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一)城镇用地新模式1."旧城改造,内涵挖潜"用地模式一是重点进行城镇内旧村(城中村)、旧工业区和工业住宅混杂区等的改造。二是挖潜城镇内闲置、空闲土地,盘活利用部分土地资源。三是划拨用地采取有偿方式使用,同时采用集中办公的办法,提高政府部门用地集约水平。2."向天空、向地下要地"用地模式"向天空要地"是指通过增加建设密度、容积率、提高高层建筑高度等方式,提高城镇的单位土地承载力,向空间发展。"向地下要地"是指充分利用城镇地下空间,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资源的目的。(二)农村居民点用地新模式1."一户一宅"用地模式长期以来,在九江市农村中"一户多宅、违法占  相似文献   

2.
周伟琳 《房地产评估》2006,(10):31-31,28
我市在宅基地流转管理中,保留农民集体所有权性质不变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只能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如受让方受让后,符合“一户一宅”,并不超申请建房最高限额的,交了房地产转让税费后,可以流转;否则,除了交房地产转让税费,还要交转让部分土地级差地租,方可流转。在实际的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在这里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3.
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中,对“一户多宅”问题,要坚持依法合规、公平公正、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准确把握“一户一宅”的认定标准,梳理“一户多宅”问题成因并分类施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配置平台关键是处理好指标生产及交易环节,具体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实权颁“铁证”,促进土地流转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蓝图,对农用地和宅基地以户为单位进行确权登记,并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作为土地流转的依据。按照“一户一宅、面积不超”的原则,对超标宅  相似文献   

5.
【村镇建设迅速发展】 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1995年,全省有村镇5.8万个,用地总面积45.9万公顷。其中,村庄56485个,用地面积38.9万公顷。实行镇管村体制的建制镇412个,用地面积2.8万公顷,比1994年增长3.7%。住户58万户,人口208.9万人。其中农业户45.9万户,人口161.3万人;非农业户12.6万户,占总户数的21.5%。建房户1.5万户,占建制镇总户数的2.5%。竣工住宅建筑面积162.2万平方米,比1994年增长11.7%,其中楼房41.4万平方米。混合结构98万平方米,砖木结构60.5万平方米。到年末,有住宅建筑面积4279万平方米,其中楼房335万平方米。住房使用面积324…  相似文献   

6.
小产权房     
事件回放:12月11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秀院常务会议.要求依法严格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这就意味着,喧嚣一时的利用"新农村建设"之名.大批建造的小产权房失去了其"打擦边球"的政策背景。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是自然之源,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基础。作为我们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土地管理,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落到实处。一、严格土地管理,做到依法用地,合理用地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执法,做到依法用地,合理用地,尤其在村民建房、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用地上实施强力引导,尽量少占或不占用耕地搞建设。农村村民建住宅审批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农村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阵地,农村土地管理不到位,就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最终影响整个土地管理肌体的健康。随着国家对土地工作的日益重视,特别是今年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农村土地管理工作显得越发重要。通过深入农村调查,笔者认为现在农村土地管理越来越规范,尤其是在耕地保护、规划控制、宅基地管理等方面比以往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公路沿线用地、临时用地、异地建房等方面,依然还存在一些政策性盲区,亟待政策性完善或突破。为此,笔者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规范公路沿线用地管理,破解公路沿线用地无序难题近…  相似文献   

9.
杜学峰 《上海房地》2014,(11):31-33
最近在基层调研中发现,上海郊区农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集中在建房上。从2004年起,上海郊区暂停审批农民建房申请,直到2007年之后才逐渐恢复审批。由于土地指标"僧多粥少",多数村民还是没法建房。因此,当前各区县政府亟待认真研究和通盘考虑,借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契机,出台合适的政策,在强化规划空间保障、统筹用地指标管理、创新宅基地审批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来破解农民建房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产市场》2010,(Z2):14-14
4日前,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确保上述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严格控制大套型住房建设用地,严禁向别墅供地。《通知》要求,严格土地出让条件,出让方案中要增加房地产主管部门提出的住房销售价位、套数、套型面积等控制性要求,并写  相似文献   

