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的双重力量作用下,日益频繁的洪涝灾害已成为中国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社会脆弱性评估识别易受淹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是降低风险和增强气候适应性的重要途径。以南京市为例,通过构建面向洪涝的城市社会脆弱性评价框架,识别南京社会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社会脆弱性总体上呈现“中心—外围”模式,即中心城区和远郊区社会脆弱性高,近郊区社会脆弱性低,进一步划分了“高暴露型”、“高暴露—高敏感型”、“高暴露—低适应型”和“低适应型”四种政策分区,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及南京市政府根据中央授权,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南京城市管理的法规.这些法规确定了城市管理机关的组织和权限,内容涉及公用事业管理、市民生活、社会问题解决、教育事业、地政、自治事项等方面.城市管理法规将南京的城市管理纳入了制度化轨道,是城市管理体制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但由于种种因素,这些法规的实效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5.
6.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社会救助研究--以常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常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常州市城市贫困阶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生活、群体特征及其社会救助状况;讨论了社会救助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的背景、特点和优势等方面,结合国外经验,对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必要性和整合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协调管理体制、明确规划定位和加强科技合作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建设区域性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问题分析——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基础组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关系城市高速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之命脉。传统的治理模式、治理主体、治理体系已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城市要发展必须要进行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政府已意识到多重治理主体介入城市基层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中城市公民参与程度对城市基层社治理改革的影响毋庸置疑。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从公民参与视角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电子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治理时代,重视引导公民参与,才能形成有效治理体制与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公民共同承担的"协同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垃圾困境与制度创新——以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许多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困境,这种困境其实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困境的根源在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制度缺失.制度缺失既包括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方面的法律缺乏明确而可操作性的权利义务界定,也包括垃圾收费制度没有体现“多排放垃圾多付费”的原则,致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成效甚微.我国台北市将垃圾分类收集与垃圾费... 相似文献
10.
采用防护费用法计算水污染造成的城市生活经济损失,该计算方法考虑了因水污染造成城市饮用水处理需付出的额外成本和城市居民因担心水污染影响健康而采用家庭自来水净化防护措施的成本两部分.分别给出了上述两部分损失的计算模型,并利用在广东省调查所取得的基础数据进行了核算,计算表明,2004年广东省因水污染造成的城市生活经济损失占GDP的0.41%,已经影响到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开发区协调发展的问题——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现象在中国迅速蔓延。目前,一个城市拥有多个开发区,一个开发区设立多个园区进而形成城市开发区群,成为开发区发展的新格局。城市开发区群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获得了良好的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开发区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不同开发区功能定位重合、产业同构严重、土地利用低效、空间发展失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南京城市开发区群为例,分析城市开发区群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开发区群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发展特定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借助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在阐明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南京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两难境地,剖析了其原因,进而提出了协调二者关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保障性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往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探讨多集中在供给制度、资金来源、准入条件等方面,而对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是否合理,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则重视不够。在对南京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由于南京保障性住房普遍成片建设在城市远郊区,将可能导致出现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受阻、社会阶层隔离与排斥加剧、贫困文化再生产和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合理规范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布格局,推行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以此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撤市设区"后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型时期,可采用城市规划的制度设计功能应对行政区划调整的冲击;加强区域规划,弱化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规划的冲击;加强区域管治,强化区域规划的约束性;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非农就业水平、完善土地使用制度保护失地农民利益、从社会文化和经济制度等方面引导农村城市化稳妥发展,从多个层面解决行政区划调整中的被动城市化问题,应对"撒市设区"后出现的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分异调查——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命令成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间分布形态也由空间均衡趋向社会分异。以广州市为例,基于3954份有效问卷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数据,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中心城区116个街镇单元可以划分为6个类型,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居住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受旧城区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及历史沉积效应影响,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可达性之间呈非完全一致性,体现出类似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城市生态法则的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16.
17.
在分析社会转型基本涵义的基础之上,以广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指出:贫富分化、流动人口、就业压力、社会责任感下降、城乡文化整合等,是转型时期城市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维持城市社会未来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在城市化与居住郊区化的进程中,居住空间分化是难以避免的社会与地理现象。试图将居住社区的空间分化与社会排斥勾连起来,从空间可及性控制角度切入探析社会排斥问题,并结合实证调研的成果对这些问题加以描述和分析。最后在借鉴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居住社区空间整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