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市县级主体功能区划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06,(24):30-31
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工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调整和转变,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的落实和细化。目前,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工作基本思路较为明确,但对县市级区划工作如何展开争议较多,本文就其区划体系、功能区类型与生态功能区划间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研讨。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是政府推进引导市场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关键。只有当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形成合理分工、相互促进的体系,实现配套政策系统功能最优,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深刻理解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合理分工的内在基础,明确不同配套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明确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间相互关联的纽带,是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系统构成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必须明确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但又存在明显差异的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主体功能区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主体功能区划是保障生态功能区划落实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两项工作是各有侧重,不能替代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报告》2007,(170):1-22
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管理可以从空间规划和特定区域管理两个方面借鉴国际经验。国际经验表明,需要充分认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难度、规划理念要与时俱进、保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层次性、明确各级规划的侧重点、实施规划试点制度、考虑规划政策的渐进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要避免用计划经济的老路子搞主体功能区的规划。  相似文献   

5.
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但又存在明显差异的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主体功能区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主体功能区划是保障生态功能区划落实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两项工作各有侧重不能替代。  相似文献   

6.
王利 《辽宁经济》2011,(10):4-7
本文从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界定出发,结合国家正式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的具体要求,系统解读了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的必要性、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依据,并简要说明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主要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7.
《青海经济研究》2008,(6):92-93
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近期,省政府规划办就《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讨论稿),广泛深入地征求各地区和省级有关部门意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规划编制组在认真梳理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着手对《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区域主义视角的我国地域主体功能区规划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用新区域主义的发展理念和内涵来解读或考量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探讨新区域主义在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治理方面的主导思想,旨在给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开展以及今后的治理提供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黎明 《改革与战略》2009,25(10):105-108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路,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用土地政策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和开发行为。文章以相关政策文献为依据,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的内涵和功能,重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选择,以期为国家、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报告》2007,(150):1-15
国家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旨在通过主体功能区的空间治理模式促进形成规范的空间开发秩序和理想的空间开发结构。实现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目的,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规划的引导作用,重在建立政府和市场双向互动的引导机制、政府和市场合理分工的动力机制和协调各方利益的统筹机制。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报告》2007,(159):1-25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思路与财税政策工具特点,本文提出了我国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财税政策的主要目标:一是确保四类主体功能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引导资源要素合理向目标功能区流动,三是完善市场化财税工具,引导、调节市场主体和居民行为,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分析了要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具备的有关条件,以及财税政策如何在创造这些条件中发挥作用。并针对四类主体功能区特点,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若干问题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晓雯  曾刚 《改革与战略》2008,24(11):47-50
文章介绍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探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探索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从规划理念、规划内容和方法上,浅议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乡规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深圳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未来深圳将形成以"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为特征的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全市的土地资源划分为"重点开发区、改造提升区和生态保护区"三类功能区域.在重点开发区和改造提升区中建设四个"产业主体功能区",即:特区内现代服务业主体功能区,东部滨海生态休闲度假主体功能区,东部先进制造业主体功能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主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14.
孙鹏  曾刚 《开发研究》2013,(1):26-29
本文首先从全球化和"城市世纪"背景下区域、城市以及区域规划角色的转变分析入手,在充分厘清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内涵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大都市的基本特征,借助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为大都市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深入、系统研究做出了基础性的铺垫工作。文章同时指出,大都市对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及优良区域品质的重视和主动性使其可以成为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和推进的窗口或试验田。主体功能区规划不仅体现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中的中国行动,而且随着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及实践体系的完善,其理应为发展中国家的区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本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项新举措,需要强化部门合作、省市县联动,需要认真研究划分标准和指标体系,妥善处理主体功能区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同步研究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第一部全国空间开发规划,旨在克服过去国土开发的无序、无度和盲目状态.主体功能区规划属于软法范畴,有创制方式与制度安排的富有弹性、实施方式的非国家强制性、创制和实施更高程度的协商民主性、效力实现的非司法中心主义四个特征.相应地,可用规划裁量基准形成、协商民主、利益补偿、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四项软法机制全力保障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创制和实施.  相似文献   

17.
国家     
《首都经济》2007,(7):46-48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5目24日在广东省息州市召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穗铭在会上透露,正在编制的我国第一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将在两年内完成,今年完成国家层面的布局,明年基本完成值级规划。  相似文献   

18.
孙喜涛 《北方经济》2015,(10):63-65
一、主体功能区规划及青海省主体功能区定位 主体功能区规划指依据区域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在不同层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等,对区域发展理念、方向和模式等进行类型化的政策和制度.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19.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配置政府掌握的经济资源,形成不同建设政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的格局,是又好又快地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键。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供给和建设政策需求是一对相互独立又紧密关联的范畴,主体功能区建设过程,就是在政府政策供给主导下追求政策均衡的过程。本文在追踪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研究的基本思路,初步构建了建设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均衡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以来,目前有关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