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华西村     
走进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引人注目的金塔,金塔上“中国华西”四个大字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登上金塔,乌瞰村庄,华西美景尽收眼底,特别是那棋盘状的豪华的农民别墅群,着实令造访者赞叹不已,留连忘返。李鹏委员长曾称赞华西村是“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在华西这仅有0。96平方公里土地,350户人家,1520多位村民的弹丸之地上,进发出一串令中国老百姓怦然心动的数字:平均每两户拥有一辆轿车,平均每户有一人出国旅游过,3/4的人家住上令当今共和国省长、部长们自叹弗如的现代化设施齐全的三层410平…  相似文献   

2.
去年4月份。“天第一村”江阴市华西村自在黑龙江和宁夏建设两个省外“华西村”后,又,再次伸出“共同富裕”之手,“一分五统”了周边lO个村,带领16936名干群谱写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新篇章。一年后,大华西的发展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3.
最近,清华大学远程企业教育顾问、北京仁慧特咨询公司副董事长李汶香及助手秦一沣考察了华西村。华西村平均每家拥有450~600平方米的别墅,户户有100~1000万元的存款,每家有1~3辆汽车的中康生活让人耳目一新,而华西村沉淀的文化更让考察者心灵震撼——吴仁宝用5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千好万好,老百姓说好才算好;千福万福,诚信经营才有福;千理万理,人民幸福才是硬道理。华西的七条创新思维法则:法则一:与众不同,亦城亦乡的特色观。新村建设土洋结合。选拔和使用干部“土标准”:“三正”——做正确的事、处事公正、经营…  相似文献   

4.
华西村,这个中国农村的希望之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这片美丽富饶、如诗如画的土地上,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令人神往。于是,便有6000多名打工者为了寻找各自的人生坐标,从五湖四海涌向这里。  相似文献   

5.
架起幸福之桥──吴仁宝带领华西村干部赴宁夏、甘肃考察纪实新华6月22日下午,兰州宁卧庄宾馆“宁安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甘肃一华西经济技术协作座谈会在这里举行。甘肃省委副书记孙英,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陆浩,副省长小苏来了,省农委、乡镇企业局、水利...  相似文献   

6.
我们华西村办企业探索在60年代,起步于7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壮大于90年代。并于1994年8月组建了国家级企业集团——华西集团公司。1999年8月10日,“华西村”股票在深交所正式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农村经济综合开发概念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百村”村委会主任华西倡议书全省村民委员会: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们百余名村委会主任聚首在富裕文明和具有帮扶光荣传统的华西村,交流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经验,探求农村发展大计。我们切磋商讨中形成一个共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  相似文献   

8.
采访实录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是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村。这个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人口不过1500多人的江南小村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5个亿,利税5个亿,人均向国家交税8万元。吴仁宝,是华西的灵魂人物。这位老农民用他最朴素的哲理和独特的智慧开创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华西模式,缔造了一个令天下瞩目的幸福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坚定发展信念坚持华西特色促进村办工业快速高效增长江苏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江苏华西集团公司是一个集工业、农副业、商贸业、旅游服务业及外贸、金融、科技开发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实体,现有40多家工业企业,3980余名职工,拥有固...  相似文献   

10.
叶蓉 《经营者》2004,(1):42-44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是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村。这个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人口不过1500多人的江南小村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5个亿。利税5个亿,人均向国家交税8万元。吴仁宝,是华西的灵魂人物。这位老农民用他最朴素的哲理和独特的智慧开创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华西模式,缔造了一个令天下瞩目的幸福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东方 《中外企业家》2005,(10):27-28
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2002年总收入突破60亿元.凡到华西村参观的中外人士无不惊奇,华西的经济何以能发展得这么快?华西人说,是老当家、党委书记吴仁宝的创新思维,把华西经济搞活了!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华西村,人均拥有轿车的数量超过了新加坡,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美国和日本,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职工总数的86%……有什么秘密吗?严其荣的《社会主义在华西》一文,道出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3.
神奇、旖旎的贵州大地,入秋后更显金风送爽,秋色宜人。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黔视察时,贵州矛台酒又一次牵动了总理的视线,朱总理特地接见了贵州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季克良。 “我曾经在电视上见过你,我认识你!”朱总理紧紧握住季克良的双手说。这是季克良一生中最为兴奋的时刻! “茅台酒这几年生产经营情况怎么样?近期经济效益好吗?”朱总理十分关心地问道。季克良如数家珍地回答总理,“这几年的销售一年比一年好,每年可销售三四千吨,今年可为国家创利税10个亿!” “10个亿有多大的利…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以来,江苏省江阴市人社局针对外来农村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加大外来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 第一棒:训前做好宣传。针对职工和企业两个方向做宣传,吸引外来农村务工人员参加培训,提高技能。第二棒:起点优化课程。结合江阴市的产业特点和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外来农村务工人员所需的技能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特色胜于完美”。这话不假。提起中国农村改革,小岗与华西这两个名字,可谓无人不晓。一个是以“分”出名的农村“大包干”起源地,被称作“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一个则是以“统”著称,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致富道路的“老典型”,被誉为“两个文明建设第一村”。如果说18户小岗农民在一份秘  相似文献   

16.
顾客是企业永远的衣食父母破镜重圆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信息不对称的交易包含着道德风险只有尊重消费者的企业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000年岁末,在江苏采访。听华西村书记吴任宝谈质量和信誉,他每次见到来订货、催货的外商,总诚恳地说:华西的产品质量如有问题,负责包赔,来回运费由华西出。正是有这样的自信和有口皆碑的质量信誉,华西生产的出口法兰盘,获得美国、日本、法国等7个国家免检。民间有破镜重圆的美丽传说,但现实是:一面被打碎的镜子,可能还原吗?国外  相似文献   

17.
走进华西村     
中国人的个性是内敛的,但吴仁宝领导的华西村不是,华西村打出的招牌就是响当当的“天下第一村”。 当车拐进华西村时,村口就赫然矗立着"天下第一村"的牌子。顿时,一股震慑人心的气势不由分说地扑向我们,这就是华西村,真实的华西村就在我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8.
吴仁宝当代中国农民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现代新农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的带头人。曾任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等职。现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19.
邯邢矿山局矿山村铁矿是一个远离市区、建矿47年的国有末期矿山。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几度辉煌。1959年6月敬爱的周总理曾亲临矿山村铁矿视察,“要多出矿、多炼钢”的谆谆教诲,一直成为鼓舞矿山人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巨大精神力量。近一时期,矿山村铁矿党委一班人通过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回顾建矿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最近几年求生存、谋发展的经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贯彻执行也更加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让职工对企业充满信心和希望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重提村集体经济,相信会有很多中国人嗤之以鼻。上世纪耳熟能详的大集体、大锅饭、人民公社,早已被历史封存,再倡村集体,难道想走回头路? 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打破了中国农村集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的经营权还给了农民。制度的设计者曾寄希望于村集体经济,希望能完成统分经营中统的任务。三十年的实践表明,这条路在大多数的中国村庄走不通。当然,华西村是个例外,但它的成功几乎无法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