11.
正村庄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当前农民建房实际需求相结合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民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农民建房需求多年得不到解决,继而衍生出"双违"现象治不胜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农村建房难的主要表现用地指标分布不均建房难。目前,一些地方大力加强中心村规划建设,其目的是进一步节约集约用地,让有限的用地指标得到充分有效管理,并整合农村各种资源以便集中管理使用。但由于该规划立项程度高,实际  相似文献   

12.
宅基地广义上包括农村居民建房用地和村内可用于建房而未建房的空白基地,狭义理解是指土地所有权属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经依法批准,由本村村民或回乡城镇居民使用的村民建设住宅用地。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宅基地的资产价值日益显化,其交易活动也越来越活跃,重视和研究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关系到中央“三农”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宅基地流转管理,使之有序、规范、健康地流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央单位也不例外,继8月份“叫停中央部门集资建房”政策出台后,“十一”刚过,国务院就向在京的中央各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单位用地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政策的出台,显然是针对中央单位用地缺乏统一管理、土地资产流失严重的现象祭出的重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村兴起了建房热潮。可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农村建房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据笔者所知,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建房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混乱。许多农户建房随心所欲,建起的房子东一座,西一座,南一片,北一片,零星散乱,极不规范,无法给人以整齐有序的美感。二、农村建筑市场缺乏管理,房屋质量堪忧。农村一家一户建房,请来的施工队大都是土生土长的泥瓦匠,基本上没有施工资质,人员素质偏低,加上建房户资金大都不宽裕,要求建房要快,用钱要省,因而很难…  相似文献   

15.
宅基地产权制度之现状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宅基地产权制度的突出问题1.一户多宅和超标占地现象比较普遍,土地浪费严重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是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而非通过市场行为交易。农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成本基本为  相似文献   

16.
油田建设施工用地类型多,涉及钻井占地、井场用地、管线占地、计量间等基础建筑用地、井场道路用地等,单宗用地面积小,地域分布零散,累计数量多.这些特点增加了油田土地管理部门的用地管理难度,如何节约用地?如何才能做到既要用好地,又要管好地,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精细管理水平?如何将土地管理工作更好的为油田生产建设服务?是油田土地管理部门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文根据本人实际工作经验,以“精细化土地管理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指导方针,以土地管理服务“百年油田”为基本方向,在油田建设用地管理方面创新性的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各国政府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总原则是降低成本.严审购房者身份和控制“一户多宅”。  相似文献   

18.
董仲舒 《乡镇论坛》2011,(11):44-44
目前,在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某村,发生了一起因建房引起的邻里纠纷,双方互不相让,甚至争吵、打架,闹得四邻不得安生。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一户人家盖新房时把宅基地垫得高过了邻家,引起了邻居的不满,交涉之后没有结果,便大打出手,弄得两家人都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9.
规划审批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凭证作用和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等相关材料,它包括建设单位(个人)建房申请书、基建计划批准文件、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等。本文将简要解析规划审批档案的形成过程、特点、收集及重要意义;同时简要解析规划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登封市君召乡范堂村的芦海生已娶妻成家。他看到别人纷纷建起了漂亮的小洋楼 ,想到自己至今仍和兄长“挤”在同一宅院内 ,心中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于是 ,他在1996年春季向村里递交了需要宅基地建房的申请。转眼3年已过 ,芦海生不仅没拿到建房批文 ,反而发现同村另几户村民已挖基建房。带着种种疑问 ,他找土地所所长兼范堂村党支部书记赵某“质问”。赵则回答说 :“按政策规定你家现在不具备另建房的条件 ,等以后慢慢给你解决。”听了支书说的一番话 ,芦海生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 ,他认为这是支书故意和自己过不去 ,于是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