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岐山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实践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壮语,五丈原也以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2.
三国是一段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历史。一则有《三国演义》经典名著;二则有诸葛亮等众多传奇人物;三则有诸多权谋术数;四则有李宗吾《厚黑学》;再则有各类三国游戏延续其为主流历史的香火。
  说到诸葛亮,虽然《三国演义》将其过度神化,但综其所谓正史、野史、传说来看,诸葛亮的背后,有一个极其伟大的“产品经理”,也就是他的岳父黄承彦。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七字识人”中的管理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察识别人才。  相似文献   

4.
情绪是个坏东西!诸葛亮三气周瑜.以至于在临终前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情慨叹。令一代枭将周瑜撒手西归。情绪是个好东西!诸葛亮三气周瑜.令善于度势的诸葛亮进一步巩固了蜀国在三国中的地位,传为千古美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察识别人才。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它在对东汉末年至晋朝初年的连年争战的描写中,蕴含了丰富的、值得借鉴的谋略思想和管理方法。三国中蜀国的诸葛亮是一位富有文韬武略、充满大仁大义的智者,他为蜀国国事呕心沥血,他对下属的体贴关爱无微不至,对于国事他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今天,诸葛亮的许多用人之道被我国甚至是世界企业奉为经典来学习。  相似文献   

7.
“过关”与“把关”杂谈黎莎说到关,很容易联想到“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把关”华容道,可关羽遇曹操后却想起“曹操当年许多恩义”而纵虎归山。关羽放弃原则断送了蜀汉的根本利益实属违法行为,理应依法论处。然而,惯以执法如山形象示人的诸葛亮这回碍于刘备等人的...  相似文献   

8.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是后人对三国时蜀相诸葛亮的评价,常被用来作为奉献精神的写照。在我党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无数为人民事业鞠躬尽悴,死而后已的不朽人的,孔繁森则是新近被人们传颤的一位,孔繁森同志虽英年早逝,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许多事迹却留给我们了不尽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执法严明的启示□孔令平田化雨卫东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安定社会,治理天下,他从立法入手,制定汉科(律)。并指出:“孙吴所以能制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执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明”、二是“严”。所谓“明”,一是表现他对各种...  相似文献   

10.
这人忒贫     
北京人训斥人的时候爱说:“没规矩。”这说明北京人特别讲究规矩,凡事都得有个说道合了礼数才行。要是让外人看倒不一定能够明白,这就好比您看过去宫里头演奏,好几百人笙管笛萧吹拉弹唱挺热闹,麻烦问声诸位,哪位是指挥啊?民乐不同于西乐,没指挥不等于说没有规矩,看见那打板的敲鼓的没有?规矩全在那儿了,梨园行的行话叫有板有眼。官分上下九品,人分三教九流,这说的还是规矩,不能乱来。满清时当官的入朝面君必须先到吏部演礼三日,把规矩掌握了才能说别的,否则,您候着吧。所以北京作为古都至今还保留着规矩多老礼儿多的传统习惯。  相似文献   

11.
原正气长留天地间候尧文“鞠躬尽悴,死而后已”是后人对三国时蜀相诸葛亮的评价,常被用来作为奏献精神的写照。在我党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无数为人民事业鞠躬尽悴,死而后已的不朽人的,孔繁森则是新近被人们传颂的一位.孔繁森同志虽英年早逝,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许多...  相似文献   

12.
张向前 《企业文化》2005,(10):80-81
三国的诸葛亮在《自贬疏》中道:“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 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诸葛亮的这番自我批评颇为自觉和深刻。“授任无方”于己于国均不利。诸葛亮就因“授任无方”吃尽了苦头:“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来览焉;敢食不至数升”,以至积劳成疾,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总会计师》2012,(8):157-157
企业中财务主管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似乎有解决不完的事,刚刚处理完员TA的事,员工B又来寻求帮助,久而久之,好像每件事都是由主管一人完成。在历史上,“事必躬亲”的典型人物非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莫属,虽然因超强的个人能力将蜀国打造成一方霸主,但诸葛亮死后,却面临”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窘境。这恰恰也是企业主管需要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程美秀 《公司》2002,(5):20-21
周瑜是东吴的一位杰出统帅,当曹兵压境的,孙权任命年轻的周瑜为大都督,指挥赤壁之战。在他的指挥下,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破曹军,留下了千古英名。然而,这样一位盖世英杰却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遗憾和值得思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有人用"万古云霄一羽毛"来形容他的渊博学识,而诸葛亮在选贤任人方面也有过人之处.他在其所著<心书>中曾经系统地提出了对"如何知人"的看法,也就是他选拔人才的七条标准:……  相似文献   

16.
如果让你在三国众多的谋土中挑选一个,作为你的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你会选谁?可能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诸葛亮,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多智?因为他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还是因为他在中国数千年传说中的被神化?可是,按照现代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来看,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老幼皆知的历史人物。对于诸葛亮的出山立业,人们往往侧重于刘备的思贤若渴,而忽略了诸葛亮的自我宣传。孔明先生不但智慧过人,而且他的自我推销意识即使在今天也应该是先进的。请看他的出师表所言:“臣本布衣,本想苟全性命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但……”云云。试想,如真象孔明先生所言,不求闻达于诸候,那何必还要“自比管仲、乐毅”,还要广泛地向他的友人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政治大计惹得刘备来“三顾茅庐”呢?看来,诸葛亮久怀出山报国之意,一直在伺机而动。那么他在出山之前一定会对天下诸候做过…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足智多谋,为蜀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在领导方式上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事必躬亲。诸葛亮身为蜀相事无巨细“皆专之”,竞到了“杖二十以上亲决的地步”,他还曾“自校薄书,流汗竞日”。试想,如果诸葛亮将众多琐碎之事合理授权于下属处理,而只专心致力于军机大事、治国之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岂能劳累而亡,导致刘备白帝城托孤成空,阿斗将伟业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19.
守纪律、讲规矩是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血脉基因.1 981年,时任中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同志在《关于党风问题》一文中写道:抗战期间,毛泽东主席就靠一个电台指挥工作,“嘀嗒、嘀嗒”的发报声就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全党全军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没有什么人怀疑或质疑,大家都自觉地执行延安的“嘀嗒、嘀嗒”.正是因为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着卓越的战斗力,不断取得斗争的胜利.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相似文献   

20.
志当存高远     
邢志 《成功之路》2012,(7):21-23
近读陈文德所著的《诸葛亮全传》和周殿富所著的《诸葛亮武侯全传》,又联系诸葛亮经历,读解他的《诫子书》、《诫外甥书》,对他的“明志”之说有点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