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倍受人们的重视。目前,七宝古镇开发面临着"千镇一面"的局面,其旅游纪念品市场面临着旅游纪念品种类少,产品质量低;产品缺乏七宝特色,泛地域化;缺乏名牌产品。七宝镇应依据旅游纪念品具有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充分依托七宝的独有景点、皮影文化、"斗蟋蟀"文化,打造出赋有地域特色的印章、赋有民俗特点及独一无二的"七宝"系列旅游纪念品和旅游文化产品,使其促进旅游业成为七宝古镇的一个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借2016年唐山世园会之机,对基于唐山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开发设计研究。尝试在充分研究和深入发掘唐山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炼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开发设计出具有唐山传统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世园会旅游纪念品。提出以国槐、月季、凤凰、骨质瓷、皮影戏、抗震纪念碑、清东陵等作为旅游纪念品开发的设计元素,并积极探索其他综合性开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西安特色地域文化为例,选择对西安特色方言元素、西安民间工艺形式元素、西安秦文化元素等进行符号文化提炼,在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中深度挖掘西安地域特色文化及文化符号,充分体现西安历史文化底蕴与文化特色,以期为本土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准确定位及开发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与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4.
河南旅游纺织纪念品的设计应突出地域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河南地域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要解决当今市场上"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设计出符合河南独特地域文化的旅游纺织纪念品,以此来提升河南旅游纪念品的识别度与个性化,并使旅游纪念品行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河南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桂林地域文化深厚,但旅游纪念品开发中两者结合尚有不足之处.文章以地域文化为视角,分析桂林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元素利用现状并结合旅游者心理需求,从设计、生产、营销和监管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桂林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沈丹妮 《北方经贸》2013,(11):173-174
旅游纪念品便于携带、又蕴含着景区当地文化特色,备受游客青睐.文章选取辽宁省营口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对比,分析出营口地区旅游纪念品发展相比较省内其他旅游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对此提出对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的对策,以期达到提升景区魅力、吸引游客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郑夏 《市场研究》2015,(3):39-40
<正>旅游演艺产品主要依托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以真山、真水、真景为基础,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营造一种亦实亦虚、虚实结合、情境交融的艺术意境,在地域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旅游演艺产品是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产业化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门类,是文化产业链上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自身能够产生效益,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经济拉动效应。一、促进旅游产品的升级旅游是游客通过不同的景观寻求和感受文化差异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是洛阳"六加一"攻坚战的"点睛之笔"。为了更好的履行统计职能和服务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设,2012年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我们组织开展了洛阳旅游情况调查,共发放500份抽样调查问卷,对客源、旅游目的、旅游方式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对洛阳旅游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旅游现状分析1.外省游客中,周边省份是主流牡丹文化节期间,在游客来洛阳的动机上,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以80.6%的比例排首位。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9,(13)
冰雪,是北方相对于南方地区的一个典型风貌特征。近年来,为了更好的利用北方独特的气候资源,北方地区对当地的旅游发展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当然不仅是观览当地景观,还要传播当地民俗特色、当地地域文化等。为了让游客在旅途中对北方的印象更加清晰,本文通过对北方独特典型冰雪风貌的分析,浅谈当地民族在文化旅游纪念品上的设计与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旅游纪念品在旅游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旅游纪念品中所蕴含的当地特色文化正是旅游纪念品的价值所在,它不仅可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还对旅游地的特色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呈现具有时间性、独特性、可传播性的特点,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要赋予纪念品文化内涵,需要将颜色、形态、材质三者有机结合,传达当地特色文化精髓。同时在工艺流程上关注传统手工艺与机械化生产有机结合,在表现形式上围绕地方特色文化追求形式多样创新表现,承载内容上则要在继承中寻求新的突破,赋予地方特色文化以时代的意义,使游客对纪念品产生文化审美愉悦和购买的意愿。  相似文献   

11.
从河南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出发,分析造成河南旅游纪念品设计水平低、地域特色不明显的原因,并结合旅游纪念品对于游客的购买动机分析,论述了河南旅游纪念品设计与开发的文化性和时代性,提出了设计师需回归到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本质认识去实现河南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2.
刘晓瑜 《江苏商论》2022,(11):60-63+70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成为新时代重头戏。旅游文创产品发展从1.0版本时代的文化遗产的复制品、2.0版本时代文化的创意产品进入到3.0版本时代文化作为地域品牌名片。新时代旅游环境对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把握旅游文创产品形态意味,从可携式文创产品、输出式文创产品和互动式文创产品着手,紧扣中国元素、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在文化趋同、产品同质化现象中以“B+C模式”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具有创意的旅游文创产品,帮助旅游城市地域文化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13.
对提高旅游纪念品文化品位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滨 《商业研究》2001,(6):174-174,18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品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含量高低,在于其智力、精神和地域文化三大因素.提高旅游纪念品文化品位要处理好品位与艺术特色、消费文化、国际文化及科技含量的关系.我国在开发旅游纪念品中,要注重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间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旅游纪念品不是单纯的商品,它浓缩了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沉淀了一次旅行的记忆。在现代旅游条件下,对地域文化特色旅游纪念品推陈出新,传承旧工艺,提出设计新理念,开发新种类,设计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时代的旅游纪念品,对完善我国北方游业市场,宣扬地文化特色,反过来拉动旅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浅谈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将为旅游地带来经济效益和宣传效益,但现有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还不到位,特别是作为第一眼经济的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差强人意。本文将从挖掘民族特色与地域文化、彰显时代特征、内容形式内外合一三个方面对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进行设计研究和文化定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许多旅游地将文化提升视为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旅游业逐渐从以往的景观旅游向文化旅游发展,而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隐性属性,大多数旅游景区都需要配备人工导游的讲解和文字赘述才能让游客理解体会。基于此,本文提出地域文化在旅游景区的有效视觉呈现,是指将地域文化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向游客讲述故事,已成为今后旅游景区文化发展提升的一种趋势,这不仅有利于优秀文化的弘扬与传播,还有利于国民审美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推动和谐经济社会建设有积极作用,有效提升游客对旅游景区文化的体验感。  相似文献   

17.
"绿水青山"自然旅游资源不仅是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游客旅游体验实现的依托,其非使用价值——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对于景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宣传引导中提升游客的资源保护意识、提升景区的管理能力对于资源保护有着重要作用。通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德天瀑布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影响其非使用价值的因素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建设"绿水青山"景区提出各地政府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强化对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加强景区内部管理,宣传资源保护内容;景区营销在立足于现状的前提下加强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宣传。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灵魂与精髓,地域文化的挖掘和融合对旅游产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北海特有的地域文化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科学而创新地对旅游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才能提升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使其在琳琅满目的旅游产品市场中脱颖而出,同时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商》2016,(5)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的信仰和灵魂所在。民族文化旅游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不可失的一部分,如今发展特色民族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必然,同时也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方法。而黔东南则以发展文明原生态旅游为主体,所以我们要发挥原生态旅游的特色,凭借本身具有的特色抓住机会来大力开发,争取实现经济的迅速提高。本文在原生态旅游开发中主要朝着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规划、民族旅游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商品、以及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宣传等方面着手。大力推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宣传少数民族旅游精神文化产品,全面提升黔东南旅游文化的形象,打造一个以少数民族原生态旅游文化为主题并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民族旅游文化圣地。  相似文献   

20.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灵梅 《现代商业》2008,(17):141-143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发祥地,素有“九州腹地”之称。然而,目前洛阳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却存在诸多问题。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实现洛阳“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实现洛阳旅游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