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城市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是研究中国城市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动态关系的重要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20余年中,流通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而不是相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流通产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影响的一般规律相背离,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发现, "城市化率对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变化存在负贡献作用"、"城镇人口规模指教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存在负贡献作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存在负贡献作用"等若干悖论,并重点从制度安排、阶段特征等角度解释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相背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种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下取得的,而城市的非均衡发展是由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造成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而地方政府的角色偏差和制度供给失当则对强化二元结构的非均衡城市化制度安排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因此,要转变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非均衡发展模式,首先要转变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和职能,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征地制度、土地财政制度、城市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化进程中制度安排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服务业有了很快的发展,这与近些年来的人口城市化密切相关。以山东省为例,对服务业和城市化的相互协调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从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冲击来看,城市化对服务业的冲击主要有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从服务业对城市化的影响来看,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投资需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的城市化。运用EViews软件对山东省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建议山东省应该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服务业结构等促进山东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化进程的轨迹、发展水平、结构规模等方面分析中国的城市化特征,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造成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原因在于,1978年之前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逆城市化政策,1978~1994年间的农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和认识上的误区及城乡二元体制的固化,以及1995年之后在地方政府追求GDP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下所产生的一些抑制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的迅速健康发展,北京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化发展质量也曰渐提高.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建设与管理,意义重大,在当前的条件下,政府必须纵观大局,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塑造城市品牌已成为各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别从城市品牌的涵义,城市品牌定位中的误区,如何建立城市品牌等几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深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但是城市化的发展不一定意味着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分析我国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对GDP增长的影响,提出一些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标志。中国作为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本文探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进入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历史步伐,更成为了各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象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也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2008年城市化率达到了45.68%。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率在30%~60%之间时,是推进城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