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论述产学研合作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产学研合作中知识管理的内容,提出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管理策略,即从文化层面缩短组织间知识差距,建设知识型组织结构;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粘滞知识顺利转移;利用IT技术促进知识在不同组织间转移、交流和共享;建立促进知识转移的利益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企业研究报告》2010,(7):15-17
知识鉴别是组织为了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和所需的知识所开展的第一个关键性战略步骤,主要是针对组织已有知识和知识缺口的需求分析:一是了解组织的知识管理环境、战略和水平;二是识别组织成长过程中积累的知识;三是定位业务流程中产生知识的环节;四是明确拥有知识的个人和团队;五是找到组织知识的缺口。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知识管理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裕明 《企业经济》2006,(11):140-142
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面临商务环境发生改变,促使企业对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实践中将会越来越重视知识管理。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与电子商务关系研究,分析知识管理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提出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开展知识管理可从以下策略入手:重组企业业务流程;建设知识管理平台;形成与电子商务环境中知识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构造能反映企业能力的知识管理模型;制定知识产生效益的测评条例。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不仅取决于企业能够掌控的内部知识,也来自于超越企业边界的外部知识,通过外部知识获取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增强营销能力、提升营销绩效。本文基于回族老字号企业的239份样本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外部知识是促进品牌进化的重要知识来源,外部知识获取基于品牌进化提高营销绩效;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对品牌进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知识、市场知识提升了品牌运营能力,来自顾客的品牌知识促进企业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加强外部知识管理将显著提升企业品牌进化水平。因此,企业应重视外部知识的价值;管理外部知识来源,提高品牌运营水平;加强外部知识利用方式的管理,主动创新知识管理以促进品牌进化。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地来自于企业的知识能力,知识管理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关注。本文从知识管理的内涵与特点出发,并从转变观念,设立知识管理部门,建立知识经理制度;构建知识管理型的组织结构和信息结构;构建知识管理激励机制;构建企业的知识库及构建知识管理型企业文化五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齐美尔关系广泛存在于各类群体和组织中,联盟创新网络中的齐美尔关系已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理论,从联盟创新网络视角探索齐美尔关系与知识基础、知识多元化、知识流动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齐美尔关系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知识基础、知识多元化负向调节齐美尔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齐美尔关系促进了知识流动,知识流入与知识流出对齐美尔关系影响企业创新都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且知识流入比知识流出的中介效应程度更高。因此,企业应积极融入创新网络,充分发挥齐美尔关系效能;深耕熟知技术领域,有效规避负向调节效应;加强知识流入流出,积极发挥知识流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高校实施知识管理是培养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此目的,在对知识管理、高校知识管理、高校核心竞争力以及高校知识管理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机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转变学校全体员工的观念;整合学校资源,降低知识管理成本;创新激励机制,培养知识共享和创新文化;构建高校知识管理系统和协调高校管理、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实施知识管理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1):27-2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经济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知识与信息。而知识管理是中小企业从内部提升管理能力、改善客户关系管理水平的有效办法。目前中小企业知识管理还面临如下问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低下,缺乏知识管理的理念;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知识创新力度不够;忽视隐性知识的管理,创新意识偏低;知识管理缺少创新的企业文化土壤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提升中小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应该从知识审计、提高员工素质、采取相关的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希望以上措施能够为中小企业知识管理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形象,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转变教职员工的学习方式,设计了相应的知识学习平台。首先,分析了知识学习平台设计的目的;其次,讨论了知识学习平台的特点;然后,分析了知识学习平台的关键技术;最后,设计了知识学习平台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陈军 《企业活力》2010,(8):82-84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如果不进行有效管理,将会随着人员的频繁流动而流失。长此以往,企业会逐步丧失创新能力,降低工作效率,减慢发展速度。中小企业有效进行知识管理,首先要理解知识管理,重视知识管理;其次要从创业开始,并有专人负责;再次要积极营造有利的知识管理环境和文化;最后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1.
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超过了物质资本和金融资产,成为了企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因此,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特别是以知识为核心资产的咨询公司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咨询公司根据其知识特质,应该把隐性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咨询公司的知识特质;然后;利用SECI 模型,分析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的内涵,最后提出了提升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的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9,(4):67-74
技术差异化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维度之一,其长期积累更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探讨在不同的知识存量基础下如何通过不同知识主体间的场效应来形成企业的技术差异化能力。通过170个高技术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知识宽度对企业技术差异化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深度对企业技术差异化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场活性正向调节知识宽度与技术差异化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场活性在知识深度与技术差异化能力之间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知识基础建设、权衡知识策略、营造知识场及树立知识管理意识等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知识管理的核心功能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以便于实现知识共享。本文首先揭示了经验知识管理的内涵与必要性;其次探讨了经验知识管理的内容、形式、层次和主体;同时也提出若干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演化博弈方法 ,以有核网络集群为背景,从知识转移过程视角,将大企业分为知识共享者和知识保护者,将中小企业分为知识免疫者和知识学习者,构建集群中企业知识转移的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之间知识转移过程。结果表明:集群内大企业的知识共享意愿和倾向是由中小企业的知识学习意愿和能力决定的,取决于大企业对知识保护成本和知识转移导致的知识优势损失的权衡;双方合作带来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是一种不完全、不完美的动态博弈;当中小企业处于较低知识学习能力时,双方合作是"非零和"的动态博弈;反之,则表现为"零和"动态博弈。  相似文献   

15.
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石油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还依赖自身特有的机制、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通过适当的方法使其得以实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16.
杜来红 《价值工程》2011,30(16):181-182
为满足网络环境下知识表示、发现和管理的需求,提出了基于语义Web的知识表示方案。以企业资源知识表示为例,利用Protégé工具实现了企业资源知识的语义Web表示。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迄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关于知识管理定义的统一表述,其中比较为大家所认同的就是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183;费拉保罗的提法:“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庆金  赵燕子 《价值工程》2010,29(31):57-58
在介绍青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青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协调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其它产业关系;建立互动互补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体系;加快相关人才的培育和培养;发展总部经济及科技中介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研究了有效的知识表示法,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概念图知识表示法,建立企业的知识库;接着,研究通过实行激励机制、订立合约和降低员工流动性等具体方法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最后,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实施细节———建立知识管理战略、设立知识主管、建立知识型组织机构和知识共享保护机制,并参照SEI的软件成熟度模型,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成熟度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指出知识转移绩效模型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对知识转移绩效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同时进行问卷设计和调查;再次,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指出知识转移绩效的二阶四因子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