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近三年的经济紧缩,中国人在欢呼市场经济的生机和机遇时,也真正品尝到它的艰辛与苦涩。新世纪的到来,“入世”在即的前景,又极大地唤起人们对明天的希望和热情。 2001年,中国各行各业又将走向何方?相信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切身关注的“焦点”。  物价涨不涨 2000年,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鼓励国民扩大消费之年。先是突破个人创业“禁区”,解除民间融资“瓶颈”;接着高校、高中扩招,降低助学贷款“门槛”,增发 500亿元国债,为提速的经济再加把力;“五一”和“十一”黄金周, l亿多人大旅游,掏钱消费扩大了内需。 200O年 5月…  相似文献   

2.
冯学平 《中国经贸》2012,(14):154-155
在殴债、美债危机,外需减弱的国际经济“寒冬”里,在大多数国入依然很穷而物价居高不下,内需难以扩大的现实中,中国经济怎样保持可持续发展?橇动内需是中国在这场内外经济“寒冬”中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橇动内需的关键是:大多数国人有钱消费和适度的物价让国人消费得起。要实现这两大目标.必须从减税、控利、限物价着手,搬掉压在大多数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把“三高”压下来,把内需提上去。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情省力》2010,(2):35-36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巢湖之滨,具有得天独厚的南北居中、通江达海的区位条件,是安徽省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三大推进”,充分利用同家宏观政策机遇,加大产业和结构调整力度,工业、投资、消费等多驾齐驱促进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09年,GDP总量突破2000亿元,达到2102.12亿元,3年实现由1000亿元到2000亿元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的 2000年,浦东新区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 8.5%,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 12.6%。其中餐饮业零售额 25.33亿元,增长 35.5%。   ——从经济类型看,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其他经济类型。由于有关鼓励和引导外商、港澳台商及私营商业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到位, 2000年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零售额 8.05亿元和 18.5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39.8%和 51%;私营商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9.09亿元,增长 13.5%,占新区社会消费…  相似文献   

5.
《宁波经济丛刊》2006,(1):18-22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山口的增长十分强劲,而消费则相对滞后。消费率呈连年下降的态势,从2000年的38.3%下降到2004年的34.9%。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保持经济的平稳与快速增长,必须要“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如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此,立足于我市经济发展阶段和现实基础,从分析消费现状着手,找出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提出当前扩大我巾内需,促进消费的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9,(6):13-13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3月3日公布了一项总额为2000亿美元的刺激消费信贷计划,扩大“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的覆盖范围。美国政府希望借此带动1万亿美元消费和小企业贷款,推动美国经济走向复苏。  相似文献   

7.
王长久  冯彦荣 《发展》2000,(6):42-43
物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重要指标。物价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充分发挥价格在市场机制中的核心作用,通过价格调节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既保持了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又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大众消费的物价指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8.
(一)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十五”时期,随着我市国民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经济总量上,2005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3.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7.1%,已占到全市GDP的一半以上,比“九五”末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2.1倍;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绝大多数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完成的;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国税收入7.52亿元,完成地税收入8.52亿元,两税合计16.04亿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89%,比“九五”末期提高21个百分点,是2000年全部税收收入的3倍;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200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  相似文献   

