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沈军 《经济论坛》2004,(10):97-98
金融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中国20余年的金融改革需要总结、回顾、反思与展望,所以,有必要从金融发展、金融效率的视角系统审视中国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银行史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中国成立现代意义上的银行,迄今不过百余年。但恰逢两千年未有之变局,制度创新与金融投机并存,管理失当与政治危机同在,使得银行史呈现出令人目眩的景象。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又花了不少时间才统一和理顺了中国的金融秩序。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今天的金融秩序不可能和鼎革之前几十年的金融秩序截然斩断,  相似文献   

3.
中国过去十余年间持续的双顺差,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加工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其实中国经济外部失衡问题解决之道不仅仅是汇率问题,更在于中国经济内在的FDI偏好。本文研究发现内生金融控制引致的金融扭曲和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经济为何偏好FDI,并指出国内金融改革和财政分权的重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军备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有着特殊地位。西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军备经济学说惯于从需求与利润率两个维度分析军备生产的反周期效用,但这些学说至今仍缺乏坚实的理论建构并难以得到现实经济数据的支持。近十余年来,部分国外学者超越传统阐释框架,从新自由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从金融化、资本积累等角度研究军备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危机的关系,这些探讨为我们深入研究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帝国主义军备发展的趋势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郭峰 《财经研究》2015,(8):4-18
过去十余年中国金融中介扩张的速度非常引人注目,文章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土地资本化角度对此进行了解读.文章基于不同的模型设定——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以及不同的工具变量策略——滞后期工具变量、外部工具变量以及动态面板模型设定下内部工具变量和外部工具变量的组合,控制了有关变量的内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均收入和其他反映中国省际经济差异的重要特征,以及有效解决有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土地资本化显著促进了我国省际金融中介的扩张.中国式土地供给不仅具有“土地财政”效应,还存在宏观资本金融效应.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趋势显著,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积累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但也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而今,距离危机的爆发已经十余年,危机后当代资本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调整.本文考察了危机后美国政府的系列"再工业化"政策、新自由主义持续强劲的势头、新形势...  相似文献   

7.
宋春梅 《时代经贸》2009,(3):113-114
从金融发展的视角看,区域金融二元结构特征具体表现为区域金融总量、金融结构及金融运行效率的显著差异。其中总量水平是从量的角度反映区域金融差异问题,包括金融资源与金融交易数量、货币与金融深化程度的不同;而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则是从质的方面反映区域金融的差异问题,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融资方式、融资机制和金融行为的不同特点等。金融总量、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的差异共同构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1996年本文第一作者曾分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给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十余年的金融改革,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是否有所改善?目前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是否能适应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为主线,在重新度量中国金融资产总量的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研究表明,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需要继续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促进金融资产结构调整。未来十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最佳路径是市场的双向开放。  相似文献   

9.
政策性金融功能再界定:功能演进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正式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已经在我国运行了十多个年头,但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到底如何定位依然不是那么明确,这严重影响与制约了我国政策性金融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完善。文章在对金融功能演进轨迹进行基本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金融功能演进轨迹的分解图,从而在整个金融功能演进轨迹中为政策性金融寻找到合适的位置,由此对政策性金融功能进行了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仍然处于新兴和转轨阶段,主要以股票市场为主,债券市场极不发达,金融衍生产品缺乏,资本市场的整体结构还很不完善。适时推出金融创新产品,推动证券市场的全面发展已势在必行。为了调整市场结构,在2005年,我国推出了认股权证,但大多数投资者对其认识不足,导致投资损失。本文从权证的经济特性及作用两方面来阐述,使投资者对权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金融开放是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中各国的必然选择。中国金融开放二十余年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入世以来,金融开放进入实质性阶段,尤其在当前的“后过渡期”内我们面临更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2005年11月7日央行首次发布《金融稳定报告,》我国“后过渡期”内金融开放将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为维护我国金融稳定的取向。文章将从金融开放的内涵探讨出发,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阶段及其开放成果进行回顾,最后对我国入世“后过渡期”内金融开放的走势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建国到现在四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的金融业一直处于抑制状态,只不过引起抑制的因素不同,抑制的为式和程度不同而已。传统体制下严重的金融抑制在改革过程中有所松动,但在治理整顿时期又重新加重了。金融抑制窒息了金融自身的活力,也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金融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解除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文章在分析中国金融抑制的历史、现状之后,提出了金融“分层次同步深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十年来我国金融改革作了理论上的回顾与分析。认为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但存在某些超前与滞后的问题。尤其是信贷资金财政化的趋势值得重视。对金融改革了宏观上的展望。作者本校财金系博士导师。  相似文献   

14.
一、十多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回顾 十多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货币稳定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主要表现在: 1.改变了与产品经济相适应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确立了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的,以专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金融论坛"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发起并主办的金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峰会。2013年9月8日,由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研究》杂志社主办的第十届"中国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经济转型下的金融风险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重点讨论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复杂作用关系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为成果共享提供支撑,具有共同富裕效应;并且数字金融的共同富裕效应具有长期性与时间累积性,呈现出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增特征。(2)数字金融更多惠及传统金融发展不足的地区,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的覆盖缺口,是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3)数字金融缓解了区域金融中心对共同富裕的负面影响,其共同富裕效应在传统金融分布不均的地区更加显著。(4)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相辅相成,两者共同发力相互强化金融体系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结论启示,数字金融对传统金融的“超越性”强于“依赖性”,二者良性互动关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十年金融改革的最大失误是没能彻底改变制度性短缺问题,特别是适应同步改革需要的宏观管理制度、市场法律制度和企业组织制度。金融改革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制度创新的结构失衡。因此,制度创新应成为我国九十年代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而制度创新必须树立“一个中心,两个支撑点”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8.
区域金融生态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采用一般均衡的方法,得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和推动区域发展有助于增加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结论。依据区域金融生态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显著关系,提出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用模型。据此模型设计出大陆省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多种方案,并选取其中一种方案与实际金融资源配置现状做差异分析。文章最后针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受制于区域金融生态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推动区域发展(或开发)并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三个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对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中国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中国跨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运用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2004年的经验数据,对我国金融中介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银行的贷款总额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向非国有部门的贷款对经济增长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