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应物流组织得好,可大大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和柔性化,所以它是汽车制造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第三方物流引入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我国汽车供应物流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汽车供应链是一套供应链系统最复杂的集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体系。在这个系统中,以车辆制造商为核心,因为车辆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分配的,这是不容易控制的。而在物流、验收、采购及供应汽车产品的制造企业中,按照工作计划,具有良好的控制。如果可以组织好入场物流,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供应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等。为此,试图通过分析研究和策略优化模型开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以优化入厂物流。  相似文献   

3.
行业整合视角下的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物流具有复杂度高、整体协作性要求强的特点.本文总结了国外汽车供应链物流的三类模式:一是美国高度协作的业务外包模式:二是日本自成体系的JIT精益物流模式;三是欧洲以整车厂交易平台为核心的聚散型物流模式.并针对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的特点和国外的成功运作经验,提出了基于行业整合的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模式.  相似文献   

4.
吴嘉佳 《中国商人》2023,(12):206-207
<正>中国目前作为车企产销大国,汽车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供应链整合管理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物流外包是以“双赢”为目标,以合同形式规范行为的业务委托合作方式,将非核心的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物流企业运作。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物流在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全球各国汽车制造行业均注重物流管理,降低成本、扩大利益空间是其管理的目标。在欧美地区,以领头物流供应身份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身份进入汽车供应链成为了发展的趋势,但是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市场竞争的重点逐渐从企业之间转变为企业所在的供应链。文章基于供应链管理,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汽车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从而促使我国现代汽车物流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郑捷扬 《中国市场》2014,(2):105-106,114
在汽车制造业供应链上主要物流节点有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制造商中间仓库和汽车制造商。其中汽车制造商是整条供应链的主导企业,它是信息的控制中心,是供应链的驱动机构,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信息服务,与供应商信息共享、相互支持,使链上各方共生共赢。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零部件企业创造整个供应链中70%价值,因此它的运行绩效决定了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库存管理有利于汽车制造企业实现准时化生产,增强供应链竞争能力。本文是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形下对通过建立解析模型量化分析在库存信息不准确的多级、分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揭示牛鞭效应在高阶段供应链中的放大情况,以及库存准确性对牛鞭效应的影响,最后通过求解模型确定多级库存的最佳安全库存和最佳订货批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采购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要求更高。采购是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供应链运作效率。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零配件成本高,采购物流效率低,采购流程效率低。本文提出从采购原则、生产零件的标准化、通用化、优化采购流程、信息采购、JIT采购来提高采购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行业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供应链物流的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完美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协调生产和运输之间的关系,协调和分配资源的利用,加强企业整体的运作,降低企业供应的生产成本。所以,本文针对一汽-大众公司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对提高供应链物流管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希望也能为我国的其他汽车制造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金融风暴的影响波及全球,汽车制造企业无能幸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成为汽车制造企业研究的重心。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现状的研究,并通过SWOT分析得出现今汽车制造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能够提高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物流能力的量化及等级的划分对提高供应链竞争力和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供应物流能力、制造物流能力及3 P L公司的物流能力三个层面选取供应链物流能力成熟度的关键指标,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柯西型隶属度函数计算三个层面的物流能力成熟度,并采用熵权法确定三个层面上的综合熵权值。最后,通过实例应用对企业的供应链物流能力成熟度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为企业提升物流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成本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成本是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短板.在阐述相关研究背景和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提高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供应链作为现代企业竞争核心环节,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主要站在动态市场环境下研究制造型企业供应链稳定性,并分别从供应链的组织整合、供应链的需求管理、供应链的合作伙伴以及物流环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入厂物流、Milk-run、路径优化等相关理论,在Milk-run,JIT供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涵盖集货和配送两部分的双循环集配汽车入厂物流模式,并且从供应链优化角度,为汽车制造商和零配件供应商提出了降低物流成本的双循环集配解决方案。本文提出的双循环集配模式可以为汽车制造企业适应"拉动"式市场,提高企业竞争等方面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5)
为研究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的演进趋势,明确不同演进阶段汽车供应链的耦合模式和物流需求特征,通过分析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的主要参数,明确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结合经开区发展规划,对预测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的产能增长率和企业数量增长率较高,但汽车供应链耦合以同一条汽车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的耦合为主,汽车产业集群尚处于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5.
李楠 《商场现代化》2008,(8):144-145
本文研究三种不同的预测模式在不同汽车商分销物流中的应用。三种分销物流模式包括上海大众和天津夏利的传统模式、通用模式和奔驰模式。汽车制造供应链是所有制造系统中最复杂的供应链,如何做好销售预测和主生产计划是影响整个供应链运作的关键要素,不同的预测方式对提前期、可靠性、零部件需求波动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总装厂不同的长期、中期、短期和断点预测模式对其供应商的安全库存数量、缺货损失、及时交货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和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也要求不断提升。基于此,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物流管理策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浙江省中小制造企业为研究切入点,结合物流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重新审视中小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问题,针对浙江中小制造企业TK公司的物流管理状况进行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其物流管理的创新思路和创新策略,以资借鉴。对于丰富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理论的内涵和思想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行业一枝独秀,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大国和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是,中国汽配产业的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还很低,对于企业内外部供应链的管理还处于初级水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内地汽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难以保障企业在动态多变、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实现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汽配企业精益制造的应有推广,使企业通过实施精益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改善企业内外部物流和制造体系,从而加入全球汽车采购供应链,成为主流汽车整车厂商的合格供应商,迎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制造企业现存的物料、仓储、供应链的现状,提出了在先进制造企业中应用现代物流的意义。提供了现代物流在制造企业内部物料管理及供应链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绿色供应链管理能使整个供应链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负作用最小,并能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从而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应从绿色物流和绿色制造两个方面着手,综合考虑,积极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绿色供应链管理能使整个供应链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负作用最小,并能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从而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应从绿色物流和绿色制造两个方面着手,综合考虑,积极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