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依据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原则,结合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评价标准,对商丘古城的价值与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商丘古城的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目标,以及提升申遗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商丘市是中原历史古城,自古以来便是重文尚武的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博大精深,也是火的发源地。这里不仅出现了大批帝王将相,而且涌现出了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和才女,商丘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无数英雄逐鹿商丘,在商丘留下了千古佳话。传统武术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与宗教、民族风俗文化、地域特色相依相存,负载着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在这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商丘的传统武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因历史厚重而闻名,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燧人氏即在这里发明人工取火。新石器时代,炎帝朱襄氏、颛顼、帝喾等先后在此建都。因商人、商业、商品发源于商丘,商朝建都于商丘,商丘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商丘古城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2014年,商丘市被评为"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商丘还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是淮海战役前期指挥中心及策源地,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彭雪枫等都在此留下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4.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文化能够提升旅游的内涵,旅游可以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因此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目前,以文化旅游城市定位的商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并未深度融合,文化中的旅游和旅游中的文化都有不足.主要体现为:没有打造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整合,对商丘文化的内涵挖掘深度不够.由此,未来商丘旅游业的发展要注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在文化景区做好旅游服务建设,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实现集聚式发展,对商丘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是当今国内各古城发展旅游经济的重点之一。游憩商业区作为旅游的附属产物和功能空间,其内部功能与城市整体功能性质有着较大联系。开封市作为八朝古都,核心风貌保护区内拥有大量文化旅游资源,而围绕文化资源形成的游憩商业区不胜枚举。本文以文化旅游为出发点,以历史空间重构为手段,以提高游憩商业区吸引力为目标,结合古城历史空间的要素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举例开封市古城区,以期对国内众多古城游憩商业区的历史空间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熊怡 《今日重庆》2014,(17):35-36
“安居古城保存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让我们找寻到历史记忆和生活环境的延续感,是中华龙文化、古巴渝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安居古城历史积淀深厚、综合文化价值很高,是山地古城建筑的典范,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为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史、建筑史、文化史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著名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拥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然而,旅游资源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在开发的同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保护,才能确保古城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安居古城保存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让我们找寻到历史记忆和生活环境的延续感,是中华龙文化、古巴渝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安居古城历史积淀深厚、综合文化价值很高,是山地古城建筑的典范,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为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史、建筑史、文化史提供了例证。"—安居宣言  相似文献   

9.
张磊  王霞 《改革与开放》2014,(10):69-70
本文从分析商丘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入手,以"英语专业人才"这一群体的作用为切入点,在梳理该群体在商丘地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探索其对商丘地区文化建设的推动路径。  相似文献   

10.
作为河北省的一座古城,邢台有着悠久并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地处河北南部,交通便利,地理条件的优越使邢台在古今都享有盛誉,并在我国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邢台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探讨如何开发利用这座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目标。本文通过研究邢台的历史文化资源,对邢台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系统的分析。充分挖掘邢台文化发展的前景.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开发。使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黄志锋 《科技和产业》2019,19(12):63-68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历史积累和结晶,为人们提供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是当前学术界和实业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回顾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理论脉络,探讨泉州市加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客观必然性,从文化旅游视角分析了当前泉州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文化旅游视角提出了一些促进泉州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春菊 《改革与战略》2010,26(2):138-140
衡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从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看,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景观转换,使城市化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是当前发展衡水市旅游事业以及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认为,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应从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工艺品类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文物古迹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旅游市场迎来了以"文化追寻"为目的的旅游者,毫无疑问,城市文化建设成了现代旅游城市的当务之急.现代旅游城市旅游产品的文化属性植根于城市文化土壤之中,城市文化培养了服务人群, 孕育了旅游资源,塑造了旅游形象,现代旅游城市的未来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立足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城市文化生态化.  相似文献   

14.
休宁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中国状元第县、中国有机茶之乡和乡村旅游福地"三张城市名片,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本文通过分析休宁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述裕 《科技和产业》2014,14(10):37-42
高铁开创了"快旅慢游"的旅游新时代。沪昆高铁的开通给怀化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怀化必须立足实际,科学应对,紧扣高铁时代的旅游特点,整合域内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加大旅游营销宣传力度,发展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大力增强中心城市旅游集聚功能,才能在高铁时代的文化旅游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6.
周斅源  陈剑峰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18-121
湖州中心城市是浙江南太湖区域的核心区块。由于湖州中心城市旅游开发水平低,影响了湖州在环太湖地区及长三角区域中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文章分析了湖州中心城市的旅游资源环境条件、旅游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等背景条件,指出了完善丰富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和优化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并分别提出了南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和西南近郊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具体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文化旅游城市的开发建设应使之兼具观光型传统旅游目的地和体验型现代旅游目的地的特征,文章以太原为研究对象,探讨提升文化旅游城市综合吸引力的路径和模式。在盘点太原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分析其旅游市场客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区域形象设计,继而通过地区营销组合,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的文化创造有机整合包装起来。使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必将能极大地带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红芳 《特区经济》2013,(2):106-108
许昌市是一个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八柏冢景区像一块幽静的处女地镶嵌在许昌市区城北,整个景区既有幽静的环境、庄严的寺庙、雄伟的冢墓,又有优美的传说和葱郁、古老、奇特的树木,是精华荟萃的休闲胜地。对八柏冢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体验旅游的大趋势和八柏冢景区的实际特点,提出了八柏冢景区旅游发展定位及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瑛  ;汪明林 《特区经济》2009,(7):201-203
正确确定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对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促进城市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国内外游客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的乐山市更应如此。本文分析了决定乐山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方向的旅游主体吸引物、区位条件、城市经济与文化背景等主要影响因素,遵循现状与发展相结合、突出特色、国际化原则,提出了乐山国际旅游发展方向为以世界遗产旅游、山水文化体验旅游为依托的,观光与休闲并举的区域性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20.
高春菊 《改革与战略》2012,28(4):133-135,158
文章认为,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提炼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物质文化品质和非物质文化品质,使历史文化资源重放异彩,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资本和源泉。文章提出,要树立"名人名牌意识",挖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挖掘工艺品类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整合文物古迹资源,开发其潜在的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