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交往的核心区。除了继续加强经贸合作外,广西必须多领域发力,全面与东盟各国展开合作,在个别领域甚至可与先行先试。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探索可借鉴参考的全新模式。打造中国对接东盟的多元化平台。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海外华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珊 《亚太经济》2003,(6):46-49
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东南亚华商利用其与中国的特殊纽带关系,对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往来做出巨大贡献;目前如何再次发挥东南亚华侨华人经济的优势,推进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利用外资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湘莎 《特区经济》2011,(1):110-111
中国和东盟各国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由于属于大致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吸引外资以求发展本国经济方面,中国和东盟存在着互补和竞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刚 《中国西部》2011,(21):104-111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当年7月,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随着政治交往的不断发展,中国1996年3月明确提出希望成为东盟全面对话同。中国的倡议得到东盟各国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东盟外长一致同意中国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冈。中国首次出席了当月举行的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  相似文献   

5.
伍启明 《广西经济》2013,(10):15-16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入发展,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交往合作更加密切,已成为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作为对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广西需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促进中国与东盟双方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中国一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建设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6.
许宁宁 《环球财经》2004,(12):86-87
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紧邻,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互补性强.近些年相互间经贸合作大幅增长且势头正旺。今后十年,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与东盟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商机与挑战将接踵而至。商机面前.看谁抢先。商机意识将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双方企业的互利合作。2004年10月,中国名东南亚商务专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理事许宁宁先后与东盟中的八国驻华大使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7.
谭静 《中国经贸》2009,(24):10-10
自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不仅使发达国家陷入衰退,而且对中国与东盟等发展中国家造成冲击。面对危机,中国与东盟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张君 《中国经贸》2010,(13):86-89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自古以来,中国一直都比较重视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以来更是拉近了中国与东盟各国这间的关系。在自贸区运行半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驻柬埔寨王国大使馆经商参处金远经济商务参赞。  相似文献   

9.
战略互信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要实现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长期稳定必须超越具体问题、超越双边关系从战略高度、全局视角出发提升中国-东盟的战略互信水平,这是中国与东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需要高度的战略互信,高度的战略互信必将为中国与东盟之间长远的合作发展、互利共赢塑造有利态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与东盟合作框架协议,到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最终建成,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中国企业将面临两大商机:一是近两年来中国和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的高速增长,在东盟已经树立了中国企业与中国商品的有利地位和形象。具有5亿人口的东盟,势必成为中国商品出口的有利市场;二是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与企业的高层推进,特别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速”进行,未来几年将是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理想时期,特别是对东盟相对欠发达国家的投资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中的绝对获益与相对获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国际关系学中关于国际合作的理论对中国东盟经济合作进行分析。目前,中国——东盟双方都还比较关注绝对获益,因此,双方的经济合作现在正处于蜜月期。但随着各国,尤其是东盟的一些小国对相对获益的关注,这种蜜月期可能会很快结束。  相似文献   

12.
16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张高丽表示,中国和东盟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联、利益相融,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合作,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双方关系;坚持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愿与东盟携起手来,进一步打造健康、稳定、富有活力的中国-东盟关系。  相似文献   

13.
越南财政部近日颁布东盟-中国自贸区(ACFTA)特别优惠进口关税税目。据此,越南从东盟各国和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的优惠进口关税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钟秋绮 《特区经济》2008,(12):38-4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深圳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深圳与东盟贸易额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东盟已经成为深圳的第四大出口市场,深圳在发展与东盟国家多边贸易关系中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大陆面向东盟各国的一个窗口,但在深圳与东盟经济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莉莉 《魅力中国》2013,(20):82-82
摘要:中国和东盟各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旨在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提高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一自由贸易区的体制下,各国把国际投资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积极创造更有利于投资的环境,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温家宝总理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发展历程相似,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悠久。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东盟开启了对话合作进程,揭开了双边关系崭新的一页。15年来,双方按照“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深化在各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给彼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成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袁波  杜国臣 《中国经贸》2013,(15):46-47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一直都是双方关系发展的主流,而经贸领域成为双方友好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是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东盟对话国、第一个同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国,也是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开展地区性合作的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在经贸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王琼  李传珂 《科学决策》2008,(11):31-3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中国与东盟中的大多数国家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的相似性导致双边的产业间贸易前景不被看好,这不利于双边贸易的持续发展。国际贸易中还存在很大份额的产业内贸易,通常认为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但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数据表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正在逐年增多.中国与东盟各国不同的产业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双边应该针对各个产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措施发展产业内贸易,推动双边形成产业链内合理分工的产业体系,促进双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10国OFDI和进出口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对东盟OFDI贸易效应存在的国别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对东盟各国OFDI均具有贸易创造效应,且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除了老挝和缅甸,对其他国家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都大于进口创造效应,总体上对东盟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略大于进口创造效应;从国别差异看,对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OFDI的贸易创造效应最大,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对新加坡、菲律宾、缅甸、老挝和文莱OFDI的贸易创造效应最弱。中国应当根据东盟各国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相关行业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贸》2004,(11):50-51
大连位于中国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金融,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功能完善,对外开放成果显著,特别是同东盟的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此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之际,衷心感谢多年来东盟各国经贸界友人的支持与合作,并预祝此次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