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旅游购物对一国旅游收入的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的旅游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了解旅游购物的发展规律,增长的地区和国家而言至关重要。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发展旅游购物对于一个国家总结成功经验,对于希望通过发展旅游购物,带动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2.
旅游购物作为旅游业重要的要素对当地发展旅游经济、繁荣旅游市场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旅游购物的投诉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促进旅游商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3.
我国旅游购物市场发展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旅游购物市场的发展对旅游业的经济收入有很大的影响.发展我国旅游购物市场的具体对策是:注重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优化旅游购物环境;合理规划旅游购物网点体系;开拓旅游购物市场.  相似文献   

4.
俞晓静  孟祥年 《特区经济》2008,(11):193-194
本文主要是以安徽省黄山市的旅游购物市场为研究样本。阐述黄山市这以旅游为主的城市目前旅游购物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黄山市旅游购物市场体系的培育,探寻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城市发展旅游购物市场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如何促进旅游购物消费稳步提高,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国外旅游购物的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购物发展的现状,探讨我国旅游购物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超慧 《魅力中国》2013,(20):73-73
摘要:旅游购物作为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是促进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旅游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旅游购物属于弹性需求,发展空间巨大。从体验经济的角度来看,其参与性和体验性程度高,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但旅游姆物一直是我国旅游业中比较薄弱的一环。本文从旅游购物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及作用入手,分析了其市场影响因素;透过国内外旅游购物发展的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旅游购物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旅游购物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叶城锋 《科技和产业》2011,11(12):23-26
旅游购物是影响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旅游商品特色又是促进旅游购物行为发生的原动力。泉州市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2006年,福建省政府在泉州建立了福建省海峡旅游商品城,作为海峡西岸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商品开发的重点示范城市。但泉州旅游商品有待深入开发、旅游购物环境有待进一步规范。以挖掘与开发泉州特色旅游商品、促进泉州旅游业全面发展为目的,本文在分析泉州旅游商品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精心设计与制作特色旅游商品和美化购物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切实做好旅游商品营销工作、及时沟通旅游购物市场等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8.
旅游购物是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或在旅游过程中购买商品的活动以及在此过程中附带产生的参观、游览、品尝等一切行为,是旅游业六大要素之一。据统计,在国际上,旅游购物业一般占全部旅游消费总额的30%左右。然而,由于我国旅游购物市场发展缓慢,其旅游购物品的收入仅占全部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9.
王柱  李晓东  杨娜 《特区经济》2013,(12):117-120
旅游购物对于完成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体验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旅游商品琳琅满目的今天,标准化的评价标准体系对旅游商品市场和旅游购物环境将起到净化和规范作用。本文在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个初步的旅游商品评价标准体系,并以新疆民族特色旅游商品为样本,验证该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九江市实施的“大旅游”战略为九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旅游购物消费一直是九江的薄弱环节,文章结合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在分析九江市旅游购物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旅游购物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当地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是促进本地区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分析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应进行合理规划,启动民俗旅游发展布局;完善产业政策,突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民俗文化旅游基础建设;培养旅游市场,改善民俗旅游发展环境;树立文化品牌,提升民俗文化发展空间;创新人才机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创意。  相似文献   

12.
何方永 《特区经济》2009,(7):141-143
以成都三圣乡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感知与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圣乡红砂村乡村旅游地的居民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性对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但是居民对乡村性的认知强烈表现出功利思想,对于自身在乡村性维持中的作用认知明显不够。研究认为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为当地居民带来利益是保持乡村旅游乡村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主题购物旅游发展条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润  刘家明  祖治平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74-77
购物在国际旅游收入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而我国目前旅游购物市场上商品单一,购物收入比例反而有所下降。但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依托本地特色产业集群的主题购物旅游的发展趋势,形成了许多主题购物旅游场所和多条购物旅游热点线路。针对这一现象,文章提出主题购物旅游概念与本质特征,指出主题购物旅游是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特种旅游之一。文章指出主题购物旅游具备产业集聚性、市场规模性、商品主题性和服务专业性四大特点,并深入研究了发展主题购物旅游的条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政府作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 《改革与战略》2011,27(2):33-36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如何科学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文章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政府应当在制度、组织、职务三大方面加强作为;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政府应依次按照开拓者、规范者、协调者的角色作为;评估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作为绩效应以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为中心,综合考虑政策保障、旅游宣传促销、经济业绩、学习与成长、游客评价五个评估因子。  相似文献   

15.
中、韩国际旅游政策比较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祗辉 《特区经济》2009,(6):127-12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惊人成绩,但距离真正旅游强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韩两国文化相似,地理相邻,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旅游交流十分密切。通过中、韩两国国际旅游政策比较分析与思考,旨在为促进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丽洁 《特区经济》2008,(10):201-202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共分三个部分,首先是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发展概况,其次对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是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周在泉 《特区经济》2008,(10):163-164
旅游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实生活中,"旅游信用危机"已经开始显现,特别是旅游企业的失信引发了大量的旅游投诉,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旅游信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旅游业中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入手,认为应通过建立旅游信用制度体系来重塑我国旅游业的信用。  相似文献   

18.
寇蕾  黄斌  戴林琳 《特区经济》2012,(7):158-161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尽管速度较快,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缺乏统一规划、资源特色不明显、配套服务设施缺乏、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突出。区域旅游合作对整合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丰富区域旅游类型、满足都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提升其综合发展水平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基于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包括空间发展、运营模式、产品开发、策划营销及支持系统在内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以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Mozambique’s tourism sector coul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country’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region of Cabo Delgado where the demand for tourist services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Nonetheless, several constraints (e.g. the lack of adequate training) are hindering the capacity of local people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opportunity. Qualitative research has been performed in order to align vo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mes with the needs of the emerging tourism sector. Local and foreign key informants were interviewed in order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raining needs and to gain insights into developing training programmes that can enhance local people’s employability. The main findings highlight the lack of symbolisation of tourism and its correlates from local communities. Therefore, rather than just delivering 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 programmes should also promote a ‘culture of tourism’ and a more favourable attitude towards ‘working in the tourism se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