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三产业比重的统计资料,通过对我国第三产业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进步,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结构升级缓慢、缺乏投资动力、经济运行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因而,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升级产业结构,是解决当前经济增长速度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主要论述了第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内容,以期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曲翔宇 《中国市场》2012,(41):102-105
本文在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史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了ARIMA模型对第三产业比重未来的变化做了科学的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因素,发现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城市化和国家对科技的财政支出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影响。针对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三个因素,本文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2015,(1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也在发展中发生巨大的改变。本文选取我国近20年中9年的产业结构数据以及交通运输结构数据,通过SPSS软件相关性分析,得出了产业结构与交通运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显著相关性,公路交通运输方式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关性较高;水路交通运输方式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关性较高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廖亮 《商业时代》2012,(17):126-127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和三次产业对能源的需求情况,发现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对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后剖析了天然气市场发展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天然气市场战略。  相似文献   

6.
丁玮 《商》2014,(3):216-217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状况有着长期且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资源的整合将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现状推动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但仍然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低、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限制因素,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7.
应豪 《商场现代化》2006,23(11):205-207
传统产业演进理论的制约是我国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边缘化。现阶段只有通过建立产业结构演进新模式,在创新视角下,制定加快县域第三产业的具体策略,促进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力量。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第三产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而第三产业的萎缩必定造成劳动力就业减少收入水平降低的情况。因此,在金融危机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通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第三产业时,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以现代服务业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也使得我国县域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本文将以县域经济为背景,对创新视角下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外资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产业结构分为三个.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WTO,面对外国资金的涌入,我国的产业结构迫切需要做出调整,才能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来说明目前产业结构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钟文皓 《商业科技》2014,(31):104-108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以往研究大多落脚于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而忽略了由于产业转型带来的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作者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将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同时,文化消费、教育投入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人力资本。本文使用2005-201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工具变量的方法,以金融发展状况作为第三产业占比的工具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在控制了年份和省份的固定效应后,我们发现第三产业占比对人均人力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转移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若干建议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包颉  侯建明 《商业研究》2011,(3):139-145
通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计算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运用选取产业结构弹性指标对我国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与总体碳排放强度相关性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减少第二产业比重具有减碳效应。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以往研究大多落脚于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而忽略了由于产业转型带来的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作者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将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同时,文化消费、教育投入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人力资本。本文使用2005-201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工具变量的方法,以金融发展状况作为第三产业占比的工具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在控制了年份和省份的固定效应后,我们发现第三产业占比对人均人力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转移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若干建议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第三产业的壮大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最鲜明的特征。随着我国工业化向中后期推进,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增速总体持续放缓,而第三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统计显示,1979年至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10.8%,高出同期GDP增速1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总量和GDP占比均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西北五省1984-20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城市化、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明:城市化、产业结构是影响城乡收入的重要因素;西北五省二产、三产占GDP的比重增加会显著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西北五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应加快西北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大力促进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全面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有效缩小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云南省与全国产业结构比较,揭示出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都处于工业化中期,但云南省产业结构演进滞后于全国产业结构。云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第一产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不能忽视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应继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重视环境保护与产业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是云南省的优势产业,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的带动下,不断优化云南省产业结构向"三二一"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与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胜 《财贸研究》2003,(4):18-20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涉及我国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探讨了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论述了旅游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具有的积极促进作用,提出了如何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阶段呈现出第一产业呈低产值高就业、第二产业呈现高产值低就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基本吻合的特征。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未来演化方向进行展望,得出结论:第一产业比重将继续下降,但其基础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第二产业结构短期内将得到扩张,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比重将不断上升,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9.
李媛媛 《现代商业》2013,(2):157-158
本文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全国1978~2010年间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另外,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口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传统服务业,而工业、建筑业和农业在观察期内对我国就业促进作用相当有限,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与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三产业的壮大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最鲜明的特征。随着我国工业化向中后期推进,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增速总体持续放缓,而第三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统计显示,1979年至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10.8%,高出同期GDP增速1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总量和GDP占比均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不过,相对比高收入国家第三产业总量占GDP70%左右的水平,以及与中国发展阶段大体相当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