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中国的人口红利的持续和消失,研究了人口红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提出人口红利消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之一,并提出近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郝立平 《商》2013,(8):119-119
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与"人口红利"效应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我国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和高比例的劳动人口比重,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产生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人口红利"效应是不可持续的。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将进一步阐述"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黄伊星 《商》2014,(20):41-42
本文从关于人口红利的认识、人口红利的测量。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近十几年来的中国学者做的较为重要的研究做了梳理,并从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研究做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简评。  相似文献   

4.
黄凡  段成荣 《人口与发展》2022,28(1):117-126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近年来劳动力的减少持续引发担忧.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探讨了人口红利和人口质量红利的关系,并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以往历次人口普查、《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两者人口基础和经济贡献的最新情况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我国人口红利正从传统人口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变.一方面,人口红利缓慢式微,表现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比重持续下降,老龄化和高龄化进一步加速,人口总抚养比由减转增,人口数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人口质量红利逐渐显现,表现为: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大幅提升,人口健康水平明显改善,人口质量红利替代人口数量红利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更大的积极作用.应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以及推进积极老龄化,进一步挖掘人口质量红利.  相似文献   

5.
王一超 《现代商业》2013,(32):80-81
“人口红利”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人口在当今发展中国家崛起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区域的发展中,人口被定义为一个新的独立发展分支受到考量和分析。事实上,人们在普遍关注人口红利阶段时期人口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时,更应从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整体建设等发面看待人口红利期的发展问题,从而更好的完成其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本文详细分析了人口红利内涵和外延,论述了人口红利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那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消失,比较优势丧失,不可能再继续高速发展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中国有新的人口红利,有新的资源红利,有新的改革红利或制度红利。新的人口红利是中国正在转向技工时代,熟练技术工人增加,我们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新的资源红利不在自然资源,而在智力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这些才是最主要的。新的改革红利则在于制度创新,新的制度红利才刚刚开始。中国最大的改革红利将在于城乡一体化,适合中国的城镇化应该是"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  相似文献   

7.
张斌 《商》2014,(30):45-45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成果惊艳全球。在促进增长的众多因素中,人口红利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红利拐点将近,中国经济能否继续稳增长?本文通过论述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出发,结合目前学者们认为的人口红利拐点已经显现的看法,本文提出提升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逐步放开劳动力流动限制可以延缓红利消失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口红利对互联网的发展是有重要的作用的,中国目前的人口红利趋势在现行的人口政策之下,最终将要消逝。依靠人口红利上网人数增加来盈利的互联网络企业发展模式最终将遇到瓶颈。本文分析了人口红利对互联网企业的影响,并探讨了基于人口红利消逝背景下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商》2012,(3):7-7
目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同时,中国也面临第一次人口红利过早消失、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发困难和养老资源不足等挑战,如何解决中国人口"未富先老"问题,如何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新的一轮"用工荒"的出现,使"人口红利"这个词再一次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热门词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和它有关的问题,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衰竭;影响我国人口红利发挥效用的因素有哪些;又将如何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理论和实际的层面上对这些问题都做了一一的解答。  相似文献   

11.
李迅雷 《新财富》2007,(6):36-37
不能简单地通过比较人口的年龄结构来判断中国和印度竞争力孰高孰低。中国在人口红利阶段恰好遇上了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和转移,而当印度的人口红利窗口打开时,这一趋势已近尾声,难以与之对接。因此,尽管中国可以享受人口红利的时间不长了,但与发达国家及印度比较,仍有望继续享受“人口相对红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经界(学术)》2011,(15):63-63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防7月7日称,中国的人口红利不只是下降,而是正在消失。蔡防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体大会上表示,尽管学术界关于人口红利有很多争论,但如果以人口抚养比指标来衡量,中国这一指标已经接近底部,意味着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相似文献   

13.
今年整个经济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都大于去年。为什么这么讲昵?因为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第一叫做增长速度的换挡期。这也和我们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特征有直接关系,比如说我们过去,中国经济更多的是靠人口红利来支撑,但现在我们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据统计,前年减少345万,去年又减少245万,两三百万的减少,显然人口红利对经济强有力的支撑已经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整个经济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都大于去年。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第一叫做增长速度的换挡期。这也和我们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特征有直接关系,比如说我们过去,中国经济更多的是靠人口红利来支撑,但现在我们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据统计,前年减少345万,去年又减少245万,两三百万的减少,显然人口红利对经济强有力的支撑已经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15.
人口红利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年龄结构入手研究人口变化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关系的新视角。围绕我国人口红利的出现、消失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论界的认识和观点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人口红利是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民工荒”现象的不断加剧以及劳动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志着经济学意义上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资源禀赋的人口红利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衰减期。这不仅给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严峻挑战,更会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实质性影响。本文借鉴Romer(2001)经济增长“尾效”模型,将人口红利视作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研究得出人口红利衰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影响在年均1.5到2个百分点之间,并据此进一步讨论了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7.
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聂鹏 《中国市场》2011,(13):10-11,16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人口红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劳动力供给充足,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人口红利机遇期。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长期看,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劳动参与率也将下降;短期看,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依然存在,不利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需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加强社会保障,以延长人口红利,实现经济持续高增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减速引发热议。人们发现旧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新人口质量红利是新型城镇化下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当代社会的重点问题,而影响就业情况的一个关键因素则是大学生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在"新人口红利"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异质性人力资本视角进行分析,并分别为国家、高校和学生提出了有参照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后红利时代     
偌大中国的社会大环境和自然大环境总会对中国企业有所馈赠,总可以给中国企业带来社会性红利。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发展模式的语境下,中国企业收获的社会性红利也会有所不同。此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时期,中国企业享有人口红利、环境红利和资源红利;在注重均衡增长和关注民生、环境的时期,中国企业则将享有中国市场红利、文化红利和新的环境红利。  相似文献   

20.
厉以宁 《全球化》2017,(2):42-44
中国正处在一个剧烈的变化时期,其中一个变化就是人力资本的革命正在开始。我们以前都听说"中国的人口红利快结束了,中国的改革红利枯竭了",但是现在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呢?一、农村的变化中国正在出现新人口红利。新人口红利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农村。我走了几个省考察,现在的农村和以前是不一样的,很多农民办了家庭农场。土地确权以后,特别是土地流转以后,有人办大农场、家庭农场或者转包了人家的土地,或者租了别人的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