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代资本主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资本主义。二战结束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现象,探究这些新变化产生的原因,揭示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及其历史趋势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市场”发展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大致可分三个时期。它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空前发展,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极其复杂的关系,也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仍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1927年,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政策和措施,建立和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巩固了政权。本文主要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中国国统区的财政状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三个方面,概述了当时中国经济的情况,为研究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和特点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生产力、生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时到今日,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仍起着明显的主导作用。只要资本主义制度没被推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会存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矛盾的表现形式也在静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种演变是在为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准备物质条件,是公有制因素对私有制因素的扬弃。  相似文献   

5.
1927年,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政策和措施,建立和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巩固了政权.本文主要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中国国统区的财政状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三个方面,概述了当时中国经济的情况,为研究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和特点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根本改变,也不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临界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包含某些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因此,绝对不能抱着教条主义的态度,简单地用机械的、绝对的和主观的方法,而应当用辨证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国有化到私有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自产生以来,交替出现过数次国有化与私有化运动,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私有化运动更是波澜壮阔、影响空前。这次私有化运动并不是孤立的事件。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8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将其放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以求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它产生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国家资本主义是由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规范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上述改进后的定义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主导地位,与原定义有所不同的是,将“控制与支配”改进为“规范”,强调国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规范运行,而非直接的“控制与支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是人类经济学史上的科学标志,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研究生产关系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要提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它是无产阶级国家用以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人类知识结构的基础学科。但是,面对改革开放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命运做出了过激的估计。我们认为,这种“过激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误解,客观上会起到动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估计,不仅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法来认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而且还要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经济资本主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虽然目前处于资本主义的绝对主导之下,但经济全球化在本上并不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经济资本主义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同经济全球化趋势并非完全相融。经济全球化趋势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产生着制约和障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经济全球化趋势并不排斥社会主经济,并为社会主义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主要有赶超式、凯恩斯式、莱茵式和计划式四种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它们在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和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又将引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次高潮。  相似文献   

12.
胡代光 《经济学家》2006,(4):118-119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的统治地位确立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对于早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经有过详尽而深刻的分析。在此之后,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重要时期。为缓解与目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冲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调整。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种种新变化,急需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全面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如何学会长时期与资本主义相处?如何融入到资本主义主导的当代世界体系之中,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学〉-7和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先进经验促进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要能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以往的研究要么是从资本主义发展的众多方面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着重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叶楠 《经济研究导刊》2012,(10):14-15,41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但是,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分析的科学性。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及其无法克服,它就必然要被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推进,全球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从发展趋势看,资本主义在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以及由其转化而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进而向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演进。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以全球资本生产关系重大变化的经济学分析为前提,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结构概括当代资本主义最新变化的综合性新范畴,它沿着从《资本论》到《帝国主义论》的思维轨迹,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不同于马克思时代,也不同于列宁时代的重大特征。像经济全球化一样,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也具有双重性质,产生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5.
论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认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本主义经济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是党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提出了"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到"使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六亿人口的中国绝种",到"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主张,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命运一波三折.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认识的变化历程和他关于利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给我们今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杨洁 《经济师》2001,(7):41-41,45
历史已经证明,法律产生的根源是一定历史时期的需求,主要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又体现为上层建筑对某种关系保护的需要。经济法也不例外,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具体而言,经济法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成熟而产生发展的。本文试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巩固阶段、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阶段,来论述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五)福利化的社会 1、资本主义三大模式之一 欧洲的福利化程度达到了社会全覆盖,救助弱势群体,遏制分配上的不公和两极分化。欧洲的福利化程度普遍超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比较起来看,欧洲的福利化社会离共产主义近,而我们却离得很远。这恰恰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所预言的飞越卡夫丁大峡谷式的发展,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没有经历发达资本主义阶段,自然离共产主义远一些。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晚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其社会保障制度也作为现代化的内容之一得到充实和完善,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分析研究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来说,无疑是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共同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两重性,即私人性和社会性.这两重性的具体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两重性,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两重性,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两重性等.在这些两重性中,资本主义私人性是资本主义本质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性则是对资本主义自身的否定.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性比重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不断增长,将预示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前景.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政策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平 《经济师》1997,(11):52-53
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政策与市场经济●徐永平社会福利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社会保障和社会均衡而采取的措施总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身不会直接自动考虑社会保障和社会均衡,国家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福利政策对市场经济加以补充和调节。若没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政策作为国家对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