视市场送来了一股清新的风。相比于三年前的特色频道建设,相比于当今各个电视媒体的“品牌”口号,这次广西卫视特别强调“媒体使命”和“东盟”特色,成为我国首家以地缘特点为内容特色的频道。  相似文献   

9.
1989年西藏卫视上星揭开了我国省级卫视上星的大幕,这一原本为解决边远地区看电视难的政策却为后来省级卫视之间的激烈市场角逐埋下了伏笔。放眼全球,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这么多全国性的免费电视频道。这些频道都要靠广告收入度日,却没有那么多的大客户需要傲全母性的广告投放,僧多粥少,供大于求,便免不了一番你死我活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视媒体的总体形态将面临明显的角色转换,即逐渐从“行政布局”主导过渡到“市场格局”主导。本文试从频道竞争、节目竞争两个角度来具体阐述中国电视媒体节目竞争的新格局。以此为省级卫视频道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上星伊始的安徽卫视,原来和它的众多兄弟上星台一样,怀抱着凭借卫星将节目落地覆盖全国的美好憧憬,将省级卫视杀向全国收视市场视为题中之意。然而人们所期待的由上星引发的省级卫视对决央视的激动场面并未发生。千篇一律的新闻综合频道内容、地面覆盖实际运作层面的难度,使得省级卫视在严阵以待的央视面前缺乏必要的竞争力。事实上在一阵喧嚣之后,省级卫视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上有实力雄厚的央视打压,下有灵活机动的城市台冲击。此刻的省级卫视真有点像一位行业资深人士玩笑中所称的广告主“人老珠黄没人爱的中老婆”,既招架不住有权有势的大老婆——央视,也抵挡不了年轻貌美的小老婆——城市台。前方的路开始迷茫起来,全国性传播平台的梦想似乎离省级卫视愈来愈远。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省级卫视覆盖发展策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年,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拥有不同发展特点的省级卫视,基于频道定位和资源状况制定适合自身的覆盖发展策略,并据此获得上佳覆盖成绩。  相似文献   

13.
光阴似箭,转眼间到了2005年的初夏时节,随着国内电视市场的发展,各电视媒体都在加强、扩大自办频道影响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特别是省级媒体的卫星频道,由于其覆盖面广、收视影响以及市场价值可以涉及到全国这一其它频道无法比拟的优势,更是在竞争中各显神威,争奇斗艳。而广西卫视宛若其中的一朵小花,从生根、发芽到绽放,在2004年初全方位改版后经历了一年有余的时间,终以其独到的定位另辟蹊径,在众多卫视频道中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从而为该频道、也为广西电视台带来了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14.
《国际广告》2011,(3):98-99
2010年下半年,CTR媒介策略研究,在延续多年卫视竞争力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法。通过对涉及全国34个中心城市,超过5000名电视观众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做出了2010年最新的省级卫视频道成长潜力和发展景气的报告。  相似文献   

15.
《大众电视》杂志发布“2006年中国电视十大新闻”,“四川卫视异军突起,跃入全国省级卫视收视十强”位列其中。从2006年初全国省级卫视排名20位之后,一举进入前十,四川卫视无疑是进步最快的频道。进步如此快速的主要因素,是号称“中国第一故事频道”的“天下故事”的定位。这个定位,迅速提升了四川卫视的品牌形象,为观众提供了新体验,也给广告客户创造了新的传播价值。2006年,  相似文献   

16.
省级卫视频道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外部,要应对新媒体对传统电视受众不断蚕食的现状;内部,面临着央视和各级地面频道对收视份额的抢夺。一边是蛋糕越来越难以做大,一边则是在不断挤压的夹缝中各家卫视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中突围,建立卫视频道自己的品牌形象,已经成为卫视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蒋英 《中国广告》2006,(2):98-100
回望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国省级卫视频道数量增加到37 个,而且还有着继续增加的趋势;全国电视人口增加到了12.54 亿,电视家庭则为3.68亿户;省级卫视累计覆盖人口保持持续增长,达到了111.3亿人口。一方面,各省级卫视频道对观众市场的占有是以对覆盖渠道的占有为前提,有限的覆盖渠道资源成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就在国内省级卫视刚刚兴起频道定位的时候,江苏卫视率先走上特色化定位这条路,并提出了“情感特色”这一频道定位。随着国内卫视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受众收视行为的日益分散。江苏卫视决定进行品牌定位的升级,从“情感天下”提升到“情感世界”这一高度,更加关注受众的内心情感诉求。与此同时,江苏卫视在情感节目、综艺节目、选秀活动、大型晚会、电视剧等各个领域出现了集群式爆发。目前,江苏卫视全天、晚间收视和广告创收都稳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二位,跻身中国最优秀的省级卫视频道行列。  相似文献   

19.
1989年西藏卫视上星揭开了我国省级卫视上星的大幕,这一原本为解决边远地区看电视难的政策却为后来省级卫视之间的激烈市场角逐埋下了伏笔。放眼全球,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期有这么多全国性的免费电视频道。这些频道都要靠广告收入度日,却没有那么多的大客户需要做全国性的广告投放,僧多粥少,供大于求,便免不了一番你死我活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张晓 《广告导报》2007,(9):100-101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和市场环境。省级卫视阵营都普遍感受到了前进的阻力和发展的压力,今天在电视收视市场进入份额竞争时代后。一个电视频道份额的增加意味着其他电视频道份额的下降,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由“跑马圈地”的粗放式增量发展转向“精耕细作”的存量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