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是众多城市发展的追求和目标取向。它顺应了城市经济良性运行和城市化经济协调运转的基本需求,必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就中国的城市化包容性发展而言,可从基本内核、基本要义、基本依托和基本保障等层面入手,切实转换思维模式,提升城市化品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建立成效分享制度与再分配政策及优化外部环境,此可堪称中国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存在着生态环境污染加剧、能源利用效率低和城市化发展地域失衡等问题。重点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人口、城市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任国炜 《经济与管理》2010,24(5):15-18,22
利用2008年中国大陆31个地区的数据,从经济、公共服务、城建和人口等四个因素出发,运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的方法建立各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整体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地区间城市化发展水平差距较明显,城市化各方面的因素水平发展不平衡。应在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地区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镇集群的空间演化逻辑与制度保障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集群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由单体城市化进入区域城市化阶段的标志。城镇集群组织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础、产业组织、社会福利、城市化模式、城乡一体化等众多因素。城市集群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对处于加速城市化阶段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空间组织演化的角度,通过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和空间结构运动的案例分析认为,城市群空间组织服从点—线—面—体的结构演化特征;同时,区域产业和人口发展规划、社会公共治理、财政制度改革、公共产品供给和行政区划调整等是中国城市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本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实践为背景,通过对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辨析,研究了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在总结、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种主要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发展研究》2006,2(11):63-65
城市化问题是目前经济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城市化也是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环节。本文试图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对城市化问题进行探讨,从城市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拉动了社会需求等五个方面讨论了城市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对策构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伸小敏 《经济地理》2000,20(3):54-57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本文从城市化内涵 和中国国情出发,以中国城市化现状问题为突破口,借鉴国际经验,结合现代化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城市化应该实行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内涵化共同发展的战略,构建与区域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多元化城市化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实现城市化的合理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为此,应该从理论上确立审视城市化发展合理性的科学依据。城市化的合理发展应该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本文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视角提出,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性公共品供求相平衡、与社会发育程度相协调、与社会管理能力相适应,应该是评价城市化发展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世纪的城市化已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一问题,经济结构和空间利用的变化也对城市化区域空间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在城市化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以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复合而成综合城市化水平,对中国城市2007年的综合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Arcgis对城市化格局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形成若干城市化水平高值集聚区。依据3个城市化分量发展水平的组合情况,将全国城市划分为均衡发展型、较均衡发展型、不均衡发展型等3大类9个亚类,从城市化系统的协调性角度揭示每种类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改革开放使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的速度是同期世界城市化速度的两倍。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的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个背景下,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全局的长远大计。为此,本文从战略的角度,对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做了回顾与反思,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应汲取世界城市化的历史教训,冷静地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闫振云  兰天山 《经济师》2002,(3):23-23,58
文章主要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转型的动力等三个方面 ,论述了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战略是 :坚持大中小城市并举的指导思想 ,积极进行配套改革和制度创新 ,重点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中外对比、制约条件等方面对中国城市化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中国城市化过程的特殊性,提出了解决和谐社会构建中我国城市化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使人口城市化呈不完全、非正规特征。以上海为例,主要从微观角度,考察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特征,评价其目前的市民化水平,分析影响其市民化转变的主要因素,从一个侧面探讨和揭示中国不完全、非正规城市化发展的独特性、阶段性与规律性。目前中国城市农民工总体上已达到54%的市民化水平,尤其是其社会关系、心理认同等非物质维度的市民化都已达到接近60%的较高水平。即使受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屏障,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仍然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经的过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违背城市化发展规律、盲目推进城市化的现象,引发了一系列包括农村劳动力进城带来的城市失业、贫困、犯罪及污染等负面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着重分析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盲目城市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以期找出一条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不均衡城市化进程引发的重大社会经济矛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红梅 《经济论坛》2009,(18):28-31
中国城市化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存在已久,城市化发展的东西差距、城乡差距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众多由不均衡城市化引发的重大社会矛盾中,尤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大城市病三大问题为典型。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从多方面探讨了上述三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众多探讨中。惟独缺乏来自不均衡城市化发展视角的剖析。大量研究表明,这三大问题背后均有来自不均衡城市化发展的深厚影响。未来20年,如何均衡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使更多中国人具有在充裕的城市空间就业及生活的机会,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变化与中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等行政因素对中国城市化水平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具有高估的现象,表现在城镇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比重过高和城镇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较高。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在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提高城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的比重,改善城镇人口的就业结构,同时制定客观、合理的市镇设置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真正反映中国城市化的实际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取得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并通过横向比较,指出了中国现代城市化与世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距,此外,作者还从经济、人口、政治及城镇和人口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处于城市化前沿阵地的大城市边缘区,作为探索城市化规律、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从近年来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规划弊端入手,以综合性、关联性和特殊性的视角,揭示出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规划学和产业经济学,深入分析规划弊端给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发展理念、规划模式、产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梯度转移和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敏燕 《经济师》2005,(4):73-74
城市化已成为各国发展的一个趋势 ,它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在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中 ,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其他发达的国家相比 ,还非常低 ,而中国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更为落后 ,文章从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的角度论述中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 ,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中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东阳 《经济师》2005,3(12):32-33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城市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群是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世界经济、政治的格局。文章从城市群的基本理论和功能入手,分析了从城市化到城市群的必然趋势,并从中心城市竞争力的数学模型中探讨未来中国的城市群建设;而适应中国实际的组团式城市群将会大大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