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群 《改革与战略》2012,28(4):38-40
集群供应链作为一类既有集群网络特点又具有供应链特征的新型网络组织形式,构成主体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群内企业每一活动的进行和完成都需要辅助机构的服务配合。辅助机构作为集群供应链网络组织的服务体,以服务供应链的方式发挥着对集群供应链网络组织的治理作用,维护着集群供应链网络组织的良好有序运行。文章在相关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的基础上,以集群供应链网络组织中的众多服务体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服务体各自的运行治理机制,以期更有效地促进整个集群供应链网络组织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生态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生态问题具有广域性、整体性和时滞性,其治理是一个动态、多维的时空概念。网络组织是基于合作机制的新型组织模式,网络化协作生态治理有助于从整体景观保护的视角建立多元化主体、多层次推进的治理路径。基于美国景观保护LCC网络的经验启示,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治理进程的成效与问题,提出网络组织模式下的中国生态治理路径建议。目前中国生态治理主要为自上而下驱动的过程,建议立足于景观尺度,通过跨部门协作制定网络化协作生态治理国家战略、建立基于人大立法的网络化协作生态治理政策制度、建立和共享景观尺度的生态治理数据库以及探索建立基于合作网络的生态治理改革试点等治理路径,提升新时代我国生态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集群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和访谈的形式对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相关组织进行实地调研,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结合调研所得的相关数据对影响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政府政策、共性技术、社会资本、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和集群创新网络治理是影响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因素,对集群内的其他因素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网络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通过战略联盟、供应链等网络化组织整合外部资源,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文章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边界的变化及治理的特点;基于重复博弈的动态性视角,将关系契约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社会学分析方法相融合,研究企业网络的关系契约治理机制;并提出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网络治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网络治理多元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是企业的本质特征,基于信任的关系是企业网络中一种重要的治理机制。企业网络治理是市场价格机制、企业科层机制、信任机制三种基本治理机制的结合,是多中心治理和多种治理工具结合的多元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潘忠志  张毅  刘伟 《特区经济》2009,(9):285-286
本文应用社会网络理论和组织的信息结构理论分析了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的技术关联、价值关联、信息关联和社会关联,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则主要有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企业间的专业分工与协同创新机制、高技术创新的自我增强机制、集群企业的技术学习机制和集群企业间围绕价值链形成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根据“结构洞理论”和经济外部性效应分析,文章认为集群剩余是集群内的组织,包括企业、政府、中介等集群行为主体的网络化行为所产生影响,且这些组织不可能都因自身的投入而获得一个可预期的固定报酬,总会有个体或群体分享一个不确定的报酬;在集群剩余既定的情况下,影响企业分享不确定报酬的相关因素主要是网络位置、网络结构、网络中不同节点及网络中节点属性。同时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集群剩余的效应,并指出以集群剩余作为研究产业集群的视角,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集群网络关系,并为集群内治理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姬晓惠 《魅力中国》2014,(3):11-12,14
目前我国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多集中于少数发达城市,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河南的创意产业整体来说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集群化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结,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企业和组织、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及公共部门、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了互动的网络关系。通过网络效应,实现规模化经营,减低交易成本,增加技术溢出,从而获得集群的协同效应。但集群中也存在着网络化风险,因此需要设计相应治理机制化解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阻碍我国乡镇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是集群治理低效率,如集群市场治理机制失灵、政府治理低效、集群自组织机制失灵和集群协会治理机制失灵。乡镇企业集群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健全产业集群治理机制,提高集群治理效率。产业集群治理机制创新和治理结构优化的主要路径是要确立集群市场治理机制基础地位、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健全集群自组织机制和集群协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浙江温州和山东青岛的四个传统产业集群的调研,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从网络位置中心度、网络规模、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关系持久度四个方面探讨集群企业的社会网络与企业合作营销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集群背景下,上述四个方面均对企业合作营销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其中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关系持久度对集群企业在区域品牌、生产和产品、促销及渠道等方面的合作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位置中心度主要对区域品牌、生产和产品方面的合作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网络规模主要对渠道和促销方面的合作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姜文杰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4):47-51
鉴于长兴县域各类产业群集群制造企业仅将外部核心利益相关者定位于传统产业链成员,网络化程度不高;所要求的利益较为初级,更集中于眼前直接的物质利益要求。文章立足于实证研究结论,着眼于正式产业网络、非正式产业网络关系的构建和资源的整合,从组织创新和资源整合两个视角,分别针对长兴县域四类产业群,提出集群制造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协议自组织的视角分析企业战略网络的稳定性问题,借鉴经济学理论和博弈理论,建立了网络协议自组织的经济模型,通过对战略网络内部节点企业的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了保障企业战略网络稳定的条件:要慎重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信任机制降低成员企业流动性,同时企业要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策略,在充分相互监督和成员企业流动性充分低的条件下,使网络内企业明白只有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才能促进战略网络的发展与演化。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有效成果,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多部门合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了厘清联防联控机制中各部门间的协同过程,结合中国抗击疫情的实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协同组织网络演化模型,从时间维度分析联防联控机制组织网络的结构特征、组织的角色地位演化过程。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协同组织数量不断增加,组织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先上升后降低;协同是一个动态过程,外部需求变化引起网络中组织角色发生改变,推动网络整体结构的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晓柳 《改革与战略》2010,26(1):121-122,128
文章从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结构的非均匀性特征入手,分析了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从技术领袖、知识守门人、知识链及新企业衍生四个方面研究了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网络治理的理论强调通过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企业等主体的合作,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这一治理议题上,形成多个治理主体,以多元理性、技术、规范来发挥社会治理中个体与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治理能力。结合近年来宁波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情况,说明多中心的公共行动者通过制度化合作机制,相互调试目标,共同应对社会问题,增进彼此利益,把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落到实处。~(1)  相似文献   

16.
曾旗  侯志华 《特区经济》2007,219(4):253-254
企业集群是一种网络组织,它的形成是网络外部化的过程。它具有网络的一般特性。本文从分析企业集群的网络性入手,提出了网络性带给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工业共生网络是生态工业园内企业生态合作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共生网络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态工业园的成败。本文旨在对工业共生网络系统稳定性的表现和风险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从政府层面提出相应的治理机制,并结合沧江工业园的案例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信用的KMPW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于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中的KMPW声誉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下产业集群的诚信问题,认为有效披露和传递集群内企业的诚信信息是发挥网络组织作用的关键,并针对性地提出建立集群内企业诚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转移是产业空间组织的异地重组,成功的产业集群转移使集群优势得以保持与扩大,带动承接地经济发展,作为承接地政府最为关心的如何才能使集群转移成功。学者们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体现在其网络的优势,通过剖析产业集群网络构成与功能及在转移中的变化,发现产业集群转移后由企业组成的产业网络得以基本保持,社会网络和创新网络基本丧失,产业集群转移的本质就是在异地进行新一轮网络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承接地政府有意识的完善产业网络;重建社会网络和创新网络是产业集群转移成功的关键。安徽省郎溪县是成功承接产业集群转移的典型,通过总结郎溪县政府在转移集群网络化过程中的行为,印证产业集群转移理论并指出郎溪县在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网络驱动集群企业品牌提升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网络通过示范效应和支持效应驱动集群企业品牌提升。文章从企业家竞争和学习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家网络对品牌提升的示范效应,结合企业家网络的信任机制、学习机制和资源获取机制分析了企业家网络对实现品牌承诺、品牌推广协同、品牌扩张的支持,并以柳市低压电器集群内品牌提升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