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先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为例,论述了拥有经济发展带来的禀赋结构优势,市场化发展带来的交易效率优势,以及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领先优势,是先发展地区推进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客观基础。应强化知识性要素的比较优势,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低端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稳步推进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成长呈现出一定的"悖论"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的状况造成的。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即将消失,客观上有利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为此,在政策思路上,一要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偕同低端劳动力的双转移,二要充分利用资本积累优势全力推进区域产业升级与转型,三要大力推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以技术进步助推产业结构成长。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起,珠三角地区许多企业遇到了招工难问题,由过去的"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工资低,生活就业环境差,但深层的原因是我国农民工文化和技能水平低,人力资本不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矛盾所引起的.因此,化解珠三角"民工荒"的出路在于: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民工就业能力;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部崛起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地处国土腹地,耕地面积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多样,水陆交通发达.在经济发展中,承东启西,处于吃力地位.中部崛起,一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区位优势;二要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群;三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四要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五要以城市化为核心,促进经济都市圈的发展;六要全力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张振刚  田帅 《改革与战略》2010,26(5):130-133,175
文章基于珠三角地区的非平稳面板数据,运用协整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对珠三角地区的科技投入、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上五大经济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且五大经济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各不相同。最后,提出了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整合科技资源、优化资本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6.
曹勇 《发展》2013,(6):32-33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欠发达地区要提升县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加快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一是必须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就礼县来说,  相似文献   

7.
如何看待制造业服务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然而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空心化",也警示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实施应更加慎重。本文认为,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制造业服务化并不是"去制造业","完全服务化"并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良药,慎防中国制造业未实现"创造"的同时,失去了"制造"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最近两年学术界提出"民工短缺"是珠三角长期以来不重视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理性反映,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来缓解民工短缺.文章针对近年来广东省民工短缺的结构性变化,从分析广东产业结构与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动入手,初步探讨了广东流动人口人力资本配置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并对如何将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配置--低技能型和高技能型劳动力组合在一起,以既保住珠三角相对于其他经济区的比较优势,又更好地促进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实现相应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敏燕  孟祺 《科技和产业》2023,23(19):108-114
数字技术加速了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服务贸易打破了传统贸易时空上的限制,有助于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服务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程度较高,不同类型的数字服务贸易影响程度也有差异;从影响机制看,数字服务贸易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去加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我国应当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利用外资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充分利用其地缘优势,成为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明显的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的趋势。珠三角利用外资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长三角崛起与珠三角构成竞争态势;另一方面,珠三角自身“民工荒”和劳工成本上升、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日趋严峻。珠三角唯有鼓励自主创新,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11.
秦鸿滨 《特区经济》2007,221(6):84-86
从抵制日货的原因、利弊和困境方面看,抵制日货不能走形而上学“非此即彼”的极端,只能是“有理、有利、有节和有度”的有限抵制,而且要刚柔相济有张有弛,并突出对日交流和中日友好的善意。就事论事抵制“问题日货”,合情合理合法,但要光明磊落理直气壮且减少其负效应,则需倡导“民意”嬗变:支持国货,抵制劣货。  相似文献   

12.
龚艳  杨华峰  陈灿 《特区经济》2010,(1):186-187
作为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应利用优势,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从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社会背景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可行的。发展思路主要有:构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构建区域层面的旅游循环经济产业链,产品设计突出河流森林景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循环经济,树立新的旅游消费观,探索社会层面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重庆建立首个内陆离岸金融结算中心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瑄 《特区经济》2011,(3):197-198
两江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两江新区具有政策上、市场需求上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以兴建两江新区为契机,以"十二五"规划背景下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战略导向,将重庆建成离岸金融结算中心,以金融带动经济,实现重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重庆对西南区域的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十分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山东省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山东省发展观光农业指应在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分析市场,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城建设与运作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但在建设运作过程中却出现诸多问题,如规划不科学、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资源难以共享,产学研尚未良好结合,文化底蕴缺失,融资债务问题凸显等。因此,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对促进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沈国斐 《特区经济》2006,213(10):245-246
本文指出了民营资本投入旅游业的优势以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对制约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的主要问题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侯琦  黄凯 《特区经济》2009,(7):242-243
典当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融资借贷方式,具有融通资金、便捷利民的社会功能,虽历经兴衰却沿用至今。20世纪80年代末,典当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重新复出,发展迅速。我国目前的典当业立法,存在着立法效力低下、规则冲突严重、立法定位不当等种种缺陷,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典当业的发展,笔者提出应当及早制定单行的《典当业商法》已适应快速发展的典当业实践,并提出若干建议完善现行立法,以求为典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仅局限于银行简单代理保险公司现有产品的层次,不能充分体现银保合作的价值和优势。中介专属产品的出现,为银保深层次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本文认为,农业银行具有开发专属农村保险产品的天时、地利、人和,农业银行专属保险产品的上市,必将打开农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深度合作的良好开端,有利于农业银行在银保合作领域抢占先机,成为该领域的市场领导者。  相似文献   

19.
家族企业任人惟亲的用人制度一是因外部环境风险大而迫不得已,二是有它的内在优越性与科学性.应该在尽量降低其负面效果的情况下大力提倡它们的这种做法.  相似文献   

20.
李凤军  刘勇 《特区经济》2007,221(6):237-239
我国行政诉讼法已经颁布实施十六年,但其实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均不好,究其原因,有民众的法律和权利意识问题,也有法院的审判和执行问题,而法院的审判难和执行难是行政诉讼法实施效果不好的最关键的问题,有必要对现今的行政审判体制加以改革,而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建立我国行政审判的巡回法院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