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和谐”     
中央作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引起国人普遍的心灵呼应和关注。 和谐是中国数千年来人们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早在春秋时期,晏子就主张“和与同异”,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在我国民间更有人际关系讲“以和为责”,夫妻关系讲“琴瑟之和”,家庭关系讲“家和万事兴”。  相似文献   

2.
《中国总会计师》2007,(1):14-15
2006年,和平发展的中国,在各方面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十一五”开局,“新农村”深入,对内构建和谐社会,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对外深具大国气度,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经报国务院批准,4家中央企业整合,中央企业资源整合迈出了重要步伐。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演讲,强调四个“坚定不移”: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为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奋斗。关于科学发展观,胡锦涛说:“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进一步指出:“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靠人民,  相似文献   

4.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家对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民生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广大审计干部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贯彻《决定》精神,通过依法审计,认真查找影响地区或部门经济和谐的因素和问题,围绕审计关注的现实问题,帮助寻求破解难题的思路和办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经济责任审计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是摆在审计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李金华审计长提出的“民本”审计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其任期内能否坚持执政为民,能否解决和处理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效果。为此,我们要以审计的视角考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彰显“民本”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解读     
今年春晚的主题是:欢乐和谐中国年。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点儿口号,其实未必。因为,就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恐怕没有谁愿意和“欢乐”去结梁子,也没有谁喜欢与“和谐”去做冤家,  相似文献   

7.
从2007年开始,马钢煤焦化公司能源车间党支部从创新工作机制着手,以“创建三二一工程,促车间和谐”为载体,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建立独具特色的维稳工作体系。使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从2007年开始,马钢煤焦化公司能源车间党支部从创新工作机制着手,以"创建三二一工程,促车间和谐"为载体,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建立独具特色的维稳工作体系。使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高德康 《经营者》2007,(1):54-55
入选理由:他在持续的创新与探索中确立了行业的领军地位。同时带动了百万农民致富。他的产品在本行业连续11年全国产销量第一。[编按]  相似文献   

10.
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中国未来5年的能源走向,一直牵动着全世界的心,而随着十七届五中全会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这一能源图景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11.
黎石秋 《民营科技》2008,(8):108-108
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伟大战略举措,也是党心民心所向。但少数党员干部片面地将“和谐”与“不同”对立,稍有不同、分歧,便认为是“不和谐”,以致执行民主集中制时一锤定音,讨论问题时排斥异音。殊不知“不同”是促进和谐的活力源泉。  相似文献   

12.
解读“民工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成为描述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专用名词.但从2003年开始却传来一个异样的声音:从深圳、东莞等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开始,蔓延到闽东南地区,再发展到浙东南和整个"长三角"地区,到2007年,京、津、沪、湖南、江西等省市也陆续出现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招工难、缺工现象,与此同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颇具特色的现象--"民工荒".  相似文献   

13.
和谐企业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天 《企业活力》2006,(11):22-23
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古崇尚“和谐”。孔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苟子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可以说,和的理念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今在我国像“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等“和谐”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国重点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熊志勇 《新远见》2011,(7):35-40
诸多文章在分析“和谐世界”的理念谈到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确,在古代中国,有一些人在宣传“和谐”的思想,但那更多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事实清清楚楚地表明,至少在过去一两千年的历史上,在今天的中国疆域范围和周边地区各种战争接连不断。这说明,不是“和”的思想不对,而是古人们一直未能找到一条实现“和谐”的路线和体系。古代中国王朝政府试图通过建立封贡体系来保持一个“和”的局面。虽然它不能完全杜绝中外的纠纷和冲突,但曾大致维持了中原王国与周边藩属的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企业管理逐步由“钢性”向“柔性”转变。由“物质化”向“人性化”转变。利用有效沟通营造企业内部的“和谐”文化.进而使企业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形成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势在必行。通过企业“和谐文化”的逐步建立.在企业内部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推进企业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6.
全球治理理论是应对全球化思潮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理论。其中,对各种行为主体在全球治理中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模式的分析,是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实现的可能性及有效性的关键。在全球治理中,各种行为主体依据自身不同特性,以不同的治理模式参与到全球治理中,国家中心治理、有限领域治理、网络治理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治理模式。"和谐世界"是中国在2005年提出的一种国家中心治理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主张,它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国际秩序的新构想,将指导中国有效地参与并推进全球治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王志霞 《企业研究》2012,(4):174-175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创建和谐企业服务,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员工"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不断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8.
自从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的理念很快被企业家引入管理中。有的企业管理者还提出了“和谐式管理”,希望把“和谐”的理念引入企业的价值观。但是,如果不能深刻地去理解“和谐”的含义,那么就很难真正地去实现和谐的目标,更无从去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和谐思想和目标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合乎了民心所愿。“和谐”思想的传播和深化,要求企业在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情况下,深化管理内涵,植入和谐观念,创建和谐管理,保持企业的高效、稳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会议室、库房,如今变成了集学习、交流、锻炼、午餐、休息等功能的职工休闲乐园。“建家”活动使职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几年来,北京邮政局东区邮局建起了30多个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