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任务。中国银行是在国内各银行中与国际商业银行差距较小的一家银行,因为中国银行的40家海外分行完全是按商业银行模式经营的,在与国外银行的频繁交往中对国际商业银行的经营方法和惯例相对比较熟悉,应该说。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国际经济环境下.许多人说中国银行业面临挑战。如果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这种挑战同样可以被视为机会。金融脱媒的趋势与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和赢利模式.提高经营客户的能力,如同一张牌的两面,无法分割。  相似文献   

3.
汤广富 《中国金融》1996,(10):33-33
对提高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能力的探索中国银行江苏省徐州市分行汤广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主要要依靠集约化经营能力的提高,从当前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调整决策方式,提高统筹能力转变经营管理方式,就是要从以外延扩张...  相似文献   

4.
段琳 《中国外资》2014,(3):48-49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银行业如何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模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话题。作为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石,银行业是中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引擎和稳定器。为提高银行业服务水平、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业经济体的效能、培育市场竞争力,早在十年前,中国银行业便掀起了所有制改革,由此,各种形式的股份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正>银行业面临着从本土传统市场到面向全球化经营和服务的转变,形成跨境跨市场的经营格局是中国银行业继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需要中国银行业继续扩大"走出去"加"引进来"的双向开放,在与国际市场环境的交流、竞争、协作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银行业在与外资银行的博弈中,经营理念、经营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开始从单纯融资的传统经营模式中挣脱出来,走向更加广阔的“融智”天地。金融超市的纷纷出现,是中国银行业转变传统经营方式的一个显著标志。所谓金融超市,就是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银行业必须要从把握经济发展节奏、转变业务经营模式、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积极应对挑战,加快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融论坛》2011,(12):3-16
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以来,有关的研究文献大体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中资银行的视角,探讨中资银行的经营转型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如何实施国际化经营并推进跨国并购;另一类则是基于外资银行的视角,研究它们在中国的经营发展,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以及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这些文献的研究热点转换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实践,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自从中国银行业开始商业化改革以来,各家银行在经营与管理的观念和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多家中小商业银行的建立,给中国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从观念变为实实在在的经营行为,依然要经过艰苦的努力。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笔认为,要将现代经营理念变为经营实绩,关键的是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银行业逐渐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本文在介绍了美国“传统基金会”、美国弗拉瑟研究所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作出总体评判,认为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程度仍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强化科学管理深化金融改革中国银行董事长王启人1994年,中国银行将在金融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两方面深化改革。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中国银行将由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的方向转变。今年,中国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重点是建立商业银行自我约束的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在华外资银行已在市场份额、客户营销、业务经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从容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改制过程,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即通过与外资银行的业务及股权合作来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市场应变力,通过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5年10月18日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eurity First Network Bank)诞生以来,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快发展本国的网络银行。自1998年中国银行推出我国首家网络银行以来,我国网络银行取得了较快发展。在网络银行的推动下,银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单一化经营向综合化、现代化、信息化经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逐步成熟,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发展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中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加强中国银行证券混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旭升 《云南金融》2012,(5X):246-246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逐步成熟,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发展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中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加强中国银行证券混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钟海 《中国金融》1998,(1):24-25
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全面推进中国银行海外事业的发展中国银行钟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以后,以1979年中行海外分行会议为标志,中国银行海外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今天,中行海外分行已成为中国银行国际化、商业化和现代化经营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成立于1912年的中国银行,是中国唯一一家持续经营百年的商业银行。百年来,中国银行始终以服务国家和民生为己任,革故鼎新,开拓进取,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银行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积极融入全球金融市场,致力于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劳动人事管理问题初探刘国英,王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的金融体制已成为必然。而高效的劳动人事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业务经营与发展。本文拟就中国银行劳动人事管理方面的改...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银行长期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对外筹资的主渠道,服务大众,诚信至上,为支持经济建设和促进对外经贸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十年来,中国银行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上市,竞争力明显增强,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大幅提升。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中国银行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改进金融服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谈专业银行的转轨与经营效益的提高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刘觐军当前专业银行经营效益问题十分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专业银行的亏损每年呈递增趋势。严重的亏损,对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产生了直接的阻碍作用。专业银行经营效益不改善,专业银行永远也“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