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为满足国内经济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央行扩大了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调整了汇价管理政策。但国内远期结售汇市场刚刚起步,发展还比较慢,特别是在远期汇率的形成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管理》2005,(9):45-46
政策出台的背景 远期结售汇业务自1997年由中国银行试点办理以来,目前已包括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近期结售汇业务的平稳发展.不仅锻炼了银行对衍生产品交易的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而且为管理部门积累了相应的监管经验。近年来,国内银行衍生产品交易和管理能力逐步提高,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货币市场发展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市场》2005,(8):33-35
作为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近年来发展迅猛,日益受到银行及外贸企业的重视。文章指出国际市场汇率波动程度、人民币升值预期及远期汇价贴水幅度是影响远期结售汇业务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该项业务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远期结售汇是目前国内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金融工具。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远期结售汇业务虽大幅增长,但与即期交易相比,所占比例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6.
张琦 《中国外汇》2006,(6):34-35
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金融市场上推出了一些新的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如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比起银行、企业所熟悉的远期结售汇业务,掉期业务则是一个新面孔。同样是避险工具,掉期业务与远期结售汇业务有何不同的“避险之处”呢?它能为银行,企业带来哪些好处?银行、企业在运用时该注意哪些问题?编者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加大、汇率风险无处不在的今天,这些问题值得银行、企业及相关学者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罗纲 《中国外汇》2007,(9):38-40
人说商场如战场,如果把GTS业务比喻为商业银行急待开辟的一片新战场的话,那么中资银行已经意识到,在这个战场上将面对强大的对手。如果将组织合理、管理先进、产品丰富的欧美银行比作装备精良的机械化部队,那么中资银行大概只能算是小米加步枪的游击队。在金融开放和全球化的大形势下,中资银行已经认识到大力发展GTS业务的意义,并已经开始积极进入这个领域。那么,当前GTS市场的发展环境如何?软硬件都  相似文献   

8.
阮凤仪 《新金融》1998,(2):20-21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 的日益完善,外汇买卖业务特别是分支行基层窗口的代客套汇和个人外汇买卖(外汇宝)业务,以其无资金脱手风险和差价收益稳定、见效快而作为一项基本的银行窗口服务项目被迅速地推广发展。但无资金脱手风险并不等于没有风险,作为银行四大风险之一的汇率风险,和外汇买卖业务的发展推广相共处并存的。各分支行外汇买卖之无资金脱手风险。  相似文献   

9.
魏晓华 《浙江金融》2006,(4):41-42,57
中国人是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约2%.对境外上市公司最直接的影响是外汇募股资金小幅缩水。随后.人民银行推出一系列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其中8月初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业务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两项配套措施.为境外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更为便利的规避外汇风险的工具和平台.  相似文献   

10.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我国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全球的外汇市场交易量中,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量远远超过了即期产品的交易规模。我国于1997年1月1日开始在中国银行试点外汇远期结售汇业务,探索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之路。但由于其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保持了相对稳定,外汇衍生产品市场规模一直很小。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给市场传达人民币浮动的信号,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加大,迫切需要借助银行来控制和化解汇率风险。天长支行抓住这一商机,适应广大客户的需求,及时推出了远期结售汇等外汇衍生产品。6月16日成功与本地一家大型在港上市企业——安徽天大石油管材股份有限公司达成1000万美元远期结汇协议.实现了远期结售汇业务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相关配套的外汇管理改革措施纷纷出台。对于商业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而言,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实施了11年的银行结售汇制度的变革。此外,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的改变,也对银行结售汇资金运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汇汇率频繁、剧烈变动将成为常态,由此引发的汇率风险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要求中国企业树立外汇风险意识,学会合理运用避险工具,有效防范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4.
傅烨珉 《理财》2011,(4):62
今年年初,花旗银行花旗集团中国区投资研究与分析部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为5%左右。尽管今年美国经济复苏可能好于预期,但美元币值仍有下行的空间,弱势美元将助推人民币升值。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预计,今年人民币将升值6%,到年底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达到6.2元。渣打银行也在今年初发布的报告中,将此前预计的人民币兑美元全年升值幅度由4%~5%,上调到6%。国际清算银行则测算,在美元继续走弱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至年底可升至6.35元左右,全年升值约4%。  相似文献   

15.
现代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多种方式的套期保值工具,从而使企业规避包括汇率风险在内的各种财务风险成为可能。随着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加、规避外汇风险需求的增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各种外汇套期业务的数量将迅速增长。研究新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成为会计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处理问题。由于远期外汇合同是一种较为简单、最为常用的套期工具,而且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处理又涉及套期会计的一些核心问题,因此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展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标志着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笔者就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对山东半岛的部分外贸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外贸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企业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消化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压力,但仍有部分企业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认识不足,没有将汇率变动作为企业经营风险中的一项常态因素进行管理,缺乏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