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三峡库区(重庆)对口支援经贸洽谈会暨第十二届三峡国际旅游节紧紧围绕"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打造三峡旅游精品,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的主题,围绕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就业安稳致富的重点,充分展示了库区的发展与希望,激发和形成了热爱库区、建设和谐库区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三峡壮美.吸引世界目光。库区发展,关系重庆振兴。 从15年前成为直辖市,这座城市便与三峡库区密不可分,其时,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之首,便是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沧海桑田,15年过去,这一曾经横亘在中国政府和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世界级难题”,早已笪告破解,确保了三峡工程如期营水、啪岳、发电扣通航,而库区干邵群众舍小家、  相似文献   

3.
为了三峡工程顺利推进,为了百万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为了三峡库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992年春,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号召。支援单位从兴办项目、交流技术、拓展市场、劳务输出、培养人才、资金扶持多途径支持三峡库区。15年来,各类到位资金2700多亿元;实施经济合作项目2100多个;援建企业安置移民10.8万人为库区培训各类人员11万多人次;培训移民致富带头人2670多名;为库区培训交流干部7679人;接受库区劳务工12.9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刊采访组结束了在宜昌的采访,乘船去屈原的故乡──秭归。与我们同船去秭归香溪的张洪祥副省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张副省长是到神农架参加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座谈会的。巧的是,那天上午,我们采访三峡总指挥陆佑婚时,张副省长也在三峡工地检查工作。下午,我们又同乘一条船离开宜昌市,他就在船上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张洪祥1991年任湖北省省委秘书长,1994年起任湖北省副省长,清瘦质朴的张副省长给我们留下了精干、利落的印象。采访自然从三峡——三峡工程——三峡移民引伸到三峡库区的建设。一、三峡工程为库区经济发展带来历…  相似文献   

5.
植根于三峡库区的建设银行万县市分行,乘改革开放的春风,业务不断开拓和发展。特别是1985年库区移民迁建试点以来,我行以移民开发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予库区移民试点资金管理,培养了一支娴熟的移民资金管理队伍,为库区移民资金的拨付、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改善库区的投资环境,为三峡工程动工和三峡移民作准备,我们把历尽千辛万苦筹措起来的资金,重点投放于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和  相似文献   

6.
《今日重庆》2006,(7):24
三峡库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峡江人具有吃苦耐劳、豪爽刚毅、勇于奉献的文化性格。在三峡大移民的伟大实践中,库区又孕育了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推动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扩大典型人物和事迹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把少数典型人物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思想和行为变成库区的一种风尚。可以考虑组织力量编写库区乡土教材,使典型人物和事迹进入课堂,让库区的娃娃从小就树立"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强烈意识,成长为三峡库区人文精神的传承者,成长为库区美好未来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摘自汪洋《在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7.
支援服务三峡工程,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是宜昌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三峡工程的如期投产发电和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是世界水电旅游城建设的根本支柱。而支援服务三峡工程的难点和重点都在于搞好三峡库区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宜昌市三峡库区移民搬迁虽早已过半,但目前正值二期移民的关键时期,移民的搬迁安置及其后期的扶持,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到三峡水电旅游城的建设。 从宜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抢抓三峡移民机遇,加快世界水电旅游城建设步伐,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8.
在距离三峡工程二期蓄水还有不到200天之际,本刊特刊发此稿,就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对口支援机遇和库区大发展的关系,与重庆市涪陵区移民局局长,对口支援办主任罗敏作了探讨。记者:重庆市涪陵区移民工作自  相似文献   

9.
随着三峡后续规划工作的开展,三峡库区的后续规划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为促进三峡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围绕三峡移民、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建设等规划项目,充分发挥三峡后续规划的作用,笔者根据三峡库区后续工作的新特点和库区内的发展现状,对三峡后续规划的专项资金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三峡库区(重庆)对口支援经贸洽谈会和第十二届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6月25日——6月28日在重庆万州区举行!本次“一会一节”的主题是: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打造三峡旅游精品、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的新库区。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经济是三峡库区的主体经济,因而增加三峡库区农民收入,是事关三峡库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目前,三峡库区大多数农产品供过于求,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农产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库区农民增收减缓。要切实增加库区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发展库区特色农业。一、以资源为依托,发展市场农业。特色农业是市场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就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在“特”字上做文章,以三峡库区特产资源为依托,开发名特优稀新品种。库区山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无污染,气候资源适宜,发展种养业条件得天独厚。三峡工…  相似文献   

12.
唐时邹 《重庆经济》2006,(12):24-27
一、“十五”时期三峡库区工业经济发展 自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库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随着三峡库区移民投入高峰期已过,投资规模日趋下降,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库区经济产业支撑不足;部分移民缺乏生产技能,就业困难,人民生活仍处于较低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仍很繁重。  相似文献   

13.
安树伟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12-117
三峡库区地处三峡水库周边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敏感区域。目前,三峡库区主体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但是库区后续发展将面临着一些特殊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生态屏障功能亟待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消落区治理、污染物排放导致库区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库区移民与水土流失问题直接影响到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未来三峡库区发展的方向是: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进一步落实移民扶持政策,大力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支持库区产业发展,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库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带、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的关键保障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云阳之变     
云阳是三峡库区第一移民大县,也是库区最早设立的移民新城。没有移民,就没有今天的新云阳。那么,身处云阳新城的移民们,是否也像这座城市的外观一样,过着欣欣向荣的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策提出;三峡库区不仅要实现“搬得出”的目标,更要实现让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下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情国力》2004,(11):63-64
三峡库区移民结束1999年5月,国务院作出了对三峡库区移民政策进行"两个调整"的重大决策,其中一个调整就是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移民外迁。截至2004年9月,库区政府共组织外迁移民9.6万人,加上重庆市内、湖北省内安置4.5万人,以及自主外迁到20多个省市的2.5万人,共从库区外迁农村移民16.6万人。据统计,三峡农村移民安置在上海、江苏等11个省市的249个县、1062个乡镇、2000多个安置点。外迁移民的生产条件得到落实,承包土地人均达到1亩左右,其中湖北省达到了人均1.5亩的较高水平。移民生活条件较搬迁前有较大改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25平方米,达到当地村民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长达10年的三峡库区一二期移民工程现在已告一段落,国家对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的大规模投资也将大幅度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万州乃至库区如何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寻找新增长点,是摆在千千万万库区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回顾2003     
郎诚 《今日重庆》2010,(12):51-53
加快库区经济发展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2003年10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三峡库区考察时指出,今后,要继续打好移民搬迁攻坚战,确保按计划如期完成移民任务。他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开发性移民方针,在继续做好移民安置的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库区经济,解决移民长远生计问题上。要广开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移民收入,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实现库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王洪清 《特区经济》2009,(11):165-167
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已历经16年时间,即将全面完工,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湖北省兴山县抢抓三峡工程移民迁建机遇,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推进库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后三峡"时期农业产业化更好、更快、更强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参考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就如何有效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就业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是:解决库区就业问题的基础就是又好又快地发展库区经济。为此,就如何发展库区经济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