9.
花卉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被称为“黄金产业”。有资料统计显示,上世纪50年代初,世界花卉的贸易额不足30亿美元,以后花卉贸易额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1985年为150亿美元,1990年为350亿美元,1995年达到680亿美元,2000年全球花卉贸易额已达到1000亿美元,成为一个十分庞大的潜在市场。中国是个花卉资源大国,载花种草的传统悠久。在“回归自然”成为人们共同呼声与迫切愿望的今天,建造生态城镇,发展休闲农业,把绿移入居室以及开发绿色旅游业、休闲度假业等方兴未艾,花卉业发展势头良好。而花卉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品,经济发达地区,花卉消费已成了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0.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十五”期间,滦县县委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改革推动、开放带动、科教拉动”战略,时间和成果证明了我们这一战略的正确性:2005年,我县完成生产总值95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完成全部财政收入5.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32.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5倍。2002年以来,我县始终位居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30强行列。“十五”期间,滦县经济和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就是因为我们一贯坚持了“三动”战略。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新城区依托区位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五大战略”推进“八大工程”,努力加快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2005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0亿元,是2000年的4.5倍,年均增长34.6%;财政收入达到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228元,比上年增长23.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009元,是2000年的1.76倍。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和林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五年来,全县上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经济园区开发建设为突破口,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逐步培育形成了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05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8亿元,是2000年的10倍多,年均增长58.9%;财政收入达到5.3亿元,是2000年的10倍多,年均增长58%;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之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伟大辉煌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 51年增长 56倍综合国力的提高让中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 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89404亿元,与 1949年相比,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 56倍,年均增长 8.3%。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 1979年至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 2.5%和发展中国家年均 5%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局面。从1950年至今,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40483亿元,农业成倍增长,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积 10%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 2000年的外汇储备从 1949年的 8.4亿美元增加到 1656亿美元,居世界第二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利用也位居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从 76元到 3415元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总体实现了小康。全国居民实际消费水平从 1952年的76元提高到 2000年的 3415元,从每人每天只花两角钱提高到每人每天花 9.4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 1952年末的 15元增加到 2000年末的 5082元。人民收入的提高改变了长期以来以吃、穿等为主的单一消费格局。以“用”品为例, 2000年,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为 259.1元,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彩电拥有量由1981年的 0.6台增加到 2000年的 116.6台,洗衣机由 6台增加到90.5台,电冰箱由 0.2台增加到 80.1台,空调、电脑、手机、汽车也逐渐进入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家。再以过去百姓连想都不敢想的外出旅游来说, 2000年,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达 2235亿元,人均花费 679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达 940.3亿元,人均 227元。  相似文献   

14.
财经事件     
《西部论丛》2007,(1):8-8
我国明确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保持绝对控制力;2007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调速;市场开放不会按“美国标准”;物价满意度创历史最低;劳动保障部:71亿元违规社保基金正在清理纠正;解决“三农”问题仍是2007年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司思 《中国经贸》2008,(4):51-51
2007年以来,猪肉,方便面、食用油等商品价格上涨较快.许多城市住房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物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08年2月份CPI同比高涨8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3%。高物价在加大通胀压力的同时,也让百姓感叹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够花。高物价会否拖累原本就动力不足的消费增长?在高物价时代如何有效实现扩大消费的目标?两会期间,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副市长程红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6.
历次降息,为何居民储蓄仍居高不了?6万亿储蓄存单到底持于谁手?刺激消费的政策为何连连受挫?拉动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应该是什么?百姓不花钱,成为世纪末中国经济的尴尬进入1998年,刺激消费逐渐成为经济界热门话题。伴随“倒闭年”的预言,老百姓眼睁睁看到商场日子难过,物价一路下跌,中国商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仁慈;“活难干,钱难赚”成了各路商人的口头掸,并不约而同地把怨气撒向普通消费者;中国政府空前关注中国人的钱袋子,“掏钱有商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颇费周折,但任你如何抛媚眼儿,储蓄还是漫过6万亿!于是,形成…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尤其是追求经济“赶超”国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战后日本,西德由于成功地实现了低通货膨胀的高经济增长而备受广大经济后进国家的称道与瞩目。在此,我们重点选择日本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它创造了“奇迹”,即1955~1973年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而物价水平一直相对平稳,批发物价波动很小,消费物价水平一直相对平稳,批发物价波动很小,消费秩价年上涨率不过5%~6%,而且由于中日两国存有诸多方面的相近性,尤其当时日本与目前中国均经历了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均处于由不发达市场向发达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故研究日本起飞时期稳定物价的经验和做法,对指导我国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具有特别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宁波市贸易局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部署,积极扩大消费、搞活流通、开拓市场、改善民生,努力完善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的消费体系.内外对接的营销体系。1~9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22亿元.同比增长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高于去年同期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土左旗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国民经济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0.99亿元增长N2005年的54.1亿元,年平均增长20.8%;全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6101元提高到2005年的15793元,年均增长21%。全旗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年1.54亿元,2005年达到36亿元,平均增长87.8%。农民恩格尔系数2000年46.02,2005年35.40,下降10.6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000年是35.2,2005年实现30.3,下降了4.9个百分点。透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五年来,土左旗实现了跨越和腾飞,全旗干部和群众一道作了艰辛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新疆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良好,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1%,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市场商品货源充足,城乡消费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物价小幅上升,全疆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