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栋青 《青海金融》2014,(12):36-38
2011年,人民银行推出了以开业管理、营业管理、综合执法检查和综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全面提升央行金融管理与服务水平。本文以黄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从近四年的实践和发展入手,全面评价基层央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成效,分析"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1年,人民银行推出了以开业管理、营业管理、综合执法检查和综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全面提升央行金融管理与服务水平.本文以黄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从近四年的实践和发展入手,全面评价基层央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成效,分析“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1年,人民银行推出了以开业管理、营业管理、综合执法检查和综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全面提升央行金融管理与服务水平.本文以黄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从近四年的实践和发展入手,全面评价基层央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成效,分析“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出口“免、抵、退”税管理办法较以往的“免税”和“先征后退”政策,使得出口产品实现了“零税率”,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有利于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以及更加符合国际惯例,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该文就这一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兴胜 《中国金融》2004,(18):69-69
《管子·幼管篇》有云:“著夫取予之分,则得地而不执。”意思是说,能够洞明“取”与“予”的分寸,有效掌控,才能取予适度。古人讲得明白,“既欲取之,必先予之”,讲的就是“取”与“予”的辩证法。善于“予”,才能“取”。“予”之不足,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所取也必然无多。所以,能否适当地“予”,是否善于“予”,实际上体现了“取”的能力和心智。对一国政府而言,把握“取”与“予”的分寸是财税政策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兴衰变迁,与统治者“取”与“予”的多寡密不可分。一般而言,凡政通人和之际,统治者多实行的是轻徭薄…  相似文献   

6.
7.
目前很多课程中采用的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都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SQL Server课程中的实践探索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9.
基于CpLD开发工具,把TEMI的数位逻辑设计认证内容及竞赛内容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去,"学、赛、证"三位一体,进行数字电子技术改革,不仅能提高学生在大赛中的成绩,取得数位逻辑设计认证,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仿真与实践能力,将来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缩短就业的适应期。  相似文献   

10.
从1997年1月1日起,我国对所有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包括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都实行统一的“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尽管该办法具有降低企业成本、缓解退税指标压力、有效打击骗税等好处,但是由于程序繁琐、政策不明朗,也给税收征管带来诸多问题。本文以退税制度遵循国际惯例的长远发展方向为出发点,从政策构建、管理优化等角度对“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改革取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从生产与教学相融合的角度,结合经管类专业课程特点,构建经管类专业课程“学、赛、创”育人模式,在深刻理解“学、赛、创”三者内在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厘清课程设计思路,以《市场营销策划》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经管类专业课程“学、赛、创”育人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现代银行、实现农发行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确立一个正确成熟的工作思路意义重大。本文试图从江西农发行“创新、发展、稳定”思路的提出、形成、丰富过程出发,对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与外延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实现江西农发行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在解放思想、持续创新、有效发展、构建和谐、促进落实等方面再作努力。  相似文献   

14.
贯彻“两则”、“两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上海市会计学会副秘书长劳树德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劳树德建国以来我国于去年首次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并发布了各大行业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使我国的会计开始与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靠拢,从...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市场因产品或者服务兼容问题产生的竞争纠纷日益增多,2017年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中新增了“恶意不兼容”条款,该条款从主、客观两方面对该问题的适用做出了直接的规定,但对于司法实践中如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思维逻辑下就此类频发的“竞争”行为进行属性认定以及合理确定判定规则的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这也直接关系到对此类问题法律适用的准确性。本文将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视野及框架下,以“寒蝉效应”借喻,从“探讨框架”“判定路径”“规则确定”“适用延伸”等方面展开分析,就“不兼容”客观技术效果的对象范围、“不兼容”主观意图适用“恶意推定”的排除、“不兼容”实际技术效果的市场影响、“不兼容”与社会福祉总量变化的关系、“不兼容”合理事由的抗辩等五个方面对“恶意不兼容”条款的适用规则进行界定,以期有助于互联网领域不兼容行为规制路径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孟烨 《当代金融研究》2021,2021(3):80-91
幕友佐治之风于明代后期兴起,并从清代开始逐渐趋于兴盛。幕友佐治的兴起,与明代后期州县裁判开始替代乡治成为主要的纠纷解决途径密切相关。而国家对幕友佐治的肯定态度,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审判量大幅增加,科举政策调整为幕友提供的人才基础,乃至养廉银政策的实施为地方官延聘幕友提供的经济条件等主客观因素,又进一步推动了幕友佐治的发展。幕友佐治的发展被清晰地呈现在裁判的微观变化中,副状文书的变化正是其中之一。清代中期以后副状逐渐成为流转于地方官和幕友之间,专门供幕友拟批所用的文书。并且因为副状中所体现的是幕友的工作成果,所以不同于其他大部分裁判文书,副状最终并非归档案而是由地方官个人收存。  相似文献   

17.
时间成为法律规范的必备要素,体现了法律与时间关系变化的趋势。比较来看,传统法律呈现出传统社会时间观的鲜明特征,其表达具有明显的自然性,立法水平也较低;现代法律中的时间则是一个更具客观性的概念,且包含着一整套关于时间的规则。根源上,时间嵌入法律肇始于现代化: 一方面,现代化指向与传统截然不同的时间观念与制度,形成了“技术—观念—制度”这一具有传导性的动力机制,为时间嵌入法律提供了主客观条件;另一方面,现代化对法律提出了全新要求,时间作为法律规范要素因之体现在三个维度,即作为权利要件的法律时间、作为行为准则的法律时间和作为惩罚手段的法律时间。  相似文献   

18.
张航 《当代金融研究》2021,2021(3):188-208
根据大量再审改判案件的类型化梳理,法院经常会在再审或二审改判后超期羁押的四类案件中做出完全相反的赔偿决定,致使其中一部分受害人得不到任何救济。同样是在出现超期羁押的情形下,“再审改判无罪”赔偿条款仅支持改判结果为无罪的人之赔偿请求,却否定了改判结果为轻罪轻刑的人之赔偿请求,因此无法通过基于平等权的立法审查,存在明显的立法局限。在短期无法实现立法或修法的情况下,首先必须矫正或排除违法赔偿原则、过错赔偿原则和法定赔偿原则的不当适用,解除该赔偿条款在司法适用中的桎梏;其次可以通过概念扩大解释和体系补正解释两种方案,为所有再审改判超期羁押案件提供平等救济。  相似文献   

19.
白阳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3):71-85
清代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呈现出以《吏部处分则例》为主、以《大清律例》为辅的"双轨制"法律体系。从对官员管控和优礼的政策视角出发,可以发现,中国古代错案责任制度的发展脉络,呈现出从单一适用律文到以律为主、以单行条文为修正的律例并用状态,再到清代"双轨制"模式的发展过程。结合对当时官僚政治态势的观察,可发现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是管控与优礼政策相互作用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李剑 《武汉金融》2006,(10):34-36
中央反复强调,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三农”的支持。但是农业属于高风险、低回报的产业,银行出于防范信贷风险目的考虑。只能“惜贷”。而专业担保机构的介入,恰好解决了这一矛盾,为贷款银行建立起信贷管理防灾墙,更有效的防范了信贷风险。笔者将结合案例,谈谈担保机构与农业发展银行如何联合化解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