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何小平在谈到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时提到一组数据:2007年深圳共有439.9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但退保人数竟然高达83万人。这样一来,深圳一年能够坐收8个亿的养老保险金。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次风吹草动,都足以触动民众关于养老问题的敏感神经。日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了《现行社保制度的"劫贫济富"效果》一文(下称"FT文"),文章称,"社保制度建立的初衷是改善人们——尤其是那些穷人的境况,但当这个政策推行之后,它却似乎起到了‘劫贫济富’的作用,让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相似文献
3.
昆山市委、市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本市实际,从保障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出发,积极推行“低水平、全覆盖、有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在全国都是比较超前的。通过这项制度的实施,以解除农民后顾之忧,进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建设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群体,该群体所面临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意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1年青岛两会,如何实现社会养老、民生等问题再次成为会上审议的热题。在与会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当中,可以看到不少是和养老有关的,有的提出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有的建议统一养老金标准,有的呼吁建立专门机构解决空巢老人问题。代表委员们如此关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因为已经来到眼前的严峻现实,中国现在已经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惟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当我们还处在发展中、还没有富裕起来的时候,就要面临着和其他发达国家同样的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未富先老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重要挑战。结合国外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已然迫在眉睫,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万千百姓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模式与基本思路是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的根本落脚点。文章针对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退保率高的现象,基于制度供给和需求的视角,对制度现状、农民工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老有所养方面主要包括老年物质保障和老年服务保障两个部分,老年物质保障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如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五保户制度、老年救济的实施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物质需求,而老年服务保障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还不能满足老有所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制度。如何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既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工在当前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紧迫问题,又能在稳定的条件下加速城镇化进程,明确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特殊性及其实施的途径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12.
正养老金制度是针对一国公民,基于其所作出的贡献,为保障其晚年生活而制定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如今"尽管全国养老金账户的结余近2万亿元,但若不是去年超过1800亿元的财政补助,国内13个省都存在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缺口。"可见,富的更富,穷的愈穷,养老金似乎也不那么够花。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已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各地纷纷出台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政策。本文分析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主要模式及其制度缺陷,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由于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理性行为导致制度流于形式,难以施行为突破口,分析了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上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工的经济人理性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低水平起步;只建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由中央统筹、可转移/不退保等顺应或抑制各方经济人理性行为的制度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价值与农民工身份的定位考察了我国现行运作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指出我国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公平性、公正性和共享性,没有贯彻国民待遇原则,体系不完整。应该建立以全体公民统一均等均享为终极目标的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制度,贯彻养老保障制度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建立农民工居住地身份认证制度和在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构建完整的农民工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17.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区域分割与制度整合——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制度内的结构差异和制度间的衔接障碍,农民工养老保险在长三角区域内处于分割状态。这种分割状态客观上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制约了劳动力市场走向统一,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打破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地区分割,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在长三角区域内自由流转,关键在于增强制度之间的兼容性,创新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与积淀机制,改革个人权利与地方利益的捆绑关系,形成利益共享、成本均担的区域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19.
2009年2月5日<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预示着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将由现存的"小碎片"整合为独立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大碎片"的趋势.文章认为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一定程度上以制度形式固化了城乡差异,长远来看阻碍了城乡统筹,唯有建立全民大一统的社会保障模式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保障公平、正义、共享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处于向城镇居民转型的特殊阶层。这种特殊性和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门槛过高的现实,决定了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加大制度的创新力度,对制度安排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完全积累和缴费确定型的个人账户运行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