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正从基础性、框架性建设,转向软实力、软环境建设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推进模式机制也要相应发生转变,否则,机制问题将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制约。研究推进机制,就是为了提升航运中心建设效率,并使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中,上海海事局在解决江海联运船舶船员适任问题,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优化上海口岸软环境,完善通航服务,为船舶航行安全保驾护航等一系列问题上推出新举措,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现有研究定性地认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互为前提、相互影响,但是鲜有定量研究。本文为弥补这一缺憾,以上海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必备条件入手,运用协整检验、VEC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考察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必备条件,如经济实力、国际航运条件、科技水平、金融服务体系和政策法规环境等与其存在长期影响。同时,无论是在长期内还是短期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短期影响力超过长期影响。经Granger检验发现,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一发现同样适用于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之间的关系,从而定量地验证了三个中心相互依赖的不可分割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丽 《上海经济》2006,(9):60-62
国际经济是以世界级城市为中心的全球化过程,是世界级城市的竞争。没有人会忽视国际航运中心的经济魅力。  相似文献   

5.
一、港航政策制定的原则国际航运中心是一综合性大环境概念。以国际贸易、物流、航路和金融为基础条件,包括港口硬件设施(硬环境建设)和软件服务(软环境建设)的功能。港航政策即是政府和港航主管部门为建设和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所制定的具体策略和方针,是软环境建设的基石。构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发展的港航政策体系,从宏观上来说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地确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原则。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必须要有一系列政策手段给予保障。2、坚持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三者辩证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7.
8.
王泠一  王健 《上海改革》2003,(10):56-58
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经济中心的同时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未来上海建设国际级大都市的重要内容。上海作为一个腹地型港口,它的发展首先是取决于与之相联系的腹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当前各航运中心的相互竞争中,软件因素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服务以及政策体制方面,而建设自由港则是当今世界各国扶持港口发展的最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肖钟熙 《港口经济》2011,(11):22-25
贸易便利化是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加速要素跨境流通,降低贸易成本。这是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也是全球各有关方面努力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外贸依存度相当高的国家,更应该重视贸易便利化的发展。2010年10月由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10年全球贸易便利报告披露,在世界贸易便利指数排名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新加坡、  相似文献   

10.
自由贸易区既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也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阶段。本文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影响,并针对上海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业已进入转型和升级阶段,文章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立足推进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合作,在全面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合作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联动发展的创新性思路,以期为促进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业的合作发展和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港航产业成长不是一般意义的产业成长,其成长体现了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形成、提升的阶段性。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把港航产业成长分为低级、中级、高级、后高级四个阶段,并且对应于这四个阶段,提出国际航运中心也相应经历了萌芽、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转换,而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完善、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依靠港航产业这个产业载体通过改变成长方式完成成长阶段的升级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肖本华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3-17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在政府引导下,新加坡提出建成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措施主要是在做好金融中心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在总结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度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环节建设,对于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评估与分析得到的结论证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正处于由国内中心金融到区域(APEC)金融中心转变的阶段。上海的区位优势明显,但是金融集聚优势不明显,制度与政策的限制重重,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缺乏国际竞争力,金融业务创新原动力不足。若不在这个关键环节着力改善,将阻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供应链整合作为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从供应链的视角来看,上海离真正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还有相当的差距。要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中心,上海须紧跟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潮流,提升自己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中的地位,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中心。  相似文献   

16.
上海航运金融存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科技和产业》2011,11(11):14-16
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一向是世界经济发展讨论的热点,目前,上海正着力建设国际金融与航运双中心,但是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以及金融中心相比,差距仍然明显,在建设中仍存在多方面的不足。本文对上海航运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上海航运金融提出了关于政策、人才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过去十年,上海已经初步建成了国内金融中心。并且上海市政府提出在2010年基本建成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目标。但是到底上海将最终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尚无定论。因此,笔者在上海与香港分工协作前提之下,就谁应建设成一流国际金融中心的问题提出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作为我国国际型会展中心城市和外向型经济城市,其涉外会展较为成熟,外向型经济发展稳定。文章就上海市涉外会展对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展开研究,理论上涉外会展具有经济拉动效应、资源集聚效应和展后效应,现状统计和面板对数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上海市涉外会展对外向型经济的地区分布上影响较大,对其产业分布上影响并不显著,企业出国参展的促进作用具有规模效应等,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涉外会展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研判得出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结论;总结分析国际能源电力企业、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和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能源企业发展现状,提出对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威威 《科技和产业》2016,(11):132-135
政府管理制度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制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制度、财政制度、产业政策三个维度指出政府管理制度在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立法存在滞后,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产业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并从政府管理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包括颁布专门促进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